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7
次編輯
變更
波士頓環球報
,無編輯摘要
'''《波士頓環球報》'''({{lang-en|'''The Boston Globe'''}},有時會縮寫為「'''環球報(The Globe)'''」)是總部設於[[麻省]][[波士頓]]的一間美國[[報紙|報章]]機構,由{{le| 查爾斯‧泰勒|(Charles H. Taylor (publisher)}} ) 於1872年創立。成立於19世紀後期的《環球報》,在出售給查爾斯‧泰勒及其家人之前主要由{{le| 愛爾蘭天主教徒|(Irish Catholics}} ) 的利益操控。該公司於1973年之前由私募持有並上市,至1993年以$1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予《[[紐約時報]]》,使其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印刷採購之一<ref name=":1">{{Cite news|url=https://www.nytimes.com/2013/08/04/business/media/new-york-times-company-sells-boston-globe.html|title=New York Times Company Sells Boston Globe|last=Haughney |first=Christine|date=2013-08-03|work=The New York Times|access-date=2017-06-24|issn=0362-4331}}</ref>。兩年後,《環球報》推出其[[電子報]]:Boston.com;2011年,BostonGlobe.com開放了線上訂閱。
從歷史上看,《環球報》被公認為「美國最具聲望的報章之一」<ref name=":1" />。1967年,《環球報》成為美國反對[[越南战争|越戰]]的第一份主要報章<ref name="new yorker">{{Cite news|url=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1/28/does-journalism-have-a-future|title=Does Journalism Have a Future|last=Lepore|first=Jill|date=2019-01-28|work=The New Yorker|access-date=2019-02-03}}</ref>。該報 對{{le|2001對2001-2003年波士頓天主教大主教區性虐待醜聞|Catholic Archdiocese of Boston sex abuse scandal}} 的報導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並成為2015年美國電影《[[驚爆焦點|焦點追擊]]》的基礎<ref name="auto"/>。
2013年,《環球報》由[[波士頓紅襪]]及[[利物浦足球會]]的擁有人[[約翰·亨利]]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紐約時報》手上收購該報的報紙及網站,在過去20年中損失了其價值的93.64%。截至2016年8月的一年中,該報的總有償發行量約為136,000份<ref>{{Cite news|url=https://commonwealthmagazine.org/the-download/globe-numbers-look-promising/ |title=Globe numbers look promising|date=2016-10-03|work=CommonWealth Magazine|access-date=2017-06-24}}</ref>,成為了在波士頓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每日報章<ref name="auto">{{Cite news|url=http://www.niemanlab.org/encyclo/boston-globe/|title=The Boston Globe 'Encyclo'|work=Nieman Lab|access-date=2017-06-24}}</ref>。截至2016年,《環球報》自1966年起共獲得26項[[普利策奖|普立茲獎]]。
== 普立茲獎 ==
{{div col}}
* {{le|1966年|1966 Pulitzer Prize}} :功績卓越的公共服務部門,因其「防止確認弗朗西斯X莫里西為聯邦地區法官而進行的競選活動」<ref>《越南戰爭記者贏得普立茲獎》— 1966年5月3日《卡爾加里先驅報》第26頁。</ref>* {{le|1972年|1972 Pulitzer Prize}} :《波士頓環球報》本地報導,焦點小組把[[薩默維爾 (馬薩諸塞州)|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辦工室負責人的政治偏袒與利益衝突曝光<ref>鮑勃·夢露(Bob Monroe)—《傑克·安德森贏得普立茲獎(Jack Anderson Wins Pulitzer Prize)》,1972年5月2日《塔斯卡盧薩新聞》第11頁。</ref>。* {{le|1974年|1974 Pulitzer Prize}} :社論漫畫 — {{le|保羅·塞普|Paul Szep}}<ref>《追踪海洛因系列千瓦牛贏得普立玆獎(Series. Tracing Heroin. Kw Ox Wins Pulitzer Prize)》—《傑克·安德森贏得普立茲獎(Jack Anderson Wins Pulitzer Prize)》,1974年5月8日《領袖郵報(The Leader-Post)》第45頁。</ref>。* {{le|1975年|1975 Pulitzer Prize}} :《波士頓環球報》因其「廣泛而平衡地報導波士頓學校的種族隔離危機」而獲得「具功績的公共服務」<ref>《波士頓環球報獲得普利策公共服務獎》— 1975年5月6日《密爾沃基日報(The Milwaukee Journal)》第5頁。