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春无悔

移除 22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0. 久违的事
<p style="text-indent:2em;"> 每一个与我好过的女友都会问我,看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停地吹一只手,我说:“我在出汗。” 再也没有了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女子。雄鹰只在电视里飞翔,豪侠仅存于酒后的呓语。利剑悬于博物馆,即使你拥有了它,又能刺穿什么。开大所有的音量,再开大,这将是我们最后的勇气。
词曲:高晓松
==模范情书==
<p style="text-indent:2em;"> 我们都已过了写情书的年纪,唱一首好听的歌,是为那无数次涌上心头的甜蜜和忧愁,为那无数个夜晚和长街,那些路灯下一去不回的告别。
词曲:高晓松
==b小调雨后==
<p style="text-indent:2em;"> 九五年夏天写成此曲,无词,半年后冬夜在家摆文字游戏,无曲,突然灵机一动,翻出老曲一配,竟然严丝合缝,乃哈哈大笑曰:"天赐我也。"
词曲:高晓松
==冬季校园==
<p style="text-indent:2em;"> 九零年流浪至厦门,住在“厦大”一楼梯拐角里,傍晚醉酒与一画画儿友人在校园闲荡,途中写成此歌。
词曲:高晓松
==《[[青春无悔]]》==
<p style="text-indent:2em;"> 写于九一年初,流浪了一圈回到北京,找到那把吉它时,它只剩下三根弦了。所以写了这样一首九拍的歌,多年后录这首歌时,老狼在棚里哭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起和女友在一起在八中校门口树上刻下的字,他在黑着灯的棚里,我在控制室里,通过麦克风谈起那些事,谈起她们。她们就象是从我们手指尖上滑过的那些叫做岁月的东西一样,偶尔还会涌上心头。
词曲:高晓松
==纪念诗人组曲==
<p style="text-indent:2em;"> 三首歌都是那一阵得知一位诗人的死讯后写的组曲,似乎每一位杰出的人都不应平凡的死去,尤其当他做为一个时代的终结者时。谈不上纪念,找个机会抒怀罢了,我无法描述出那个时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那些书包里的诗集,校园里的诗社,还有女生们收集的写满小诗的书签。那时候写一首诗比现在唱红一首歌收到的信还多,那是个白衣胜雪的年代,四周充满才思和风情,剽悍和温暖。死去的人是幸福的,而我们还要继续在这个滑稽得令人绝望的世界上坐着,在黑夜里为一张赖以糊口的唱片撰写文案,并且试图讲述你们。
纪念诗人之一《[[白衣飘飘的年代]]》
==荒冢==
<p style="text-indent:2em;"> 谨以此歌纪念"青铜器"乐队,写于一九八九年的一节建筑选修课上,是当时“青铜器”乐队的演出曲目,曾在为数不多的party 上表演,由老狼担任主唱,当时先后参加这支乐队的各校学生今天的样子是:
老 狼:忙于走穴,采访和为下一张专辑发愁。
==久违的事==
<p style="text-indent:2em;"> 九三年在烟台出差, 夜里被楼下露天卡拉OK吵得无法入睡, 遂下楼去走, 那时为了生计忙碌已两年没写歌了. 愈走愈远, 卡拉OK声渐消时, 海风如雷而至, 许多原以为早已被淹没的事情纷至沓来, 继而忆起友人杨丹涛的一首老歌, 遂仿其体而成此曲. 写歌是一种瘾, 就象回忆是一种病, 而感伤则是终身治不愈的一种残疾.
词曲:高晓松
4,0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