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乐清细纹刻纸

增加 4,74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乐清细纹刻纸</big> ''' |- | File:0 (16)35498.jpg|缩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乐清细纹刻纸</big> '''

|-

|
[[File:0 (16)3549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761/20200224143417-1914994708_jpeg_500_243_49144.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608042,3608042&lemmaId=213485&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761%2F20200224143417-1914994708_jpeg_500_243_49144.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乐清细纹刻纸是集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手工艺珍品,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垟镇]]等地。乐清细纹刻纸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乐清细纹刻纸

代表作:《[[九狮图]]》、《[[八角双鱼]]》

遗产编号:Ⅶ-16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元代]]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批准日期:2006年

申报地区:浙江省乐清市
==历史源流==
乐清剪纸源于浙江乐清地方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乐清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这里的“剪彩”就是剪纸。刻纸即从剪纸中发展而来。又有传说,明代乐清军民抗击倭寇获胜,故有船型龙灯,其上有细纹刻纸装饰,并以纪念在抗击倭寇中牺牲的三十六勇士。每年正月十五,乐清乡间各地都有龙船灯巡游。龙船纸扎和细纹刻纸是龙船灯的基本工艺和装饰手段,早期龙船灯上的细纹刻纸是单纯的几何图案,后发展出[[花卉]]、[[鸟兽]]、[[山水]]、[[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等内容,代表作有《九狮图》、《八角双鱼》等。
==艺术特点==
乐清细纹刻纸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细,在早期“龙船花”的刻纸中,最细的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一幅碗口大的细纹刻纸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十分费工。细纹刻纸的工艺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都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这使乐清细纹刻纸获得了“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之称。

由于细纹刻纸技艺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一般要有数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近二十几年来,随着温州轻工业的蓬勃兴起,乐清市剪纸工艺品的生产受到冲击,年轻人弃艺从商,老艺人年老力衰,后继乏人。
==保护措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乐清市的林邦栋和陈余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6年6月,浙江省文化厅授予乐清细纹刻纸艺人林邦栋、余忠惠、陈余华“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乐清细纹刻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意义==
乐清的细纹剪纸不仅具有重要的民间艺术价值,它还对于地域文化的延续及其审美趋向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民间文化与标志。 细纹刻纸技艺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一般要有数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近二十几年来,随着温州轻工业的蓬勃兴起,乐清市剪纸工艺品的生产受到冲击,出现了衰微的状况,许多人弃艺从商,老艺人年老力衰,后继乏人。乐清细纹刻纸的现代传承人有林邦栋、林顺奎、陈余华、郑元逊、卢发良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价格低微的细纹刻纸逐渐失去了制作的艺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中国一绝”的细纹刻纸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从业人员不断萎缩(现约有20人左右),现状令人担忧。<ref>[https://www.doc88.com/p-5671287377742.html   乐清细纹刻纸]道客巴巴,2015-08-1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1,4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