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振国

增加 85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振国
| 圖像 = [[File:张振国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05年9月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正之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张振国是一位十分神秘的英雄人物]]。'''抗日战争时期,张振国深入武汉日伪军政界高层,神出鬼没,搅得侵占武汉的日军司令部日夜不宁,谈“张”色变。侵华日军称他为“神奇人物”,悬赏重金通缉,力图捕杀张振国。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以张振国抗日事迹为素材,拍摄了电影《扬子江风云》、《地下司令》等,在台湾作为爱国题材的影片上映,几十年经久不衰。
[1] == 家庭生活==
张振国,字正之,湖北仙桃人,190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其父张尊汉从保定军校毕业,曾为武昌首义猛将。
张振国 == 人生经历==
张振国十多岁时跟随堂兄到武汉求学,1921年肄业于武昌中华大学预科。
他感愤于军阀割据混战,同情民不聊生,立志报国,毅然决定投笔从戎。1925年,张振国相约在武昌求学的同窗好友林彪、罗瑞卿、张炎甫、杨造时、杨宝珏等14人,投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一同南下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读书受训。张振国在黄埔军校期间,成绩优秀,思想独特,经学生总队长、军校总教官严重介绍,与教官陈诚相识。陈张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并由此成为莫逆之交。北伐战争时,两人机智勇敢,屡立军功,职务擢升很快。张振国在国民革命军21军和18军从排长、连长、营长迁升为团长。
张振国情报特工之
从1938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敌强我弱,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事情报系统不够完善。陈诚吸取深刻教训,建立起了自己掌握的情报系统。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张振国具有十分显赫的位置。  张振国担任战区机要室主任后,拟定出周密而具体的训练计划,培训大批军事情报干部,重点传授各种搜集、密写、破译、射击、隐身、传递军事情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先后在武昌卓刀泉成立了“干训班”,自己兼任主任,精心挑选100多名青年军官进行严格训练。在汉口日租界内设立秘密训练班,培训在社会上有正常职业的特工。1939年,张振国又在湖南岳阳、祁阳等地开办了“干训班”,培训出500多名特工人员,分批遣入敌后,专门负责搜集日寇情报,在抗战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陈诚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后,还负责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部队。张振国也随之担任三个战区军事情报的总司令。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建立起了许多严密的情报网和秘密通讯站,培训出大量的专业情报人才。如在云南昆明、大理、保山等地的特训班、干训班和外语培训班,都是从各军事学校、大专院校以及华侨青年中精选出来的爱国青年。这些数以千计的青年施以严格训练培养后,奔赴各地。张振国还吸收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南亚国家的革命青年接受训练。这些人后来成为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革命斗争的骨干力量和领袖人物。如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国防部长武元甲、泰国武装司令乃沙立等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受过张振国的培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振国受盟国远征军调遣,负责指挥东南亚各国的军事情报工作和地方游击武装行动。在印缅战役中,由于情报工作出色,盟国军远征军重创日军,被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称赞为“厥功至伟”。
==参考资料==
1.张振国:抗日少将间谍 .沔城风情网[引用日期2013-03-31]
==学术论文==
王炳毅,金萍.情报处长张振国将军抗日传奇.
《钟山风雨》,2003王炳毅,金萍.“地下司令”张振国.
《档案记忆》,2004王卫东.对革命忠贞不渝的张玉珩——纪念张玉珩牺牲78周年.
《世纪桥》,2013张振国.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等战役纪实.《武汉文史资料》,2008刘庄如.陈诚“研究系”特务活动内幕.《湖北文史》,2006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