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
次編輯
變更
林元培
,已完成
1964年后,林元培接连在学术界的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此举即使他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同时,也使前辈和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李国豪教授是中国桥梁界的权威,他曾提出过斜板理论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成冈昌夫教授经过实验、求证,在德国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发现李国豪教授的理论,在通过电算求解与模型试验的实测后有一定差距。这自然引起了对学术难题有所偏爱的林元培的兴趣。当时,他刚刚设计完一座小桥,尚有些时间。于是,他对李国豪的斜板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爱因斯坦假定越少越好的思想方法,他感到李教授的理论中的一个假定可能多余的。当他去掉这个假定再来推导,发现结果和成冈昌夫的实测完全一样。
于是,林元培撰写了《斜交构造异性板的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并寄给了李国豪教授。作为老一辈的桥梁专家,李教授充分肯定了林元培的论文,并亲自将论文推荐到国际桥梁与结构学会会刊上发表。正是由于这篇论文的发表,1979年林元培应邀出席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十一界国际桥梁与结构会议。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时因为国门初开,出国名额非常紧张,林元培最后得以成行,还得到了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支持。这篇论文后来在上海第一次科学大会上荣获了重大科技成果奖。林元培看技术论文的速度奇快,同事们都说他像看小说一样,其实,他是善于抓住内容最关键的本质,不为繁琐的数学符号所迷惑。多年以前,他曾有过把学校安排两个学期学完的教课书,一个晚上就全部看完并掌握其实质的记录。
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使林元培掌握了科学知识,也使他的思想境界不断地升华,更为他在桥梁设计上大显身手奠定了极为稳固的基础。林元培就像一个修炼多年的武林高手,十年磨一剑,在沉默中等待着机会,一旦风云际会,他的出山,势必惊世惊人!嘉陵江石门大桥合龙那一天,林元培竟然激动得昏了过去。1963年,林元培参与设计的第一座大桥,是位于广西的柳州大桥。桥的跨度约124米,是全国第一座T型钢构桥。时任市政院副总工程师的刘作霖担任了总设计师。当时,市政院所设计的都是像苏州河上的小桥,因此,对百米大桥的设计建设没有任何经验。接受这个任务,敢于迎接挑战,是要担风险的。但是,创新就会有风险!当时的青年技术人员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关键,是看刘作霖敢不敢、肯不肯负这个责任。最后,刘作霖毅然拍板:做!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307218
{{#ev:youku|XOTMxMTk5NjY4|alignment=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