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樹林聖蹟亭

增加 5,20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樹林聖蹟亭''' </p>
|-
|<center><img src="https://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401000001/7d618b7a05ed1178263ca25e3cca94a1509384b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45724 圖片來自culture]
</small>
|}

'''樹林聖蹟亭'''位於[[淡水廳]][[海山堡]][[潭底 (新北市)|潭底庄]](今[[新北市]][[樹林區]][[潭底里]][[潭底公園]]內),為專供焚燒字紙的[[惜字亭]]。惜字亭建於[[同治]]時期<ref name="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管理系統">{{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webno/cultureassets/Building/info_upt.aspx?p0=5554 |language=zh-tw |title=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管理系統-樹林聖蹟亭 |publisher=中華民國[[行政院]][[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 |work=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管理系統|accessdate=2017-08-04 }}</ref>,原位於潭底山麓,後因潭底公園的興建遷至現址。

==介紹==
亭身以[[紅磚]]砌成,並具有[[泥塑]]的[[花瓶]]與[[水果]]等裝飾。樹林聖蹟亭於2005年被公告為為[[歷史建築]]<ref name="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cite book|author=周宗賢 |title=《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publisher=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isbn=986-00-3374-9 |date=2005年12月}}</ref>,現已不作惜字亭使用,作為歷史建築保存。樹林為[[大台北地區]]周邊發展迅速的地區,能保存的歷史建物並不多,特別是樹林聖躋亭為[[新北市]]境內四處保存完整的敬字亭之一,更凸顯其文化價值。

聖蹟亭又名「字紙亭」、「敬字亭」、「惜字亭」或「敬聖樓」等。古時因受教育人口比例低,一般人對文字懷有敬畏之心;而士人可因讀書而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且書本取得困難,久之產生敬字惜書的習慣。故廣泛設立聖蹟亭,雇人蒐集字紙後於聖蹟亭內燃燒,燃燒後的灰燼稱為「聖蹟」。「聖蹟」自亭中清出後,以沉香或檀香燻過,再用白紙妥善包好,置於[[倉頡]]牌位前。每年擇日祭祀後,將灰燼送至水邊或河邊。

== 沿革 ==
樹林聖蹟亭創建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當時地方[[仕紳]][[簡煉]]見到民眾任意丟棄字紙,對文字很不尊敬,因而發起募款建造聖蹟亭,集中焚燒字紙,以示尊重。光緒元年(1875年)地方[[生員]][[王作霖]]等十八人,取[[唐太宗]][[文學館]]的「十八學士登瀛洲」之意,創立名為「文炳社」的敬字會,向外界募集資金,作為雇人拾字紙與每年舉行祭典的費用,直到[[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才廢除。聖蹟亭原位於潭底山麓,1989年配合潭底公園的興建遷至現址。於2005年4月1日由[[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因地震與風吹雨打,聖蹟亭身傾斜,故自2010年1月辦理修復工程,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楷程營造有限公司施工,於6月竣工。

== 建築 ==
樹林聖蹟亭以[[紅磚]]砌成,面積1.322[[平方公尺|m²]],高約3[[公尺|m]],整體外貌紅白相間。亭身共三層,底層與第二層亭體為[[四角形]],頂層為[[八角形]],具有[[八卦]]的意涵。亭頂採[[攢尖頂|攢尖式]],中央寶頂為葫蘆造型的[[煙囪]],象徵陰陽和合、生生不息。各層的牆面皆有泥塑的花瓶、水果與花草等圖案。頂層八條與第二層四條屋脊均以[[螭虎]]裝飾。地層後方開有供排煙的圓形風口。第二層正面開有爐口,爐口上有鐫刻「聖蹟」的門額,現字跡已風化消失。第二層與頂層間的[[水車堵]]上,可見斑駁的人物與獅子塑像。頂層除泥塑外,開有四個八卦形的氣窗,具有排煙的功能,並以泥塑流蘇裝飾。泥塑因年代久遠已有破損及剝落。因地震與風雨吹打{{efn|name=樹林聖蹟亭解說牌}},亭身向後傾斜,曾一度以木條支撐,並以塑膠網環繞<ref name="黑皮的天空">{{cite web|url=http://c8917374.pixnet.net/blog/post/100890613-%E3%80%90%E5%8F%B0%E5%8C%97%E6%A8%B9%E6%9E%97%E3%80%91%E6%BD%AD%E5%BA%95%E8%81%96%E8%B9%9F%E4%BA%AD |language=zh-tw |title=【台北樹林】潭底聖蹟亭 |publisher=黑皮的天空 | date=2010年7月31日 |accessdate=2017年8月13日}}</ref>。且亭基右側具有大裂縫。

樹林聖蹟亭遷至[[潭底公園]]後,四周被圍上石砌的[[圍牆]],圍牆門柱上有對陶瓷[[石獅]](現已消失),地板鋪上紅色的磁磚,造成視覺上的違和感。2010年整修後,地板換上灰色的[[地磚]],在通往聖蹟亭的入口豎立一對[[石燈籠]],並設立[[中文|中]]、[[英文|英]]與[[日文]]的解說牌,與[[現代標準漢語|國]]、[[台語|台]]、[[客語|客]]、[[英語|英]]與[[日語]]的語音導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50,8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