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增加 19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是 [[ 教育部 ]] 直属重点师范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创办的大学学报。现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18年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
开本: 大16开
[[ 历史 ]] 沿革:
现用刊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 ]] 版)
曾用刊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 [[ 数据库 ]] 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 中文核心期刊 ]] (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 期刊荣誉 ==
社科双效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 [[ 教育部 ]] 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本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 [[ 数据库 ]] 核心期刊、 [[ 湖北省 ]] 一级期刊。
==国际交流==
[[ 改革开放 ]] 之初,《华中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就由国际书店向海外公开发行,发行量最高数达500份,是当时向海外发行的少数几家学报之一;现继续向海外发行,已发行到英、法、俄、美、韩、朝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还同美国 [[ 哈佛大学 ]] 、日本富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及有关学术团体、刊物建立了对口交流关系。本刊以其高品位的学术质量、鲜明的学术特色,赢得了海外学术界的瞩目。本刊自1955年至2004年底,已 [[ 出版 ]] 发行了44卷共172期,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144页,国内常年发行量每期约1500份,并由过去一刊一版转变到现在的一刊三版(印刷版、网络版、光盘版),是全国社科学术期刊中最早上网的几家期刊之一,在出版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办刊宗旨==
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科技与出版政策、贯彻“ [[ 百花齐放 ]] [[ 百家争鸣 ]] ”的方针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历史积累和理论创新,传播有创造性的、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时,学报也是我校对外学术交流、宣传我校最新科研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培养学术新人、推动学科建设的园地。本刊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基本依托,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主要发表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刊登历史学、文献学、政治学、社会学、 [[ 法学 ]]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 [[ 伦理学 ]] 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
==主要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是有百年 [[ 历史 ]] 的老校,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较强大的学科研究队伍和学术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方面现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汉语言文字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5个 [[ 博士 ]] 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拥有章开沅、邢福义、马敏、朱英、徐勇、范先佐等一大批学术核心人物。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我们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创名刊、出精品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围绕重点学科做文章,向重点课题倾斜,向基金项目倾斜,向国内外知名 [[ 专家 ]] 、学者倾斜,向中青年学术骨干倾斜,为提升本刊的学术论文质量,推出关注前沿、讨论热点、结合现实的优秀成果,体现出学科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本刊根据学科优势和学术前沿问题,陆续推出特色栏目,如“研究方法”、“地方治理”、“三农论坛”、“中国近代经济”、“楚学暨地域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化”、“人格研究前沿”、“教育经济”等,突出了 [[ 学校 ]] 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增强了学报的学科前沿性和学术水平,也形成了本刊的学术特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审稿制度==
学报编辑部文科室现有编辑6人,是一支 [[ 学历 ]] 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语言文字功底强、年龄结构合理、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的编辑队伍。为保证所刊登的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规范性,本刊长期坚持精编精校,努力提高编校质量,严格执行论文“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并在送审中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质论稿,择优录用;注重编辑在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的再创作,对文章 [[ 内容 ]] 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突出研究成果的新观点和新发展,使论文的论证更严密,条理更清晰;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中国高等学校学报编排规范,使编排格式、 [[ 语言 ]] 、图表、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并为减少差错率,坚决对每期的每篇文章实施“七校”制。
==发展前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政治与学术上的导向作用、 [[ 教学 ]] 与科研上的推动作用、对外交流中的形象作用、反映本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窗口作用日益得到凸显。本刊将本着“求实创新、繁荣学术”的办刊理念,以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和学术水平为追求,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竭诚地为我国学术进步 [[ 服务 ]] ,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为校内外作者服务,为海内外读者服务。
==自然科学版==
周期: 季刊
出版地: [[ 湖北省 ]][[ 武汉市]]
语种: [[ 中文 ]]
开本: 大16开
曾用刊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 [[ 时间 ]] :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 化学文摘 ]] (美)(2009)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 中文核心期刊 ]] (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主要发表数学、 [[ 信息科学 ]] [[ 物理学 ]] 、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在贯彻 [[ 国家 ]] “科教兴国”方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发行到海外几十个 [[ 国家 ]] 和地区,与国内外几百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机构建立了联系,二、三次文献影响面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据我国科技期刊权威评价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在全国综合类 [[ 学术期刊 ]] 中排列前10位,在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中名列前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1997年起被列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999年为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重点创建期刊,被评为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 [[ 专家 ]] 评审中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教育部发文等同于科技进步奖),进入中国高校学报50强行列。2001年被评为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被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审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重点刊出粒子 [[ 物理 ]] 、磷化学、病毒微生物学等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级多项奖励,还有多项成果获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成果奖,此外,还出版了有影响的专辑,如“纪念李琮池先生诞生90周年学术论文集”、“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生产力布局研究”、“理科基地教学实验成果和优秀毕业论文集”等,为学校学科建设, [[ 学术 ]][[ 交流 ]] 、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有专职编辑5人,都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年轻编辑都具有 [[ 博士 ]] [[ 硕士 ]] 学位,是一支专业基础好,编辑业务精,及事业心强的编辑队伍。我们的办刊理念是:选择、创造、开放、服务。
==投稿须知==
1.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 [[ 姓名 ]] 、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 [[ 电话 ]] 、电子信箱)。
2. 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 [[ 软件 ]] 编辑。
3. 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
基金项目: [[ 项目 ]] 名称(项目编号)
4.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 [[ 作者 ]] 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
==视频==
748,0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