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学佺

增加 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曹学佺
[[File:曹学佺.jpg|缩略图]]| 圖像 = [[File:曹学 佺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a4.att.hudong.com/48/07/01300542038769143191079500738_s.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曹学佺
| 出生日期 = 1574年
| 國籍 = 中國
| 字号 = 曹能始,曹尊生,曹雁泽,石仓居士,西峰居士
| 職業 = 主持人
| 主要成就 = 藏书万卷,著书千卷,治一方,遗名联,谱逗腔。
| 主要作品 = 《野史纪略》</br> </br> </br> </br>
}}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 [[ 福建 ]] 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明代官员、学者、诗人、藏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闽中十子之首。清兵入闽,自缢殉节。
'''曹学佺'''藏书万卷,著书千卷。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精通音律,擅长度曲,曾谱写闽剧的主要腔调逗腔,被认为是闽剧始祖之一。名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就出自曹学佺之手。
== 人物生平 ==
初任闲职'''曹学佺'''于万历二年(1574)出生在 [[ 福州 ]] 侯官县洪塘乡的一个小商贩家庭。父曹极渠,卖饼为生,母亲早逝,家庭贫寒。
'''曹学佺'''自幼好学,曾在长乐上学,十八岁入府学,万历十九年(1591)中举人, [[ 万历 ]] 二十年(1592)会试落第后,回乡与龚用卿之女结婚。当时龚用卿已辞官在家,借助龚用卿的关系,曹学佺得以结识乡绅名流。万历二十二年(1594)冬,再赴 [[ 北京 ]] 备考次年的春闱考试,并有机会和诸多名士交流。
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会试中,曹学佺以二甲五十名考取进士。会试时,策问"车战",答曰:"臣南人也,不谙车战,请以舟战论。"因而详陈舟战之法。考官张位奇其才,初定第一,因不能破例,改为第十名,授户部主事。后张位被罢官,其门生故吏不敢前往看望,独有曹学佺带许多干粮赶往码头为之送行。事为执政所闻,遂摘取曹学佺会试卷中言论,斥为"险怪不经",被调任 [[ 南京 ]] 大理寺左寺正的闲职,之后又任 [[ 南京户部郎中 ]] 。在任闲职七年间,曹学佺精心研究学问。
== 被劾去职 ==
万历三十七年(1609),曹学佺任四川右参政。当时,四川发生灾荒,曹学佺设厂煮粥,赈济饥民,又将饥荒情况绘图上报,获准发放300万两赈济款,"蜀人诧为三百年未有之殊恩"。四川有行、坐二税,行税取自商贾,坐税取自百姓。饥荒后百姓多逃亡,坐税无所出,曹学佺以历年行税盈余抵作本年坐税,使百姓免受追比之苦,而贪官污吏却因少去搜刮机会而生怨。蜀王府毁于火灾,蜀王要地方官筹资70万两修复,曹学佺援宗藩条例予以拒绝。四川道路险绝,曹学佺集资修复不少道路、桥梁,受到行旅的好评。
天启二年(1622),曹学佺被起用为广西右参议。桂林宗室素来骄横,常有不法行为,曹学佺执法不阿,遇宗室犯法者,即命主管官吏究治;又亲自反复开导,使宗室肃然奉法。有人倚仗宗室势力,私铸钱币,曹学佺严逮问罪,不稍宽纵,私铸之风遂敛;钱局舞弊营私,两年中赢利仅千余金,经曹学佺订立制度,严加管束,一年获利5000金。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官吏、差役敲诈勒索,驻军责供给酒食,骚扰不已,经常激起民变。曹学佺对官吏、差役严加约束,改置营镇于他处,严禁驻军骚扰,局势很快恢复安定。
天启六年(1626)秋,曹学佺迁 [[ 陕西 ]] 副布政使,尚未赴任,突生变故。事因其在所著《 [[ 野史纪略 ]] 》中直书"梃击案"本末,魏忠贤党羽刘廷之挟嫌劾之,谓"私撰国史,淆乱是非"。曹学佺被囚禁70天后削职为民,《 [[ 野史纪略 ]] 》书版被毁。
[[ 崇祯]](1628~1644)初年,曹学佺又被起用为广西副使,但力辞不就。当时,福建沿海海盗猖獗,曹学佺建议当局在闽江口梅花、双龟一带屯兵并建碉堡、编居民,共同防守;又条陈机宜九事。当局采纳其建议,海寇从此远遁。曹学佺热心故乡公益事业,曾筹资疏浚城内外河道与西湖,并建造洪山、万安、桐口3座桥梁。乡人感其德,在洪山桥头立祠塑像以祀。
== 国破身殉 == [[ 崇祯 ]] 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入 [[ 北京 ]] ,崇祯帝自缢。曹学佺闻讯,投池自杀,为家人所救。次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曹学佺进见,被授为太常寺卿,不久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学士。以纂修《 [[ 崇祯实录 ]] 》,进 [[ 礼部尚书 ]] ,加太子太保。当时诸事草创,朝中大事由曹学佺和大学士黄道周参决。
