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雄代天府

增加 1,09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南雄代天府'''在[[高雄市]][[大寮區]]會社-{里}-鳳林三路,創建於1953年(民國42年)10月,主祀[[五府千歲]],並配祀[[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後殿主奉[[觀世音菩薩]],左為[[至聖先師]],右為[[地藏菩薩]],兩旁[[十八羅漢]]。為儒、道、釋[[三教合一]]的聖地, 五府千歲在世時有功於國家,有德於百姓,升化之 又庇祐先民,由中國來到台灣。經過三百多年來人民的辛勤開發與王爺公的庇護,已經使原本荒蕪的土地成為後來的蓬萊仙島。自 龍山 府千歲稱神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朝東面向高屏溪 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 左右兩脈環抱、氣勢非凡 祂的神威靈感 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深入每一個人的心靈。奉著玉帝的旨令,五府千歲擁坐王船,代天巡狩,驅瘟除疫,在祂神威廣大之下,台灣 [[堪輿]]龍穴說 瘟疫已經消失無蹤 。<ref>[ 文章網址 https://blog.xuite.net/r0978995205/twblog/150846584 說明南雄代天府], 來源,文章日期隨意窩,2010-08-12</ref>
==歷史建造==
[五龍山]其實是一個丘陵上的公園,旁邊是「南雄代天府」。而這整塊地,都是廟方(南雄代天府)的財產。五龍山風景清幽,居高臨下,可遠眺高屏溪。附近的居民閒暇時總愛到這裡來走走。廟方在丘陵上建造五條神龍,氣勢雄偉壯觀。我們研究的目標,則是放在南雄代天府保存、傳承了哪些民族文化。希望能從研究的過程中,更了解先人的智慧與巧思,以及這些文化對後世子孫的影響,背後是五龍山,朝東面向高屏溪,左右兩脈環抱、氣勢非凡,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堪輿]]龍穴說。
南雄代天府的白觀音引領五條巨龍鎮守在此,登上觀音神像遠眺高屏溪,[[大寮平原]]盡收眼底,廟宇庭園花木,景觀優美,適合休閒散心。
 
==參見==
*[[王爺信仰]]
*[[台灣民間信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6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