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滑动摩擦系数

增加 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0d338744ebf81a4ce2274925de2a6059242da6c1.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A8%E6%91%A9%E6%93%A6%E5%9B%A0%E6%95%B0?fromtitle=%E6%BB%91%E5%8A%A8%E6%91%A9%E6%93%A6%E7%B3%BB%E6%95%B0&fromid=721213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d338744ebf81a4ce2274925de2a6059242da6c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来自 百度 搜狗 的图片]]]
|-
|}
''' 动摩擦因数 ''' (或动摩擦系数)是彼此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之间的比值。当物体处于水平运动状态时,正压力=重力。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越粗糙,动摩擦因数越大。动摩擦因数:dynamic friction factor。虽然动摩擦系数的测量可以通过公式μ=f/N(μ为动摩擦系数,无单位,f为摩擦力,N为正压力)计算得出。但是动摩擦系数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有没有进行相对运动,以及有没有正压力无关。所以不能说动摩擦系数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只能说摩擦力与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成正比,也就是f = μ *N 。
=='''简介'''==
由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单位均是牛顿,所以动摩擦因数是没有单位的。但是,动摩擦因数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以及有没有正压力无关。所以,不能说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两个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等情况有关。动摩擦因数一般小于1。各种版本的中学物理课本,给出的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小于1,一般的参考书所举的例子也是小于1,有的学生就据此认为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总小于1。其实,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有些材料间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小于1。即动摩擦因数小于1,有些材料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大于1,即动摩擦因数大于1,实验测得橡皮与金属间的动摩擦因数1<μ<4,铟与铟间的动摩擦因数1.5<μ<2.0。将金属放在1.33×10~1.3×10-3~1.3×10-4Pa的真空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除去表面污物,冷却后测定动摩擦因数可达5~6。不过在高中阶段,所见到的大都小于一,就这么认为就可以了。
=='''评价'''==
而有些材料的动摩擦因数还和摩擦时的条件有关,例如玻璃和玻璃之间在干摩擦条件下的动摩擦因数是0.4,但是在润滑摩擦条件下的动摩擦因数是0.09。常见的金属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这样的特点,相同金属或互溶性较大的金属之间容易发生粘着现象,使动摩擦因数增大,而不同金属之间由于互溶性比较差,它们之间不容易发生粘着,动摩擦因数一般比较低。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57860/1067RJdLe8f5fhzJhp-xGRdyBd178vQgibEDvxIl7PLuvxs6eK4br_Zc6O3Tl79B7utlaR99EClz8PQ-hqS0LK5QhA--zoPqjIji 滑动摩擦系数] 百度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32 力學]]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