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宝安

移除 7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paste|time=2020-01-29}}
{{No footnotes|time=2020-01-2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宋宝安
}}
'''宋宝安''',男,汉族,1963年出生,祖籍[[湖南省]]沅江市。 [[ 教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ref>[http://xueshuwww.baidugz007.comnet/s?wd=%E5%9B%BD%E5%8A%A1%E9%99%A2%E7%89%B9%E6%AE%8A%E6%B4%A5%E8%B4%B4%E8%8E%B7%E5%BE%97%E8%80%85%E5%AE%8B%E5%AE%9D%E5%AE%89&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hit=1info/gzrw/songbaoan.html 宋宝安 ] , 百度贵州信息港 ,2015-01-10</ref>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ys/81287199.html 宋宝安 ] , 搜狐, 2014-06-27中国工程院</ref>、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点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f>[httphttps://www.gzumaigoo.edu.cncom/2014mingren/0129/c573a50762/page24712.htm] , html  宋宝安-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校长介绍 ] , 2018MAIGOO人物网, 2021-0509-1222 </ref>。
==人物经历==
1983年07月,获贵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07月,获化工部 [[ 沈阳 ]] 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12月,获 [[ 南京农业大学 ]] 农药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18年05月,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农药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
 
==社会兼职==
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点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任免信息==
2018年5月12日,贵州大学在北校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宣布宋宝安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成就==
宋宝安是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学部委员,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贵州大学 “农药学”博士点负责人、“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植物保护”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开发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成员,中国植保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贵州省首批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农业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专家指导组副组长。
 
==所获荣誉==
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贵州省最高科技重大贡献奖“黔灵科技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骄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称号、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国家核心刊物《农药学学报》副主编和SCI收录刊物《Molecules》编委,《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承担国家与省级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等)。在Bioresouce Tech, Plos One, Antiviral Res, Cell Div, J. Agri. Food Chem., Org. Biomol. Chem., Eur. J. Med. Chem., Eur. J. Org. Chem., Curr. Org Syn., Curr. Org. Chem., Bioorg. Med. Chem.等重要国际知名刊物和中国科学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专利授权16项,在Springer和化工出版社等出版农药专著6部。
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毒死蜱、甲胺磷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我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我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自出开发出吡虫啉合成新工艺,转让我国农药骨干企业,成为我国吡虫啉最大吨位生产线之一;为我国高效低毒农药替代和农药工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创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农药品种毒氟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其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针对植物抗病激活发现绿色抗病毒剂的新思路,建立基于植物抗病激活发现抗植物病毒剂的筛选方法,成功创制了多个具有抗病免疫激活功能的新型抗病毒剂,实现了药剂登记、发明专利转让与产业化和田间应用。采用创制品种与杀虫剂相结合的“治虫防病”的防控新方法,解决了水稻重大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重大难题。
 
==获奖情况==
作为项目主持者,承担国家与省级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高新技术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其它省部攻关或重大项目十余项)。
中国农药技术创新奖(2012)。
 
==主要作品==
据2019年7月中国知网信息显示,宋宝安发表论文167篇,其中核心刊物120篇,其中国际知名刊物Bioresouce Tech、Plos One、Antiviral Res、 Cell Div、J Agri Food Chem、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Biorg & Med Chem、Biorg & Med Chem Lett、Ultrasonic Sonochemistry、Aust. J. Chem、J. Fluor. Chem、 Analytical Science、Molecules、J. Heterocycle. Chem、J. Chem. Crystall、Acta Crystal E 和SCI收录期刊化学学报、Chin J Chem、Chin Chem. Lett、Prog Nat Sci(自然科学进展)。
 
有机化学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
 
==视频==
===宋宝安:扎根科研 为美丽中国的生态安全 151208===
{{#ev:youku| XMTQwNzY5NTY1Ng }}
 
==来源参考==
[[Category: 科学家教授]][[Category:340 學總論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