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书院,建于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军将领刘铭传倡议,会同淮军将领张树声、周盛波、丁寿昌、唐定奎等人捐银献田,在大潜山东侧马跑寺建立。左宗棠题书"肥西书院"牌匾,李鸿章题"聚星堂"匾额,挂书院正厅。有方圆百里学生集聚肥西书院研习儒学经籍,最多时达六七百人,分为高、中、初3 级。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聚星中学{|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建立时间1871 年|-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聚星中学</big> '''
|-
| [[File:聚星中学.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聚星中学
建立时间;1871 年
倡议建立者;刘铭传 校长;钱良应 |}'''肥西书院''',建于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军将领 刘铭传倡议,会同淮军将领[[张树声]]、周盛波、[[丁寿昌]]、唐定奎等人捐银献田,在大潜山东侧马跑寺建立。左宗棠题书"[[肥西书院]]"牌匾,[[李鸿章]]题[["聚星堂]]"匾额,挂书院正厅。有方圆百里学生集聚肥西书院研习儒学经籍,最多时达六七百人,分为高、中、初3 级。
==学 校 长钱良应介绍==
目录1 肥西书院,建于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军将领[[刘铭传]]倡议,会同淮军将领 、[[周盛波]]、[[丁寿昌]]、[[唐定奎]]等人捐银献田,在大潜山东侧马跑寺建立。[[左宗棠]]题书"[[肥西书院]]"牌匾,[[李鸿章]]题"[[聚星堂]]"匾额,挂书院正厅。有方圆百里 学 校介绍2 生集聚肥西书院研习儒学经籍,最多时达六七百人,分为高、中、初3 级。 学 校历史生入院前都读过3 折叠编辑本段 年以上的私塾或学堂。书院聘有名师讲 学 校介绍。最后一任主讲老先生解精久,每天上午讲授两小时经书,然后出题布置学生写诗作文,文章写好后交两位年轻的辅导先生批改。[[刘铭传]]离任回乡时,常到书院看书写字,与学生们研讨学问。书院经费开支,由[[周]]、刘、唐、[[丁]]、张、董等大族富户捐献的市房和学田681 石(3000 多亩)收取租粮解决。1926 年,书院有学生40 多人,均为周、刘、唐、张等富豪户子弟,次年停办,改建为[[聚星小学]]。<ref>[https://poi.mapbar.com/hefei/MAPIQPHVHAFOZNLNTWC 肥西聚星中学] , 图吧地图 2021-9-8 </ref>
肥西书院,建于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军将领刘铭传倡议,会同淮军将领 、周盛波、丁寿昌、唐定奎等人捐银献田,在大潜山东侧马跑寺建立。左宗棠题书"肥西书院"牌匾,李鸿章题"聚星堂"匾额,挂书院正厅。有方圆百里 == 学 生集聚肥西书院研习儒学经籍,最多时达六七百人,分为高、中、初3 级。学生入院前都读过3 年以上的私塾或学堂。书院聘有名师讲学。最后一任主讲老先生解精久,每天上午讲授两小时经书,然后出题布置学生写诗作文,文章写好后交两位年轻的辅导先生批改。刘铭传离任回乡时,常到书院看书写字,与学生们研讨学问。书院经费开支,由周、刘、唐、丁、张、董等大族富户捐献的市房和学田681 石(3000 多亩)收取租粮解决。1926 年,书院有学生40 多人,均为周、刘、唐、张等富豪户子弟,次年停办,改建为聚星小学。校历史==
折叠编辑本段学校历史1939 年10 月,由 [[ 汤尧 ]] 召集肥西 [[ 周 ]] 、刘、 [[ 唐 ]] 、张、 [[ 丁 ]] 各圩户议定创办私立肥西中学,将肥西书院的3405 亩田地作为校产,以书院原房屋为校舍,在原办聚星小学基础上改组为中学,并成立校董事会,名私立肥西初级中学,校长 [[ 吴准伯 ]] 。
私立肥西中学,学田分布于聚星、焦婆等16 个乡,1949 年定租稻谷247 担;民办小学以生养校,或由地方自筹,国家补助小部分。
1988年,成立聚星职业中学,为一校两牌,聚星初级中学和聚星职业中学。钱良应任校长。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i311844w1so|480|270|qq}}
<center>2020年聚星学校初三中考加油!</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