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曹公廟

增加 2,23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曹公廟'''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的一座廟宇,供奉對當地民生頗有貢獻的清代臺灣鳳山縣知縣曹謹…”
'''曹公廟'''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的一座[[廟宇]],供奉對當地民生頗有貢獻的[[清代]][[臺灣鳳山縣]][[知縣]][[曹謹]],目前隸屬水利會管轄。該廟在1992年11月1日以前原稱'''曹公祠''',因據稱玉皇大帝降旨而升格更名。清朝時原是在[[鳳儀書院]]建祠祭拜,[[臺灣日治時期]]才改於今址重建祠堂。廟前有曹公紀念亭與一座收有七座古碑的碑林,也是歷遊鳳山必訪之地,平成砲台與訓風炮台、澄瀾砲台等三座炮台,一同見證了台灣防敵的英勇事蹟,歷史風味可謂濃厚。另外,鳳山城隍廟、鳳儀書院也是欣賞鳳山歷史薰香的景點,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民眾,也可到上述幾個景點參觀。<ref>[https://blog.xuite.net/akao_chen/mntnsea/233578710 曹公廟],隨意窩,2014-08-07</ref>



== 歷史沿革 ==

由於曹謹在任內留下了包含興建[[曹公圳]]等政績,鳳山縣民遂於鳳儀書院東側建祠,於其九月二十六誕辰時召戲班演戲、祭祀,此外並捐有「正德厚生」匾額於祠內。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後,由於鳳儀書院成為衛戍醫院分院,一般人無法進出,所以曹公祠因而傾圮。直到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出巡鳳山時因感佩曹謹功績,應鳳山耆老的請求,遂捐金500[[日圓]],號召地方人士集資重修鳳儀書院內的曹公祠(今存門額),並恢復曹公祠的祭祀。。十年之後曹公水利組合重建曹公祠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8月10日完工,是由臺南廳土木係所設計,11月1日舉行落成典禮,遂改訂11月1日為曹公誕辰來祭祀。此外在大正二年(1913年)時,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亦贈「曹公祠」一匾。

[[二次大戰]]後,曹公祠在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11月1日據說因[[玉帝]]降旨而更名為曹公廟,並開始立神像祭祀。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11月1日時,曹公神像曾出巡整個鳳山區。

== 建造和祭典 ==

曹公廟為二進建築,於正殿供奉曹公(曹謹)、[[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的神像。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6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