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春地质学院

增加 14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长春地质学院'''》(Changchun College of Geology)是国家重点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是以培养高级 [[ 地质 ]] 科技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长春地质学院于1997年2月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批准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孙运生。更名后的长春科技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于2000年6月12日与原吉林大学<ref>[https://www.sohu.com/a/168382825_683054 【每日一校】吉林大学],搜狐,2017-08-30</ref>、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 [[ 吉林大学 ]] 。长春科技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的相关学科并入吉林大学的相关学院,原校址现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
==学校概况==
长春地质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是以培养高级地质科技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1952年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成立于 [[ 长春市 ]] 。初名东北地质学院,首任院长为我国著名 [[ 地质学家 ]] 、教育家李四光。1957年更名长春地质勘探学院,1959年易为现名。喻德渊、董申保、张秋生曾先后担任院长。喻德渊、俞建章、叶治铮、刘国昌、董申保、顾功叙等教授曾在学院任教。现任院长张贻侠。学院设有地质学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应用地球物理学系、地质仪器系、岩矿测试及地球化学系、探矿工程系、能源地质系、工业管理系、社会科学系和基础科学系等10个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19个 [[ 硕士 ]] 生专业,5个博士生专业和 1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地球物理学专业为全国重点专业。自建校以来毕业学生23053人,其中研究生 548人。学院设有地质、矿床、非金属矿产开发及应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应用地球物理、 [[ 高等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316574279_120158383 高等教育学历的5种形式的区别],搜狐,2019-05-26</ref>等17个研究所(室),57个设备比较先进的实验室,一座藏书85.4万册的图书馆,一个拥有上万件岩石矿物等标本的 [[ 博物馆 ]] ,以及两个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与国内外有关单位有着广泛的教学与科研联系,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学院出版的刊物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世界地质》等。
==学校现状==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吉林大学地调院)成立于2000年12月,其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2006年10月,吉林大学对地调院做了新的整合和调整,使其正式成为具有地质调查项目 [[ 科技 ]] 管理和组织开展地学科学研究双重职能的校属二级机构。12年来,在吉林大学的正确领导、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吉林大学地调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开展国家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中,吉林大学地调院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传统地学学科的集成优势,而且充分体现了吉林大学理、工、文等多学科与地学紧密结合的特色,形成了吉林大学特有的以齐全的地学学科为骨干、以相关多学科为辅助的新型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目前,吉林大学地调院具有各类甲级资质9项,乙级资质2项,领域涉及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 工程 ]] 地质调查,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地质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和 [[ 信息技术 ]] 等。
今年是原长春地质学院创建60周年。60年的 [[ 历史 ]] 积淀,几代人的无私奉献,成为吉林大学地学学科快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吉林大学地调院作为吉林大学地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组织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中成绩斐然,特别是在我国 [[ 东北 ]] 地区和青藏高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地质矿产调查队伍和专项科研队伍,并在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 成果 ]] ,凸显了吉林大学地调院在基础地质理论创新、提升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培养与锻炼地学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地质人才培养==
原长春地质学院的前身是东北地质专科学校,该校校长、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 教育家 ]][[ 李四光 ]] 说过:“科学尊重事实,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多年以来,原长春地质学院秉承李四光先生的教导,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地质人才。仅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承担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课题、学科发展前沿课题研究项目达2000多项,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数万名毕业生,以基础扎实、技术过硬、适应性强、勇于实践、吃苦耐劳而享誉 [[ 社会 ]] 。实践证明,大批理论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地质人才就是通过这些科研生产实践培养出来的。
如今,吉林大学地调院承担的大量国家地质调查和科研项目,为 [[ 学生 ]] 锻炼、成长提供了重要平台。作为大学特有的优势,稳定的多学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队伍不但是地调院科研的重要力量,而且更是国家地质事业发展的未来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吉林大学参加公益性地质调查及科研工作的博士生达450余人,硕士生1500余人,高年级本科生1100余人。他们在地调科研实践中掌握了 [[ 工作 ]] 方法,熟悉了工作规范,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成为地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精神,把握好“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地调院能力建设评估”的良好契机,吉林大学地调院将努力做好方方面面的 [[ 工作 ]] ,真正建设成为“组织到位、人员落实、管理规范、经费可靠、成果过硬”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值此原长春地质学院创建60周年之际,前进中的吉林大学地调院感谢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及地、矿、油行业的科研单位与企业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关爱。吉林大学地调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优秀的地学文化与 [[ 传统 ]] ,努力开拓,协同创新,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做出贡献,为国家地质 [[ 事业 ]] 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
==合并==
===概况===
吉林大学在长春市校园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 [[ 建筑面 积250 积]]250 多万平方米,有5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每个校园都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独具特色,而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又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在珠海市新建的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 [[ 图书馆 ]] 各类藏书490万册。校图书馆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是教育部综合性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东北地区惟一的理科外国教材中心,同时是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引进图书文献中心。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 [[ 合作 ]] 交流关系。
合并后的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 [[ 科学 ]][[ 研究 ]] 、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吉林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使吉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成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从而实现 [[ 江泽民 ]] 同志提出的“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院系设置==
===本科专业===
地质学、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 环境工程 ]] 、岩土工程勘查、地球物理、矿场、地球物理、
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 [[ 地球化学 ]] 与勘查、工业分析、金属矿产开发、探矿工程、石油地质勘查、思想政治教育、中英文高级文秘、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国际贸易、计算机及应用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 矿物学 ]] 、岩石学、沉积学。矿床学、应用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探矿工程、 [[ 数学 ]] 、地质、应用数学、遥感地质、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物理学 。
==学校实力==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拥有各类教学科研设备12042台件,其中包括一批具有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设备,总价值5359万元。建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各1座,图书馆藏书近120万册,各类中外期刊1900余种,配有现代的MT终端检索系统及成套视听设备,是东北地区地学图书情报资料中心; [[ 博物馆 ]] 馆藏标本5万余块,以馆藏国内外典型珍贵标本丰富斐声于世。现有三种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 [[ 出版 ]] 发行,《长春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建校四十多年来,在党和 [[ 国家 ]] 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经几代科大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单科性办学向多科性办学的历史性转变,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体系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具备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条件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承担大中型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项目的雄厚办学实力。学院设有地质、矿床、非金属矿产开发及应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应用地球物理、高等教育等17个研究所(室),57个设备比较先进的实验室,一座藏书85.4万册的 [[ 图书馆 ]] ,一个拥有上万件岩石矿物等标本的博物馆,以及两个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与国内外有关单位有着广泛的教学与科研联系,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学院出版的刊物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世界地质》等。
==视频==
724,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