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万里

增加 1,995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黄万里文集》、《治水吟草》
}} <ref>[html 黄万里 ],搜狐, 2014-06-27</ref>
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 <ref>[http://www.minzu56.net/rw/kxj/3006.html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黄万里 ],民族网, 2011-11-25</ref> [[ 清华大学 ]][[ 教授 ]]<ref>[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51267 中央故意暗示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提诤言加速三峡工程建设 ],观察者, 2019-07-31</ref> 。近代著名 [[ 教育家 ]] [[ 革命家 ]][[ 黄炎培 ]] 第三子 <ref>[https://m.2jiapu.com/wenhua/wenhua-20181112-58570.htm?ivk_sa=1024320u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爱家谱网</ref> ,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 [[ 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 [[ 博士 ]] 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为右派。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 [[ 北京 ]]<ref>[http://hx5q.com/info/20150929364886.whtml   2001年8月27日 中国水利、水文学专家黄万里病逝 ],古文诗词鉴赏网, 2001-08-27</ref>
==人物生平==
黄万里,祖籍为原川沙县(今上海),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1924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32年毕业。1933年任杭江铁路见习工程师,参与江山江铁桥的建造。1934年赴美留学,1935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 [[ 硕士 ]] 学位,1937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黄万里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黄万里先生的夫人是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儿丁玉隽(就职于清华大学)。
1945年在 [[ 南京 ]] 出任水利部视察工程师。1947年至1949年4月出任 [[ 甘肃省 ]] 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赴 [[ 香港 ]] 。1949年4月至 [[ 上海 ]] ,5月辞去兰州职务,经 [[ 广州 ]] 到香港。1949年9月到 [[ 沈阳 ]] ,出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0年6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教。1953年被调至清华大学任教。在随后的年间,他编写了重要的学术专著《洪流估算》和《工程水文学》。
1955年4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同月,中国水利部召集学者和水利工程师70多人就已开工的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在当时流传"圣人出,黄河清"的言论下,黄万里是唯一反对建造三门峡水库的与会者,并与其他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七天的辩论。
黄万里教授生前曾说过:"我对三峡工程的意见,屡屡上书中央,先后六次,屡挫屡上。我要求中央领导给我三十分钟的时间,听我汇报就可以把问题讲清楚,可惜无此机会。当年三门峡还让公开辩论七天,现在没有人和我辩论,杂志上也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见,我是看不到三峡建成后的后果了。你们还能看见,帮我记着看看,但愿我的话不要言中,否则损失太大了。"
一九五七年,黄万里教授舌战群儒七天,反对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难道别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知道泥沙会在水库淤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黄万里教授被打成右派,失去了教书的权利。一九九二年后,黄万里教授六次给中央领导写信,陈述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历史已经证明了黄万里教授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证明着他对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在中国,要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除了有学问还不够,还要讲真话,不怕政治和学术上的打压,坚持反对错误的决策,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马寅初教授和黄万里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 <ref>[http://www.5201000.com/Memorial/ReView/551846377i443300.html   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 ],孝爱网, 2012-04-22</ref>
===遭划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 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1958年4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 。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正中黄万里的预见。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ref>[http://tj.5201000.com/Memorial/ReView/243987026i477817.html   黄万里:孤身反对三门峡工程,被划为“右派” ],孝爱网, 2010-06-29</ref>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1966年7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黄万里7.webp.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image.ssl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BB%84%E4%B8%87%E9%87%8C&step_word=&hs=0&pn=37&spn=0&di=802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224753659%2C17430907&os=4225961170%2C3837902168&simid=3179774366%2C2942706712&adpicid=0&lpn=0&ln=841&fr=&fmq=163340006508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1&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qhmsgbaidu.com/t01cc4c8488a76898c6%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nimg.ws.126.net%2F%3Furl%3Dhttp%253A%252F%252Fdingyue.ws.126.net%252F2021%252F0823%252F06c25cccj00qy92ir0015d000hs00c7p.jpg %26thumbnail%3D650x2147483647%26quality%3D80%26type%3Djpg%26refer%3Dhttp%3A%2F%2Fnimg.ws.126.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35993539%26t%3Dd001c91a1b53cbdb4aeb9fcc504b1974&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8mn_z%26e3Bv54AzdH3F1yAzdH3Fw6ptvsjAzdH3FGIdaCPlOac9nILJb_z%26e3Bip4s&gsm=27&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baikewww.so163.com/docdy/7727243-8001338article/GI20CP9O0543ILJ8.html 图片来源网易]]]| 图像说明 =   黄万里教授
}}
原来流域水利规划必须具备治河(包括防洪)、航道、灌溉、发电、供水等各种工程知识;并曾亲历其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的经验;此外还需要气象、地貌、地质、水文以及工程经济的知识;还须能对数学、力学方法和概率统计方法运算自如。这些要比一般土木工程的知识广阔和深邃多了。概括地说,水利规划要求工程和自然地理学术兼备于一身,前贤有言在先。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 育家]] [[Category: 水利 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