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承源

增加 3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马承源.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7471213.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87838/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马承源'''(1928-2004), [[ 浙江 ]] 镇海人。1952年,毕业于 [[ 上海 ]] 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1954年起就职于 [[ 上海博物馆 ]] ,历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铜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研究和鉴定。曾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中华世纪坛名誉馆长。<ref>[https://www.sohu.com/a/338253086_120292923 此人当年坚决买下,真假不知的宝剑,如今价值连城以亿计算!], 搜狐,2020,2020-02-08</ref>
==人物简介==
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今 [[ 华东师范大学 ]] )。马承源在学生时代即参加 [[ 学生 ]] 运动,并于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承源历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
马承源是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兼任[[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04年9月25日,因患抑郁症加上受到上博简系伪造的质疑风波刺激而跳楼自杀。
在上海博物馆的一面墙上,刻满了捐献者的名字,他们是为建设新馆慷慨捐资的各界人士。其中有很多都是马承源的朋友:香港何东集团主席何鸿章捐资建造了博物馆贵宾厅;其胞弟何鸿卿出资赞助古代玉器馆的装修;邵逸夫赞助装修了历代绘画馆;徐展堂赞助装修了古代陶瓷馆;嘉道理家族赞助装修了少数民族工艺馆;葛士翘赞助装修了葛士翘展览厅;胡宝星赞助装修了青铜器馆;家具馆中的展品系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庋藏,由庄氏兄弟购买后捐献。据统计,上博在新馆的建设中,共接收捐赠约1000万美元。
“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像上博这样能筹到钱,要看你平时下的功夫怎么样。”马承源说,“我们交了很多朋友,那时候,上博在国际上的声誉是最好的。很多朋友都感到 [[ 上海博物馆 ]] 最大气,他们很喜欢与上海博物馆打交道。”
这些“喜欢和上博打交道”的人还有一个组织,叫“上博之友”。1994年,上博在香港收购第一批战国竹简后几个月,市场上又出现了第二批。当时上博资金困难,无力购买。“上博之友”朱昌言、董慕节、顾小坤、陆宗麟、叶昌午五个人共同出资55万港币,买下竹简捐赠给上博。
1964年,马承源组织编写的中国第一本彩版工具书《[[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出版,很快被翻印流传于国外;他写的《[[中国青铜器]]》是“文革”后研究青铜器的第一本通论性著作,牛津大学随即翻译出版,影响极广,还是海峡两岸共用的大学教材;他主编的《[[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因见解独到,成为专业人士案头必备书;《[[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分册]]》和今年刚出齐的《[[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分册]]》(16册),更是本世纪最完整、系统的青铜器图录研究大全。一本本书,一篇篇论文,一次次准确鉴定,渐渐确立了他作为青铜器和古文字专家的地位。
然而,对马承源而言,他此生最宏大的一本著作却不是用笔写出的。那就是崭新的 [[ 上海博物馆 ]] 。这部大书的“读者”,也大大多于读得懂其文物专著的人。1980年,马承源率团到美国巡展,在大都会博物馆台阶上伫立良久,回来就调整陈列,使上博内部展室焕然一新,赢来赞誉。此后,每次出访,工作之余,他从不去别处观光,就泡在各个博物馆中,不仅看展品,还要资料,询问有关建筑设计、陈列室灯光、色温、玻璃橱窗反光处理等细节,希望中国能早日有自己的现代化博物馆。申请报告写了一份又一份,常有朋友善意地调侃:“新馆开始造了吗”。最终,是他直接写信给 [[ 市委书记 ]] 黄菊,以不懈努力为上博赢来了今天的一块“风水宝地”和5.7亿元的资金。
==“开瓶酒来喝喝”==
251,7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