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蕙庭法师

增加 6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释蕙庭,,人。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生。早年毕业于如皋省立师范学校,在地方上曾从事教育工作,因感于世事反覆,万法无常,而有嫉世厌俗的思想,乃在如皋某寺院剃度为僧。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蕙庭法师{|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别名字蓁宽|-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国籍 中国'''<big>蕙庭法师</big> '''
|-
 
| [[File:蕙庭法师.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蕙庭法师
 
别名;字蓁宽
出生地;江苏如皋  江苏 出生日期;1897 |} '''释蕙庭''',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生。早年毕业于[[如皋]]省立师范学校,在地方上曾从事教育工作,因感于世事反覆,万法无常,而有嫉世厌俗的思想,乃在 如皋某寺院剃度为僧。
出生日期1897==蕙庭法师==
目录1蕙庭法师2个人履历折叠编辑本段蕙庭法师蕙庭法师是近代佛门中的教育学者。他精于唯识,长于教学,是佛教中的优秀人才,不幸以三十七岁的英年入寂,实乃佛教的一大损失。<ref>[http://www.china84000.com/78029.html 蕙庭法师] , 佛旅网 2010-06-22 </ref>
折叠编辑本段 == 个人履历折叠个人简介民国初年,宜黄大师欧阳渐在南京的金陵刻经处校刻经典,后来发愿创办支那内学院。经过数年筹备,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九月正式开学,首届学生十六人,蕙庭是其中之一。==
在十六 === 学生中,白衣十三 ,是韩孟钧、刘定权、谢质城、曹天任、刘定远、黄金文等;缁众三人,是释蕙庭、释存厚、释碧纯。简介===
支那内学院开办之 民国 人才济济,指导教师除 宜黄大师 [[ 欧阳渐 ]]在[[南京]]的金陵刻经处校刻经典 尚有吕秋逸、王恩洋、邱曦明、汤用彤、聂耦庚等 后来发愿创办支那内学院 蕙庭在校 经过数年筹备,于民国十二年(一九 )九月正式开学 专攻法相唯识之 首届 生十六人 在这 蕙庭是其中之 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国 五年(一九二 年)夏,蕙庭自内 院毕业。时 生中 福建厦门普陀寺的住持会泉法师 白衣十三人 邀请常惺法师到南普陀去办闽南佛学院。常惺与蕙庭 如皋同乡,年长蕙庭一岁,毕业于上海华严大学,二 [[韩孟钧]]、刘定权、谢质城、[[曹天任]]、刘定远、黄金文等;缁众三 意气相投 因之邀约 是[[释 蕙庭 同去,二人到达厦门南普陀寺,即着手佛学院的筹备工作 ]]、[[释存厚]]、[[释碧纯]]
折叠佛 支那内 学院 成立常惺担任院长 开办之初 蕙庭担任教务主任,二 合作无间 才济济 其间如聘请 指导 教师 除宜黄大师[[欧阳渐外]],尚有[[吕秋逸]] 编定课本 王恩洋 排定课程 邱曦明、[[汤用彤]]、聂耦庚 ,均出于 蕙庭 在校二年,专攻法相唯识 手,他克尽职责,为佛 院树立章程制度。后来 闽南佛学院声誉鹊起,成为国内最大 在这一方面打下坚实 僧教育机构,常惺、蕙庭二师创立之劳绩,功不可没 基础
民国十 年(一九二 年) 蕙庭自内学院毕业。时,[[福建]][[厦门]][[ 普陀 寺]]的 住持 [[ 会泉法师 任满 ]] 共议继任人选,时当北伐期间,革命风潮弥漫全国,寺众咸感保全僧寺责任重大。 邀请[[ 常惺法师 建议:请佛教领袖太虚法师担任 ]]到 南普陀 住持及 去办闽南 佛学院 院长,对寺院、学院均有维护的作用 众咸 常惺与蕙庭是如皋 乡,年长蕙庭一岁 毕业 是常惺偕转逢、转岸二师,到 [[ 上海 礼请太虚法师 ]]华严大学 太虚允其请,四月到南普陀就职。常惺乃交卸佛学院长 二人意气相投 应云南省长王竹村 之邀 ,到云南弘法。 蕙庭 亦辞 教务主任。以院中坚留 仍继续授课。 二人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夏天,始离开 达[[厦门]] 南普陀 寺,即着手佛学院的筹备工作
蕙庭的内学院同学存厚,时在常熟虞山兴福寺的法界学院任教,约他到法界学院授课。蕙庭到法界学院任教半年,这时常惺法师在杭州,与昭庆寺的惠宗和尚合作创办 === 教师范学校,坚邀蕙庭前往协助,蕙庭不得已辞去法界 学院 教职,到了杭州。成立===
