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桑·維什尼亞克

增加 4,00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伊桑·維…”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伊桑·維什尼亞克 </p>

|-

|<center><img src="https://krieger.jhu.edu/physics/wp-content/uploads/sites/11/2015/06/Photo-on-10-28-15-at-9.16-AM.jpe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physics-astronomy.jhu.edu/directory/ethan-vishniac/ 圖片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br>

'''出生'''    1955年9月29日<br>

'''榮譽'''    2002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br>

'''母校'''    [[哈佛大學]]<br>

'''知名於'''   [[理論天體物理學家]]教授<br>

'''現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br>

'''專業領域'''  衝擊波研究, 膨脹衝擊波的不穩定性研究<br>
</small>

|}

</div>
'''伊桑·特库姆塞·维什尼亚克'''({{lang-en|'''Ethan Tecumseh Vishniac'''}},{{bd|1955年|9月|29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對[[吸積盤]]、[[恆星]]和星系中的[[磁場動力學]]進行研究。
這項工作的目標是了解大尺度磁場的起源及其在圓盤和恆星內傳遞角動量的作用。研究領域為理論天體物理學, 衝擊波研究, 膨脹衝擊波的不穩定性研究。

== 生平 ==
伊桑·维什尼亚克是微生物學家 [[Wolf V. Vishniac ]]的兒子,也是攝影師[[ Roman Vishniac]] 的孫子。先后毕业于[[羅徹斯特大學|罗切斯特大学]]和[[哈佛大学]]。1980 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員,與[[ J. Ostriker ]]一起工作<ref>{{Cite web |url=http://krieger.jhu.edu/physics/wp-content/uploads/sites/11/2015/06/cvvishniac_January_2015.pdf |title=CURRICULUM VITAE|accessdate=2018-05-08 |archive-date=2019-02-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222173222/http://krieger.jhu.edu/physics/wp-content/uploads/sites/11/2015/06/cvvishniac_January_2015.pdf |dead-url=no }}</ref>
1982年至1998 年,他在[[德克薩斯大學]]任教,在那裡他進行了[[宇宙學]]、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和衝擊波動力學的研究

自 2006 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天體物理學雜誌》([[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主編。他目前是[[美國天文學會]]所有期刊的主編。

他於1998 年搬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直擔任教職直到2007年他搬到加拿大[[漢密爾頓]]的[[麥克馬斯特大學]]。

從2012年到2015年,他在[[薩斯喀徹溫大學]]任教,然後於 2015 年夏天返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榮譽==
* 1985 年獲得總統青年研究員獎(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 1986 年Alfred P. Slon 獎學金(Alfred P. Slon Fellowship)、
* 1990 年美國天文學會海倫 P. 華納獎(Helen P. Warner Prize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
* 2002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L3pgrV1kI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與科學編輯兼主編 Ethan Vishniac 的對話 }}

</div> {{-}}

== 參考文獻 ==
* Vishniac, E. T. 1983, Astrophys. J., 274, 152
* Vishniac, E. T. 1994, Astrophys. J., 428, 186
{{reflist}}

==外部連結==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104220052/http://www.sdss.jhu.edu/~ethan/ethan.html Homepage]
* [https://artsandscience.usask.ca/profile/EVishniac 薩斯喀徹溫大學 -Ethan Vishniac]
*[https://physics-astronomy.jhu.edu/directory/ethan-vishniac/ 物理天文學 -伊桑·維什尼亞克 研究教授 ]
*[https://www.jhu.edu/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天文學教授 -Ethan Vishniac]
*[https://astrogen.aas.org/front/searchdetails.php?agnumber=7799 美國天文學會 -Ethan Tecumseh Vishniac Ph.D., Harvard University, 1980]
*[http://eventkg-biographies.l3s.uni-hannover.de/timeline/Ethan%20Vishniac eventkg-傳記 -Ethan Vishniac]
24,5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