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彼得卡皮查

增加 1,764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内部链接,调整图片,
=='''彼得·卡皮查'''==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彼得·卡皮查
| 圖像 = [[File:彼 得777得·卡皮查(.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https://pic.baiketimgsa.sosobaidu.com/ugc/baikepic2/13383/20160809024538-2033941303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775716781&di=dfb329e41e36b96185fef5ad5c053be6&imgtype=0&src=http%3A%2F%2Ftech.gmw.cn%2Fscientist%2Fattachement%2Fjpg%2Fsite2%2F20160630%2Fd8cb8a4d0aa618dedbda08.jpg/800https原图链接]  [http://baikeso.sogouyouku.com/h73728392search_video/q_%E5%BD%BC%E5%BE%97%E5%8D%A1%E7%9A%AE%E6%9F%A5?spm=a2h0k.11417342.pageturning.htm?spdpagenumber&_t=1549765520060&aaid=Snextc1975a856c36d74732b9d38baea04e35&sppg=l145503383 2 原图链接来自光明网]]]| 圖像說明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894|07|09}} <!-- 逝世用: {{Birth date|1984|04|08}} -->| 出生 逝世 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84|04|08|1894 年7月9 |07|09}} <!-- 死亡 -1984年4月8 期在前, 出生 期在后 -->
| 國籍 = 苏联
| 外文名 =Пёт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апица
| 職業 = 物理学家
| 知名原因 = 1929年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br> 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 </br>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r> 发明高功率微波发生器 </br> 苏联科学院院士| 知名作品 =《大功率电子学》(1962)、 </br> 《为科学而生活》(1965)、 </br> 《理论、实验和实践》(1966)、 </br> 《物理学的任务》(1972) [1]
}}
'''彼得·卡皮查'''( ''' Пёт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апица,1894年7月9日-1984年4月8日 ''' ), [[ 苏联 ]] 著名物理学家,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生平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朗道与卡皮查
| 圖像 = [[File:朗道与卡皮查.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776069699&di=f98ae00a71447cc71f3db5021c9b7f52&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70120%2Fb084e8f4745b4216acffabd490c5072f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D%BC%E5%BE%97%E5%8D%A1%E7%9A%AE%E6%9F%A5&step_word=&hs=0&pn=6&spn=0&di=486364266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639689505%2C1637222757&os=1450315247%2C2084307721&simid=62749490%2C690274785&adpicid=0&lpn=0&ln=13&fr=&fmq=1549765480238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copy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70120%2Fb084e8f4745b4216acffabd490c5072f_th.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8d900mdc8_9dm9d9&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
}}
[[卡皮查]]1894年出生于[[俄国]]的[[喀琅施塔得]],1918年在[[彼得堡]]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讲师。1921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欧内斯特·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那里进行强磁场方面的研究,1930年成为专门研究强磁场的蒙德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1929年[[卡皮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4年,[[ 卡皮 查1894年出生于俄 查]]回 探望母亲,从此留在了[[苏联]],被任命为物理问题研究所 喀琅施塔得,1918年在彼得堡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讲师。1921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 所长 所需要的实验仪器由[[苏联]]政府 欧内斯特· [[ 卢瑟福 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那里进行强磁场方面的研究,1930年成为专门研究强磁场 ]] 协助下从[[ 蒙德 ]] 实验室 的第一任主任。1929 购得。1938 ,[[ 卡皮查 ]]和[[约翰·艾伦]]等人发现了液态氦Ⅱ在低温下的超流体。1939年当 为英国皇家 [[苏联]]科 会会员 院院士