</ref>。* {{le|1977年|1977 Pulitzer Prize}} :社論漫畫 — 保羅·塞普<ref>《米爾斯、韋、塞普都是普立茲獎的得主。》— 1977年4月19日《自由長矛之星(The Free Lance-Star)》第6頁。</ref>。* {{le|1980年|1980 Pulitzer Prize}} :傑出評論 — 專欄作者{{le|愛倫·古德曼|Ellen Goodman}}<ref name="Cops His Second Pulitzer page 6">梅勒警察第二次獲得普利策獎。1980年4月15日《波士頓環球報》獲得3個獎項;頂級戲劇〈泰利的愚蠢(Taley's Folly)〉、第6頁《發言人評論》。</ref>* 1980年:{{le| 威廉·亨利三世|William A. Henry III}} 對電視作傑出的批評<ref>梅勒警察第二次獲得普利策獎。 1980年4月15日《波士頓環球報》獲得3個獎項;頂級戲劇〈泰利的愚蠢(Taley's Folly)〉、《發言人評論》第6頁。</ref>。
* 1980年:特別本地報導,《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用於描述過境管理不善<ref name="Cops His Second Pulitzer page 6"/>。
* {{le|1983年|1983 Pulitzer Prize}} :《波士頓環球報》國家報導,其文章題為《核時代的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Nuclear Age)》<ref>《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普立茲獎得主》— 1983年4月19日《匹茲堡出版社(The Pittsburgh Press)》第B-4頁。</ref>。* {{le|1984年|1984 Pulitzer Prize}} :{{le| 史坦·格羅斯菲爾德|Stan Grossfeld}} 拍攝[[黎巴嫩內戰]]的影響<ref name="Pulitzer Prize page 21">《新聞記者舉杯祝賀1984年普立茲獎》— 1984年4月16日《肯塔基州新時代(Kentucky New Era)》第21頁。</ref>。
* 1984年:對於本地調查專用報告,《波士頓環球報》的肯尼思·庫珀(Kenneth Cooper)、鍾·費茲·傑拉德(Joan Fitz Gerald)、喬納森·考夫曼(Jonathan Kaufman)、諾文·洛克曼(Norman Lockman)、加里·麥米倫(Gary McMillan)、柯克·沙芬伯格(Kirk Scharfenberg)及 大衛·韋塞爾(David Wessel)對包括了自我批評的[[種族主義]]系列報導[http://www.pulitzer.org/prize-winners-by-year/1984]<ref name="Pulitzer Prize page 21"/>。
* {{le|1985年|1985 Pulitzer Prize}} :史坦·格羅斯菲爾德的專題攝影,拍攝了一系列[[1983年-1985年埃塞俄比亞饑荒]]的照片,以及他在墨西哥邊境的{{le|非法入境外國人|Illegal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的照片。該普立茲獎得主還把同等部分授予《{{le|費城問詢者|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le|拉里·普萊斯|Larry C. Price}},其系列文章講述了安哥拉與薩爾瓦多人民飽受戰爭撕裂的慘況<ref>亨玆·迪特里希·菲舍爾(Heinz Dietrich Fischer)及艾莉卡·菲舍爾(Erika J. Fischer):《1942–1998年:從喬·羅森塔爾和霍斯特·法斯到莫妮塔·斯雷特和斯坦·格羅斯菲爾德:普利策獎檔案的第14卷:新聞,文學和藝術獲獎材料的歷史和選集》,德格魯伊特,2000年,{{ISBN|3-598-30170-7}}、{{ISBN|978-3-598-30170-4}} 第lxiv頁。</ref>* {{le|1995年|1995 Pulitzer Prize}} :卓越的節拍報告 — 大衛·M·史里曼(David M Shribman)對[[美國政治|華盛頓的發展]]和[[美國政治|國家風貌]]的分析報告。* {{le|1996年|1996 Pulitzer Prize}} :卓越的評論 — {{le|羅拔·坎貝爾|Robert Campbell (journalist)}}。* {{le|1997年|1997 Pulitzer Prize}} :卓越的實況報道 — {{le|艾琳·麥克納馬拉|Eileen McNamara}}。* {{le|2001年|2001 Pulitzer Prize}} :卓越的評論 — {{le|蓋爾·考德威爾|Gail Caldwell}}。* {{le|2003年|2003 Pulitzer Prize}} :公共服務 — 《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對「披露了羅馬天主教堂牧師對他們的性虐待作出勇敢和全面的報導」<ref>2003年4月8日的《羅馬新聞論壇報》第7頁「《波士頓環球報贏得普立茲公共服務獎》」。</ref>。* {{le|2005年|2005 Pulitzer Prize}} :{{le|加雷斯·庫克|Gareth Cook}}提出「以清晰和人道的方式解釋幹細胞研究的複雜科學和道德層面」的解釋性報告<ref>2005年4月4日《美國商業資訊》的「波士頓環球報的加雷斯·庫克贏得2005年普立茲解釋性新聞獎」。</ref>。* {{le|2007年|2007 Pulitzer Prize}} :{{le|查理·薩維奇|Charlie Savage}}的國家報告。* {{le|2008年|2008 Pulitzer Prize}} :卓越的評論 — {{le|馬克·費尼|Mark Feeney}}。
{{div col end}}
==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