[[ 常惺 、惠宗合办的这所师范学校 ]]担任院长 并不对外招生 [[蕙庭]]担任教务主任 乃是以私 函约各佛学院相识的学僧而成绩较优者 合作无间 进入 其间如聘请教 范学校予以短期训练。这 、编定课 来是很好的构想 、排定课程等 惟以经济力量不继 均出于蕙庭之手 维持困难。适于此时 他克尽职责 北平柏林寺的台源和尚和朱子桥居士组织 佛学 研究社,邀请常惺到北平主持 院树立章程制度 同时 后来 寄尘法师应九华山佛教会的邀请,去创办「江 九华 佛学院 声誉鹊起,成为国内最大的僧教育机构 寄尘又约请 常惺、 蕙庭 去主持教务。于是杭州的佛教 范学院宣告停办 创立之劳绩 学僧分别到北平和九华山继续就读 功不可没
折叠 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南普陀住持[[会泉法师]]任满,共议继任人选,时当北伐期间,革命风潮弥漫全国,寺众咸感保全僧寺责任重大。[[常惺法师]]建议:请佛教领袖[[太虚法师]]担任南普陀住持及佛学院院长,对寺院、学院均有维护的作用。众咸同意,于是常惺偕转逢、转岸二师,到[[上海]]礼请[[太虚法师]],太虚允其请,四月到南普陀就职。常惺乃交卸佛学院长,应云南省长[[王竹村]]之邀,到[[云南]]弘法。蕙庭亦辞去教务主任。以院中坚留,仍继续授课。到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夏天,始离开南普陀。 蕙庭的内学院同学[[存厚]],时在常熟虞山兴福寺的法界学院任教,约他到法界学院授课。蕙庭到法界学院任教半年,这时[[常惺法师]]在[[杭州]],与[[昭庆寺]]的[[惠宗和尚]]合作创办佛教师范学校,坚邀蕙庭前往协助,蕙庭不得已辞去法界学院教职,到了[[杭州]]。 常惺、惠宗合办的这所师范学校,并不对外招生,乃是以私人函约各佛学院相识的学僧而成绩较优者,进入师范学校予以短期训练。这本来是很好的构想,惟以经济力量不继,维持困难。适于此时,北平[[柏林寺]]的[[台源和尚]]和[[朱子桥]]居士组织佛学研究社,邀请[[常惺]]到北平主持。同时,寄尘法师应九华山佛教会的邀请,去创办「江南九华佛学院」,寄尘又约请蕙庭去主持教务。于是杭州的佛教师范学院宣告停办,学僧分别到北平和九华山继续就读。 === 九华山的佛学院===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秋季开学,寄尘任院长,蕙庭任教务主任。寄尘是武昌佛学院毕业,受 [[ 太虚法师 ]] 革新佛教思想的启发,也锐意于佛教革新,因之与九华山诸寺院的同道意见不洽,在佛学院仅停留了一学期即辞职他去,于是九华山佛学院的担子全落在 [[ 蕙庭 ]] 身上。蕙庭由教务主任代理院长,着手改革学制及教学方法。在学制上,他仿照初级中学的课程,除了佛学课程外,初中的国、英、数诸科全部纳入。学生食宿书籍全部免费,并月给零用金若干。佛学课程,按照学僧程度循序渐进,由 [[ 《大乘五蕴论》 ]] ,而 [[ 《百法明门论》 ]] ,而 [[ 《唯识二十论》 ]] 、《唯识三十论》、 [[ 《辨中边论》 ]] 、《因明入正理论》等,作有系统的讲授,使学僧于短时期内对法相唯识有一系统的认识,而后及于天台四教仪、贤首五教义等。在授课时,特别注重名相的分析、法义的诠释。每晚有一节温习课,教师在堂上随学僧发问,彼此讨论,这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教学方法。
蕙庭在九华山佛学院主持了两年,到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夏天,因接任镇江超岸寺住持而离职,佛学院长和教务主任由现月、迦林二师继任。
蕙庭接任超岸寺住持,同时兼玉山佛学院院长。这所玉山佛学院,是 [[ 守培法师 ]] 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在超岸寺所创办,已经颇有规模。蕙庭接任后,对寺务和院务同时加以改进和发扬光大。寺务方面,首先整理云水堂,开单接众;院务方面,增加学额,添聘教员,按照他在九华山佛学院的经验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年余之后已见成效,使超岸寺和玉山佛学院宗风大振,获得诸方耆宿的称道。 ===圆寂===
折叠圆寂
他自己在寺务、院务的繁忙工作中,仍不废修持,精进不懈。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计划将超岸寺重新油漆粉刷,以备讲经之用,对佛学院也准备增加班次,招收新生,不幸是年七月一病不起,享年仅三十七岁。
折叠 === 一生总结=== 
蕙庭出身于师范学校,又有闽南佛学院及九华山佛学院多年的教学经验,故主持超岸寺及玉门佛学院两年,成绩卓然可观,如天假以年,必将有更大的成就,不幸英年早逝,惜哉。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