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璨

增加 2,62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柳璨'''({{bd|9世纪.jpg|250px|906年缩略图|1月27日|catIdx=L柳}}),字'''炤之''',[[ 河東郡 (中國)|河東郡]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428/20120428223841-839497103.jpg 原图链接] (今[[山西省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428/20120428223841-839497103.jpg 图片来自搜搜]][[永濟市]])人,[[唐朝]] 末年大臣、文學家及史學家。
'''柳璨'''({{bd|9世纪||906年|1月27日|catIdx== L柳}}),字'''炤之''',[[河東郡 (中國)|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末年大臣、文學家及史學 族== 出身[[河东柳氏]],曾祖 [[ 柳子华 ]] ,祖父 [[ 柳公器 ]] ,父 [[ 柳仲遵 ]]。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兄弟的族孙。柳璨認為[[唐玄宗]]時代的歷史學家[[劉知幾]]在其《[[史通]]》一書對經、史的批評過份,曾寫作十章《[[柳氏釋史]]》,為史書辯護。由於柳璨為[[朱全忠]]策劃了一次[[屠殺]],後世史家對柳璨多持負面看法
{| class==生平=="wikitable"|-| '''本名''' || 柳璨 || '''职业''' || 代名 末大 [[ 柳公綽文学家]] 和名書法家[[ 柳公權]]的族孫,但柳璨小時 史学 境十分貧窮。柳璨日間以採柴為生,夜間讀書,並以燃點[[樹葉]] 作照明。|-| '''字号''' || [[ 唐昭宗]][[光化炤之]] 年间,登|| '''官职''' || [[ 进士]]第。因精通《[[汉史]]》,受到中 户部尚 舍人[[颜荛]] 器重,被引荐为直学士。他对[[刘子玄]]所撰 、司空|-| '''时代''' || 唐朝 || '''作品''' || 《[[ 史通]]》进行辩证,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别为十卷,号《 柳氏释史 ]] ,因其学问博奥,被叫做“柳箧子”。|}
==人物生平== 柳璨是唐代名臣[[柳公綽]]和名書法家[[柳公權]]的族孫,但柳璨小時家境十分貧窮。柳璨日間以採柴為生,夜間讀書,並以燃點[[樹葉]]作照明。[[唐昭宗]][[光化]]年间,登[[进士]]第。因精通《[[汉史]]》,受到中书舍人[[颜荛]]器重,被引荐为直学士。他对[[刘子玄]]所撰《[[史通]]》进行辩证,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别为十卷,号《柳氏释史》,因其学问博奥,被叫做“柳箧子”。 柳璨對史書的解釋被當時的人認為是精闢而被推薦為官。[[唐昭宗]]亦對柳璨十分賞識,委任他為[[翰林院|翰林]]學士  904 。904 年,宰相[[崔胤]]被殺,授柳璨[[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
===策劃屠殺===
雖然被皇帝賞識,但柳璨由於出身寒微,升遷過程亦較其他人為快(從做官至拜相不到4年),故常被資歷較長的大臣排斥。柳璨後來投靠有意稱帝的[[朱全忠]],希望借助他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 。唐昭宗[[天祐 (唐朝)|天祐]]二年(905年)五月,有占卜師建議朱全忠進行一次屠殺以避免天災。柳璨乘機把排斥自己的30多位大臣列成名單呈獻,朱全忠於是把他們全部[[死刑|處死]](史稱[[白馬之禍]])。然此事被視為冤獄,使朱全忠不悅
