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2
次編輯
變更
神州大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神州大观</big> ''' |- | File:PYYBAFVs2AaAJ8p-AAM44MBx…”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神州大观</big> '''
|-
|
[[File:PYYBAFVs2AaAJ8p-AAM44MBxwwQ743 b.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G03/M00/6B/1C/pYYBAFVs2AaAJ8p-AAM44MBxwwQ743_b.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A5%9E%E5%B7%9E%E5%A4%A7%E8%A7%8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神州大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二日的日记中写道:“……赴厂甸阅所陈书画。买《画征录》一部三册,三角;《神州大观》第一册,一元六角半,此即《神州国光集》所改,而楮墨较佳,册子亦较大。拟自此册起,联续买之。”(《鲁迅全集·第十四册》)鲁迅先生一生藏书近十万册。于文学以外尤注重对于美术的研究,而他拟“联续买之”的《神州大观》也正是一部民国早期重要的画刊。编者是黄宾虹和邓实。
=='''简介'''==
1909年春,黄宾虹、邓实等人在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编辑出版《神州国光集》双月刊。该刊以“发扬国光,提倡美术”为宗旨,连载历代金石书画及题跋,用珂罗版影印。自第21期起,改名为《神州大观》,又出至16期后遂停刊。关于黄宾虹赴上海襄助邓实创办“神州国光社”并做编辑的经过,在黄氏的《自序》及《九十杂述》两文中均有记载。两文俱见《黄宾虹文集·杂著编》,相互补充可见大概:“逊清之季,士夫谈新政,办报兴学。……时议废弃中国文字,尝与力争之。由是而专意保存文艺之志愈笃。乃至沪,晤粤友邓君秋枚、黄君晦闻;于《国学丛书》、《[[国粹学报]]》、《神州国光集》供搜辑之役。历任《神州》、《时报》各社编辑及美术主任、文艺学院院长、留美预备学校教员”。(《自序》)“有以革命党讼余者,闻讯出走申沪。时邓秋枚、黄晦闻诸友创为《政艺报》,及《国粹学报》,留与议办国光社,及《神州》、《时报》诸编辑,居沪卅年。”(《九十杂述·之一》)据此可知黄宾虹因在皖追随革命党事发,避至上海,得旧友邓实坚请共事。
此一“出走申沪”倒也玉成了他的“保存文艺之志”。黄宾虹居上海期间,在进行书法、绘画创作以外,著述尤为丰富,并和邓实合编和主编了《美术丛书》、《神州大观》、《艺观》等十数种书刊杂志,“保存国粹”之心俱已付诸实行,对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神州大观》则被称作民国早期印行画刊中的翘楚。
=='''发展'''==
《神州大观》原书尺寸与现在的八开书大小相当,线装,宣纸单面珂罗版黑白影印,每册十数页不等。珂罗版一词是英文“Collittoe”的音译,为19世纪的德国人所发明,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术之一。珂罗版是用磨沙玻璃做为版基,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是明胶,所以印刷效率不高,一般一块印版仅能印100至500份左右。一台机器一天最多只能印几十张。但珂罗版系采用照相曝光制成印版,印刷的效果层次丰富,能够纤毫毕现再现原作的面貌,在当时应该是最适合画册的印制了。珂罗版影印技术自清光绪初年传入我国,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首先应用;而《神州大观》则是我国第一部珂罗版印刷的大型画刊。在此后民国时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珂罗版影印画册之风盛行。然而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效率的印刷技术,渐次取代了许多传统工艺的印刷技术,亦是势所必然。而被鲁迅誉为“楮墨较佳”的“珂罗版”亦悄然隐退,几成绝响。因此清末民国早期的珂罗版印刷制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337728546842399&wfr=spider&for=pc 黄宾虹成名于上海,迁居北京恰逢抗战爆发,日据时期闭门研究画技],文藏书画 2019年12月31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神州大观</big> '''
|-
|
[[File:PYYBAFVs2AaAJ8p-AAM44MBxwwQ743 b.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G03/M00/6B/1C/pYYBAFVs2AaAJ8p-AAM44MBxwwQ743_b.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A5%9E%E5%B7%9E%E5%A4%A7%E8%A7%8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神州大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二日的日记中写道:“……赴厂甸阅所陈书画。买《画征录》一部三册,三角;《神州大观》第一册,一元六角半,此即《神州国光集》所改,而楮墨较佳,册子亦较大。拟自此册起,联续买之。”(《鲁迅全集·第十四册》)鲁迅先生一生藏书近十万册。于文学以外尤注重对于美术的研究,而他拟“联续买之”的《神州大观》也正是一部民国早期重要的画刊。编者是黄宾虹和邓实。
=='''简介'''==
1909年春,黄宾虹、邓实等人在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编辑出版《神州国光集》双月刊。该刊以“发扬国光,提倡美术”为宗旨,连载历代金石书画及题跋,用珂罗版影印。自第21期起,改名为《神州大观》,又出至16期后遂停刊。关于黄宾虹赴上海襄助邓实创办“神州国光社”并做编辑的经过,在黄氏的《自序》及《九十杂述》两文中均有记载。两文俱见《黄宾虹文集·杂著编》,相互补充可见大概:“逊清之季,士夫谈新政,办报兴学。……时议废弃中国文字,尝与力争之。由是而专意保存文艺之志愈笃。乃至沪,晤粤友邓君秋枚、黄君晦闻;于《国学丛书》、《[[国粹学报]]》、《神州国光集》供搜辑之役。历任《神州》、《时报》各社编辑及美术主任、文艺学院院长、留美预备学校教员”。(《自序》)“有以革命党讼余者,闻讯出走申沪。时邓秋枚、黄晦闻诸友创为《政艺报》,及《国粹学报》,留与议办国光社,及《神州》、《时报》诸编辑,居沪卅年。”(《九十杂述·之一》)据此可知黄宾虹因在皖追随革命党事发,避至上海,得旧友邓实坚请共事。
此一“出走申沪”倒也玉成了他的“保存文艺之志”。黄宾虹居上海期间,在进行书法、绘画创作以外,著述尤为丰富,并和邓实合编和主编了《美术丛书》、《神州大观》、《艺观》等十数种书刊杂志,“保存国粹”之心俱已付诸实行,对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神州大观》则被称作民国早期印行画刊中的翘楚。
=='''发展'''==
《神州大观》原书尺寸与现在的八开书大小相当,线装,宣纸单面珂罗版黑白影印,每册十数页不等。珂罗版一词是英文“Collittoe”的音译,为19世纪的德国人所发明,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术之一。珂罗版是用磨沙玻璃做为版基,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是明胶,所以印刷效率不高,一般一块印版仅能印100至500份左右。一台机器一天最多只能印几十张。但珂罗版系采用照相曝光制成印版,印刷的效果层次丰富,能够纤毫毕现再现原作的面貌,在当时应该是最适合画册的印制了。珂罗版影印技术自清光绪初年传入我国,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首先应用;而《神州大观》则是我国第一部珂罗版印刷的大型画刊。在此后民国时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珂罗版影印画册之风盛行。然而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效率的印刷技术,渐次取代了许多传统工艺的印刷技术,亦是势所必然。而被鲁迅誉为“楮墨较佳”的“珂罗版”亦悄然隐退,几成绝响。因此清末民国早期的珂罗版印刷制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337728546842399&wfr=spider&for=pc 黄宾虹成名于上海,迁居北京恰逢抗战爆发,日据时期闭门研究画技],文藏书画 2019年12月31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