1934年 1946年8月 [[ 卡皮查 回国探望母亲 ]]因违抗[[贝利亚]]的指令 从此留在了 拒绝参加[[ 苏联 ]]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而 任命为物理问题 革去了 研究所 主任 所长 职务 所需要的实验仪器由苏联政府 被软禁 卢瑟福的协助下从蒙德实验室购得。1938年 家。这期间他研究了球状闪电。[[斯大林]]去世后 [[ 卡皮查 和约翰·艾伦等人发现 ]]恢复 液态氦Ⅱ在 原来的职务,重新担任研究所主任,1956年后任 低温 下的超流体。1939 物理研究所所长。1957 为[[ 苏联 ]] 科学院 院士 主席团成员。直到1984年逝世
1946年8月 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及[[丹麦]]、[[印度]]、[[波兰]]、[[瑞典]]、[[荷兰]]、[[芬兰]]、[[南斯拉夫]] 发等国科学院院士 卡皮查因违抗贝利亚的指令,拒绝参加 法国物理学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1945年和1974年两次获 苏联 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而被革去了研究所 社会 任的职务,被软禁在家 义劳动英雄称号 这期间他研究了球状闪电。斯大林去世后, 两个儿子[[谢尔盖卡皮查]]和[[安德烈· 卡皮查 恢复了原来的职务,重新担任研究所主任,1956年后任低温物理研究所所长。1957年被选为苏联 ]]也都是 科学 院主席团成员。直到1984年逝世
== 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及丹麦、印度、波兰、瑞典、荷兰、芬兰、南斯拉夫等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物理学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1945年和1974年两次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两个儿子谢尔盖卡皮查和安德烈·卡皮查也都是科学家。贡献 ==
== 贡献 ==[[卡皮查]]主要从事核物理学、电磁学和低温物理学研究。1920年,和[[索梅诺夫]](H.H.Cоменов)共同提出测定原子束中原子磁矩的方法。1923年,首先把威耳孙云室置于强磁场中,并观察α粒子径迹。1924年提出获得高能磁场的脉冲方法,并制成达到5万高斯磁场的装置。1928年,在强磁场中发现一系列金属电阻与磁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被称为卡皮查定律。1950-1955年,研制成新型的特高频发电机,功率达300千瓦。同时还发现,在稠密气体中的高频放电时形成稳定的等离子带,该带区的电子温度估计为10-10K。这一工作在实现可控热核反应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 卡皮查 主要从事核物理学、电磁学和低温物理学 ]]于1934年用绝热方法 究。1920 制成一种液化氦装置。1939 ,和索梅诺夫(H.H.Cоменов)共同 提出 测定原子束中原子磁矩 液化空气 方法 。1923 。1938 年, 首先把威耳孙云室置于强磁场中 发现液氦的超流动性 ,并 观察α粒子径迹。1924年提 获得高能磁场的脉冲方法,并制成达到5万高斯磁场的装置。1928年 从固体向液氦传热时 ,在 强磁场中发现一系列金属电阻与磁场强 分界处产生温 之间 线性关系 骤增现象 ,被称为卡皮查 定律。1950-1955年,研制成新型的特高频发电机,功率达300千瓦。同时还发现,在稠密气体中的高频放电时形成稳定的等离子带,该带区的电子 温度 估计为10-10K。这一工作在实现可控热核反应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骤增
[[ 卡皮查 于1934年用绝热 ]]因低温物理学和核物理学 面的 一种液化氦装置。1939年又提出液化空气的新方法。1938 果,1978 与[[美国]]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获2次[[苏联]]国家奖金,6枚列宁勋章 发现液氦的超流动性,并指出从固体向液氦传热时,在分界处产生温度的骤增现象,被称为卡皮查温度骤增 以及[[玻尔]]奖章、[[卢瑟福]]奖章、[[亥姆霍兹]]奖章等
[[ 卡皮查 因低温物 ]]主要著作有:《[[大功率电子学》]](1962)、[[《为科学而生活》]](1965)、[[《 论、实验 实践》]](1966)、[[《 物理学 方面 研究成果,1978 任务》]](1972)等 <ref>曾少潜, 《科技名人词典 上册》,中国青 与美国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获2次苏联国家奖金,6枚列宁勋章 出版社,1988-7-1 以及玻尔奖章、卢瑟福奖章、亥姆霍兹奖章等 第216页</ref>
卡皮查主要著作有:《[[大功率电子学》(1962)、《为科学而生活》(1965)、《理论、实验和实践》(1966)、《物理学的任务》]](1972)等 [1] 。
词条图
== 参考资料 ==
 
1. 曾少潜, [[《科技名人词典 上册》]]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7-1, 第216页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