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钟天心

增加 8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鍾天心'''({{bdInfobox person|1901年姓名 = 锺天心|圖像 = [[File:钟天心.jpg|1987年缩略图|11月9日}}),字'''汝 ''',[[广东]][[五华]]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锺 天心 早年就学于[[香港]],后随其父迁居[[北京]]。1920年,鍾天心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校期间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参加[[中国国民党]]。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即当选[[中国国民党北京市特别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长,后来他曾任[[广州市政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委员兼[[交通大学]]训育主任。此后,鍾天心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并任[[瑞士]][[日内瓦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归国后,他历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东路军政治部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宪法起草委员、外交条约委员、[[中华文化教育部]]主任、[[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广州绥靖党政处处长、[[抗日战争第四战区|第四战区]]动员委员会秘书长、《[[救亡日报]]》顾问。1945年,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此后他还曾任[[立法委员]]、[[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經廣州市民選舉,成為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同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中华民国水利部]]部长。1949年[[北平和谈]]时,他曾作为国民政府方面最初所派的和平谈判代表([[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鍾天心)之一。1949年,他到[[香港]]创办[[逸仙学院]]并自任院长。1965年,他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鍾氏宗亲会理事长。1973年,他定居[[美国]]。1987年他在美国逝世,享年84岁。<ref>[http://www.zgzhongshi.com/qita/zsxianxian01.htm 钟氏名人简谱,自贡钟氏,于2011-11-17查阅]</ref>'''
({{bd|1901年||1987年|11月9日}}),字'''汝中''',[[广东]][[五华]]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 著作人物简介==  他是歌曲 钟天心 (1903~1987),广东省五华县周江镇冰坎村人。字汝中。先后毕业于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 1923年任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长。 后历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兼东路军总政治部编纂委员、广州市政府秘书。继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常委兼上海交通大学训育主任。曾主编《改造月刊》。后赴英国牛津大学和日内瓦国际研究院进行学术研究。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立法院立法委员、宪法起草委员、外交部条约委员、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广东绥靖公署党政处处长、第四战区动员委员会秘书长、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干事,创办《再生》、 黄花岗纪念歌 生力 》、《 保卫 民主世界》等刊物。后任国民党第六届 华》 央监察委员、“国大“制宪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水利部长等。1949年初被国民党政府指派为国共和谈 词作者 五位代表之一,未去参加。 旋迁居香港,任荃湾大学教授 。 1958年去台湾,任“考试院”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等。 1965年,随孙科赴台。 1973年,赴美国定居。 1987年11月9日病卒。  ==人物生平==
== 锺天心早年就学于[[香港]],后随其父迁居[[北京]]。1920年,锺天心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校期间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 加[[中国国民党]]。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即当选[[中国国民党北京市特别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长,后来他曾任[[广州市政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委员兼[[交通大学]]训育主任。此后,锺天心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并任[[瑞士]][[日内瓦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归国后,他历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东路军政治部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宪法起草委员、外交条约委员、[[中华 献=={{reflist}}化教育部]]主任、[[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广州绥靖党政处处长、[[抗日战争第四战区|第四战区]]动员委员会秘书长、《[[救亡日报]]》顾问。1945年,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此后他还曾任[[立法委员]]、[[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经广州市民选举,成为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同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中华民国水利部]]部长。1949年[[北平和谈]]时,他曾作为国民政府方面最初所派的和平谈判代表([[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锺天心)之一。1949年,他到[[香港]]创办[[逸仙学院]]并自任院长。1965年,他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锺氏宗亲会理事长。1973年,他定居[[美国]]。1987年他在美国逝世,享年84岁。<ref>[http://www.zgzhongshi.com/qita/zsxianxian01.htm 钟氏名人简谱,自贡钟氏,于2011-11-17查阅]</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0 auto"着作==|- ! {{CHN1928}}{{先代次代|[[ 他是歌曲《黄花岗纪念歌》、《保卫 中华 民国水利部|水利部部长]]|<small>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small>|[[薛笃弼]]|(废止)}}|}》的词作者。
{{第3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立法委員名單}}{{第4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立法委員名單}}{{DEFAULTSORT:Zhong鍾}}[[Category:中国国民党党员]][[Category:中华民国水利部部长]][[Category:牛津大学校友]][[Category:北京大学校友]][[Category:五华人]][[Category:鍾姓|T]][[Category:香港客家人]][[Category:美国客家人]]==参考资料==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