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永彬

增加 6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逝世日期 = 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
| 出生地 = 湖北宜都枝城
| 知名作品 = 《 [[ 围炉夜话 ]] 》。
}}
'''王永彬'''(清代学者)<br>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著有《围炉夜话》,与《 [[ 菜根谭 ]] 》(【明】洪应明)《 [[ 小窗幽记 ]] 》(【明】陈继儒)一起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生平简介==
'''人物简介:'''<br>
王永彬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为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石门坎人)。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治版本《枝江县志》,担任“分修”。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br>
王永彬涉猎广泛,在著述授业之余,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尤好吟诗,其同郡文友 [[ 王柏心 ]] 为其撰写《 [[ 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 ]] 》记载:“公著述外,尤好吟咏,与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br>王永彬为人不爱荣华富贵,生性纯茂冲远。光绪《 [[ 荆州府志·卷五十七·艺文志 ]] 》记载:“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性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闻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与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br>
'''主要作品:'''<br>
王永彬一生治学甚广,勤于著述,同治五年《 [[ 枝江县志 ]] 》记其《 [[ 孝经衬解 ]] 》一部,[[光绪]]《 [[ 荆州府志 ]] 》记其《 [[ 帝统年表 ]] 》《围炉夜话》《格言集句》三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的藏书目录中记其《 [[ 历代帝统年表 ]] 》一卷、《 [[ 先正格言集句 ]] 》一卷、《 [[ 朱子治家格言 ]] 》一卷、《 [[ 六书辨略 ]] 》一卷、《 [[ 音义辨略 ]] 》一卷、《 [[ 禊帖集字楹联 ]] 》一卷、《孝经衬解》一卷、《围炉夜话》一卷,合称《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另有《讲学录》《说古韵言》《桥西馆诗文杂著》《独柱山房诗文襟著》《脏腹病药夫》等。<br>
清同治《枝江县志》收录其《秋暮自城归石门村途中偶成》《花溪即景》等诗三首;同治《安县志》收录其《同友人游青溪》诗一首。
4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