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麥凱恩

增加 2,72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获释回国后,麦凯恩在1982年当选亚利桑那州第一选区的联邦众议员,并在1986年当选该州联邦参议员。他目前已经连任至第四届参议员任期了。<ref>[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50267/]约翰.麦凯恩.豆瓣电影.</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麦凯恩在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曾经角逐共和党的提名,但被乔治•沃克•布什击败。2007年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并在初选中迅速击败党内对手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最终在与民主党的奥巴马参议员的对决中落败。<ref>[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50267/]约翰.麦凯恩.豆瓣电影.</ref>
=='''生平简介'''==
[[file:约翰.麦凯恩1.png|left|300px|thumb|约翰.麦凯恩1
[http://www.modernweekly.com/upload/ueditor/php/upload/image/20180903/1535944722666037.png 原图链接]
[http://www.modernweekly.com/hots/28639 图片来源网址]]]
<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麦凯恩出生在巴拿马的一个美国海军军官家庭。1951年,他随家人返回美国,进入私立学校读书。追随祖父与父亲的脚步,麦凯恩进入了军队。他喜欢拳击,在训练中展现出了许多领导技能。1958年,他从海军军官学校毕业。
<p style="text-indent:2em;">麦凯恩的战斗生涯始于1967年,那时他30岁。他在越南战争中担任战斗机飞行员,在执行第23次轰炸任务时飞机被击落。他受了很重的伤,被带到臭名昭著的“河内希尔顿”监狱囚禁折磨。他在那里待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期间有两次单独监禁。被释后他作为英雄回到美国。
<p style="text-indent:2em;">1981年,麦凯恩从海军退役,开始了政治生涯。他花了四年时间为亚利桑那州地方政治服务,1986年成为州参议员。1992年,1998年和2004年选举期间,他因多数人的支持再度当选参议员。在工作期间,他努力修复与越南的关系。
<p style="text-indent:2em;">2000年,麦凯恩投身总统大选,角逐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虽赢得新罕布什尔州的胜利,但终究不敌小布什而败北。2004年赢得民主党提名的克里曾一度考虑邀请麦凯恩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以期整合中间派的选票,但他最终选择了爱德华兹。
<p style="text-indent:2em;">2008年,麦凯恩再度投入总统大选,这次他顺利获得共和党提名,与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对决。他的竞选口号是“国家优先”(Country First)。然而,由于经济危机、伊拉克战事和小布什个人声誉的影响, 麦凯恩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有美国新闻界教父之称的David Broder, 把麦凯恩拒打种族牌,作为奥巴马2008年胜选的三大因素之一。所以,奥巴马能够顺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和人民的支持以外,也要感谢麦凯恩这样的把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正直的政治家。2017年7月25日,在动过脑部手术后仅两周,他专程返回华盛顿,顶住共和党内、特别是来自白宫的压力,在7月28日凌晨时分,为保留奥巴马健保投下关键一票,为他特立独行的政治生涯划下一个大写的句号。
<p style="text-indent:2em;">2018年8月25日,约翰•麦凯恩因脑肿瘤去世,享年81岁,葬礼于9月2日举行。
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