[[ 隆武 ]] 二年(1646),力赞隆武帝亲征收复失地,因年迈不能从行,便捐银万两助饷。同年八月,隆武帝亲征失败。清军于当年进入福建,郑芝龙降清,隆武帝在逃亡汀州被俘杀。九月十七日,清军攻陷福州,次日,曹学佺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另有说法称他是在鼓山涌泉寺自缢的。曹学佺死后,其家被清兵所抄,家人也遭逮捕,藏书被清军抢光。鲁王监国追谥他为"文忠"。清 [[ 乾隆 ]] 十一年(1746),即曹学佺逝世一百年之后,清政府追谥他为"忠节" == 文学成就 =='''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他的私人藏书量达到上万卷,储于"汗竹斋"有《汗竹斋藏书目》。徐火勃记道:"予友邓原若、谢肇淛、曹学佺皆有书嗜,曹氏藏书则丹铅满卷,枕籍沈酣。"在文学方面,他与徐火勃、谢肇浙等人在诗文上颇有建树,并带动了自明朝中期以来沉寂的闽中文坛,被认为是明末福建文苑的复兴者。他与李贽、焦竑等学者都有交往,这两人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也接受了许多佛教思想。他将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因而其思想开阔,虽然在官场多年,但功名之心并不太深,内心追求幽静。曹学佺因先后两次罢职,家居"石仓园"中,著书20年,曾谓: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岂可独无。决心修儒藏与之鼎立。于是,采撷四库书,分类编纂,历时10余年,未完稿而明亡
== 文学成就 =='''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他的私人藏书量达到上万卷,储于"汗竹斋"有《汗竹斋藏书目》。徐火勃记道:"予友[[邓原若]]、[[谢肇淛]]、曹学佺皆有书嗜,曹氏藏书则丹铅满卷,枕籍沈酣。"在文学方面,他与[[徐火勃]]、[[谢肇浙]]等人在诗文上颇有建树,并带动了自明朝中期以来沉寂的闽中文坛,被认为是明末福建文苑的复兴者。他与李贽、焦竑等学者都有交往,这两人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也接受了许多佛教思想。他将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因而其思想开阔,虽然在官场多年,但功名之心并不太深,内心追求幽静。曹学佺因先后两次罢职,家居"石仓园"中,著书20年,曾谓: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岂可独无。决心修儒藏与之鼎立。于是,采撷四库书,分类编纂,历时10余年,未完稿而明亡。 其一生著书多达30多种,辑有《石仓十二代诗选》。《周易可说》七卷,《书传会衷》十卷,《诗经质疑》六卷,《春秋阐义》十二卷,《 [[ 春秋义略 ]] 》三卷,《蜀中人物记》六卷,《一统名胜志》一百九十八卷,《蜀汉地理补》二卷,《蜀郡县古今通释》四卷,《蜀中风土记》四卷,《方物记》十二卷,《蜀画记》四卷,《蜀中神仙记》十卷,《 [[ 蜀中高僧记 ]] 》十卷,《 [[ 石仓诗文集 ]] 》一百卷,《石仓十二代诗选》八百八十八卷,《蜀中诗话》四卷,另外还有《 [[ 宋诗选 ]] 》四十九卷,所有作品共计1329卷。他的著作如《 [[ 石仓诗文集 ]] 》因为在清初被列为禁书而失传。仍流传在世的有名的作品包括了《 [[ 一统名胜志 ]] 》一百九十八卷与《石仓十二代诗选》,另外福建师范大学藏有《曹大理诗文集》十二册(不全),日本东京藏有《曹能始先生石仓全集》一百卷。
晚明的福建,一度也是书家画人的摇篮,曹学佺以其才华名列"闽中十才子"之首。据称,在林则徐的福州府第"七十二峰楼"的大堂中,悬挂的就是曹学佺的《贞松图》。步作洗泉诗轴,行笔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得晋唐风尚,无娇揉做作之态,显露出温婉敦和、落落坦然的君子气象。
== 藏书大家 ==天启间,官广西右参议,迁陕西副使。因著《 [[ 野史纪略 ]] 》,未及刊行,魏忠贤党羽刘廷元弹劾他私撰野史,扰乱国章,遂被罢官削籍。崇祯初,起为广西副使,他已看破官场龌龊,力辞不就。归于家居"石仓园"中,潜心著述20年。唐王即位闽中,授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后,自缢于山中。
与著名藏书家徐火勃 、文学家赵世显等人狎主闽中诗坛,以博洽闻于当时。所藏数万卷,储于"汗竹斋",编纂有《 [[ 汗竹斋藏书目 ]] 》。福建籍藏书家徐火勃 记载福建籍三位藏书家藏书特点时评价为:"予友邓参知原若、谢方伯肇淛、曹观察学佺,皆有书嗜。邓则装潢齐整,触手如新;谢则锐意搜罗,不施批点;曹则丹铅满卷,枕籍沈酣"。说明曹学佺的藏书除了校勘精审外,他利用的程度亦较高。他提出:道、佛皆有藏,为何儒学无藏?欲修《 [[ 儒藏 ]] 》与之鼎立。采撷四库书,因类分辑。十有余年,遂仿道、佛二藏,作《儒藏》,可惜明亡未竞。藏书印有"能始"、"曹学佺印"等。著述甚多,其诗朴茂深远。选辑自上古至明代诗歌为《 [[ 石仓十二代诗选 ]] 》506卷160册。又选编《石仓历代文选》、《石仓历代文选》。
== 诗作选摘 ==
【新林浦】
乌生两翼不飞去,只在白门城上啼。
 
== 参考资料 ==
61,5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