===受刑=== 在這次屠殺後不久,朱全忠想領受[[九錫]]。柳璨和枢密使[[蒋玄晖]]、太常卿[[张廷范]]等认为天下未定,时机未到,加以勸阻。朱全忠認為他們背叛自己,加上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诬告他们与[[何皇后 ( 唐昭宗)|何太后]]盟誓复唐才劝阻朱全忠受九锡,於是朱全忠先杀蒋玄晖、何太后,再贬张廷范、柳璨。柳璨被贬为朝议郎、守[[ 天祐 登州]][[刺史]],不久又贬[[密州 ( 唐朝山东)| 密州]]司户参军。[[ 天祐]]二年 (905年 十二月甲寅日(906年1月27日 五月 有占卜師建議朱全忠進行一次屠殺以避免天災。 在张廷范被[[车裂]]后,刚被除名流放[[崖州]]的 柳璨 乘機把排斥自己的30多位 也被送往刑場[[斬首]]于上东门外,臨刑时 臣列成名單呈獻 叫:“''負國賊柳璨 朱全忠於是把 死宜矣(死得好啊)!''” 們全部的兩個弟弟[[ 死刑|處死柳瑀]] (史稱[[ 白馬之禍柳瑊]] )。然此事 均受到牽連, 視為冤獄,使朱全忠不悅 處[[笞刑]]至死
===受刑=史書記載 ==在這次屠殺後不久,朱全忠想領受[[九錫]]。柳璨和枢密使[[蒋玄晖]]、太常卿[[张廷范]]等认为天下未定,时机未到,加以勸阻。朱全忠認為他們背叛自己,加上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诬告他们与[[何皇后 (唐昭宗)|何太后]]盟誓复唐才劝阻朱全忠受九锡,於是朱全忠先杀蒋玄晖、何太后,再贬张廷范、柳璨。柳璨被贬为朝议郎、守[[登州]][[刺史]],不久又贬[[密州 (山东)|密州]]司户参军。
[[ 天祐柳璨]] 二年十二月甲寅日(906年1月27日) 在张廷范被[[ 车裂炤之]] 刚被除名流放公綽族孫也。為人鄙野,其家不以諸柳齒。少孤貧,好學,晝采薪給費,夜然葉照書,強記,多所通涉。譏訶[[劉子玄]]《[[ 崖州史通]] 的柳璨也被送往刑場》,著《[[ 斬首析微]] 于上东门外 》,時或稱之。顏蕘判史館,引為直學士,由是益知名。遷左拾遺。昭宗好文 臨刑时大叫:“''負國賊柳 待李磎最厚,磎死,內常求似磎者。或薦 才高 死宜矣(死得好啊)!''”試文,帝稱善,擢[[翰林學士]]。
他的兩個弟弟崔胤死,昭宗密許璨宰相,外無知者。日暮自禁中出,騶士傳呼宰相,人皆大驚。明日,帝謂學士承旨張文蔚曰:“璨材可用,今擢為相,應授何官?”對曰:“用賢不計資。”帝曰:“諫議大夫可乎?”曰:“唯唯。”遂以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起布衣,至是不四歲,其暴貴近世所未有。[[ 柳瑀裴樞]]、[[ 柳瑊獨孤損]] 均受到牽連 、[[崔遠]]皆宿望舊臣 被處與同位,頗輕之,璨內以為怨。[[ 笞刑朱全忠]] 至死 圖篡殺,宿衛士皆汴人,璨壹厚結之,與[[蔣玄暉]]、[[張廷範]]尤相得。既挾全忠,故朝權皆歸之。進[[中書侍郎]]、判戶部,封河東縣男
==史學==柳璨認為[[ 唐玄宗天祐]] 時代的歷史學家二年,長星出太微、文昌間,占者曰:“君臣皆不利,宜多殺以塞天變。”玄暉、廷範乃與璨謀殺大臣宿有望者。璨手疏所仇媢若[[ 劉知幾獨孤損]] 等三十余人,皆誅死,天下以為冤。全忠聞之,不善也。其後急於九錫,宣徽北院使王殷者構璨等,言 《史通》一書對經、史的批評過份 有貳,故禮不至。玄暉懼,自往辨解。全忠怒罵曰:“爾與柳璨輩沮我,不由九錫 曾寫 十章《柳氏釋 天子不得邪?”璨懼,即脅哀帝曰:“人望歸元帥矣,陛下宜揖讓以授終。”璨請自行,進拜[[司空]],為冊禮使,即日進道。及玄暉死,而全忠恚璨背己,貶登州[[刺 ]] 俄除名 民,流崖州,尋斬之。臨刑悔咤曰:“負國賊柳璨,死宜矣!”弟瑀、瑊皆榜死。<ref>[http://www.zglsrw.org/show.asp?id=14839],中國歷 書辯護。人物網</ref>
==後世觀點==
由於柳璨為朱全忠策劃了一次屠殺,後世史家對柳璨多持負面看法:
*《[[舊唐書]]》稱柳璨為「妖徒」。
*《[[新唐書]]》把柳璨的事跡列於「奸臣傳」之中。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評論柳璨「發揮[[朋黨]]積習」、「不見刀是不知道自己該殺的」。
 
== 參考來源 ==
 
*新唐書.歐陽修、宋祁.列傳148
{{Reflist}}
5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