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蓝萍

增加 77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周蓝萍(1925-1971),湖南湘乡人,抗战时入了在重庆开办的"中央音乐干训班",后来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和许多大陆的知识分子纷纷来台, | 圖像 = [[Fil震.jpg|缩略图|center|[http://s11.sinaimg.cn/large/4a5d6d08t8226b73dfaba&690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周蓝萍 就是其 | 出生日期 = 1925| 國籍 = 之一。在台的日子里,周蓝萍先生创 | 别名 = | 職業 = 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 曲家 | 知名原因 = 作曲 家之一。他的 [[ 绿岛小夜曲 ]] 不仅在中国台湾岛流行,还在东南亚各地流行,被译成多语的歌词。、《[[回想曲]]》}}
  周蓝萍(1925-1971),湖南湘乡人,抗战时入了在重庆开办的"中央音乐干训班",后来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和许多大陆的知识分子纷纷来台,周蓝萍就是其中之一。在台的日子里,周蓝萍先生创作了一大批脍炙 物履历口的作品,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绿岛小夜曲]]》不仅在中国台湾岛流行,还在东南亚各地流行,被译成多语的歌词。<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6040123371435295&wfr=spider&for=pc 1987年那款流传至今的友谊之光],  衔娱翻生 百家号2017-12-06</ref>  == 早年经历==
周蓝萍本姓杨,小名"小谷",於战乱中顶替了"周蓝萍"的名字。对日抗战时期参加重庆地方训练团"音干班"结业,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声乐)肄业。
== 工作经历==1949年定居台湾,后至中国广播公司任职,担任歌咏团指挥、四重唱的男高音及作曲工作,在这期间编写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又以潘英杰作词、周蓝萍作曲的《 [[ 绿岛小夜曲 ]] 》、《 [[ 回想曲 ]] 》等最为知名。
经张彻导演牵线,周在延揽下成为首位前往香港发展的台湾作曲家,1963年,周蓝萍加入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为李翰祥执导的黄梅调影片《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作曲及配乐;该片公映后除了大收旺场之盛外,由他撰写的黄梅调主题及插曲,也风屝一时。
1960年代中期,周蓝萍开始陆续传出身体不适的消息,是时事业正值巅峰,纵横台港两地,承受工作压力极大。先被诊断为胃溃疡,后又传出心肌梗塞,1971年在为《 [[ 红胡子 ]] 》配乐时,因腹痛不支而崩溃,经检查已由盲肠炎转为腹膜炎,手术后突发心脏病不治,得年仅四十六岁。
他生前大部份的曲词作品,皆是以"周蓝萍"为笔名,惟也有沿用一些其它的署名,如"乃萍"、"周萍"、"萍戈"、"杨正"等。
周蓝萍非常的热爱音乐,经常工作到废寝忘食,甚至生病也不以为意。1971年,周蓝萍抱病为电影《 [[ 红胡子 ]] 》配乐,由于工作太劳累,不慎得了急性盲肠炎,为了赶参加影展时间,竟拿止痛乐当救命丹,直到完工后回到家不支倒地才送往医院,但已溃烂成腹膜炎,手术时又引发原有的心脏病,终告不治。不少人都说,如果周蓝萍不那么早逝,国语流行歌曲乐史必须得重写。
周蓝萍逝世时,《 [[ 绿岛小夜曲 ]] 》词作者潘英杰送了他一副挽联:"低吟绿岛小夜曲,永怀家在山那边"。
== 家庭成员==
妻子李慧伦,儿子周扬正,女儿周扬明。
== 奖项荣誉==
台湾电影金马奖/Taiwan Golden Horse Film
 
年份 届数 配曲影片 奖项名
== 人物评价==
无论是周蓝萍与流行歌电影配乐,廖乾元和四海唱片,它们都详细提示著,战后的时代音乐,从来不是没有电影没有歌者,就没有自己身世的一缕清魂。它们确确实实脱胎於胆识和才华皆过人的创制人、出品者手下,并负载著整个时代压印其上的鲜明性格。它们有著背后的许多人,很多事,更多歌。它们虽貌似位处视觉的大后方,流动於清朗的意识之外,却在潜意识里,暗挟著那些年华岁月而来,并且可循之上溯到故事的来处。
--陈亭聿:关於那些歌的背后:《 [[ 宝岛回想曲:周蓝萍与四海唱片 ]] 》书评
他的《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开创了一代黄梅调盛世,胡金铨《 [[ 大醉侠 ]] 》、《 [[ 龙门客栈 ]] 》在配乐的烘托下,也凸显其江湖冷暖,儒侠气韵。不只如此,他的音乐也替《 [[ 王哥柳哥游台湾 ]] 》烘托台湾乡土的人情可爱。他的曲风虚怀若谷,广纳东西方各种形式流派──时代曲、爱国歌曲、黄梅调、山歌、儿歌等等,对於中西乐器的运用也十分自如。
--陈亭聿、洪健伦:寻回被遗忘的时代之声,作曲家之女周扬明伉俪谈纪录片《 [[ 音乐家周蓝萍 ]]
== 人物轶事==
谱曲赢得女孩芳心
周蓝萍於国民政府撤退时,随万象电影公司来台,初於中广担任特约歌咏指导,兼任金瓯女中声乐教师,并恋上当时的高二学生李慧伦,苦追三个月无果之下,他以倾慕之情谱出《 [[ 绿岛小夜曲 ]] 》,歌咏郁郁葱葱、轮廓如船的台湾宝岛,也向心上人一表倾诉钟情,感叹爱人面对追求"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终於打动佳人芳心,两人相恋进而结发,这首歌曲也成为台湾史上第一首国语流行歌曲,更传唱整个东南亚华人圈。
== 个人作品== === 曲词作品===
回想曲、茶山姑娘、我有一份怀念
=== 曲作品=== 
送别 【电影〈菁菁〉插曲】
 
永诀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求媒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化蝶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代父 【电影〈花木兰〉插曲】
 
别母 【电影〈花木兰〉插曲】
失望 【电影〈花木兰〉插曲】
隐衷 【电影〈花木兰〉插曲】
凝望 【电影〈毒玫瑰〉插曲】
 
同窗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哭灵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湖上
谢媒 【电影〈七仙女〉插曲】
 
醉侠 (一至三)【电影〈大醉侠〉插曲】
盼郎归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小花帽 【电影〈马车夫之恋〉插曲】
小情郎
 
小拜年
小燕子
青春曲
摇篮曲
 
访英台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营火会 【电影〈青春的旋律〉插曲】
懒放羊 【电影〈菁菁〉插曲】
献寿歌
 
回十八 (一及二)【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南山谣 (忆南山)
 
楼台会 (一至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采茶歌 (三月里来采茶)
 
不敢相爱
小桥流水
是男是女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快乐新年
 
疯狂之歌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酒前送别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重逢何日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一朵小花
 
太太万岁 【电影〈太太万岁〉主题曲】
月下对唱 【电影〈菁菁〉插曲】
两地相思 【电影〈菁菁〉插曲】
南海风光
 
新婚之夜
新婚之歌
板桥对唱
香岛姑娘
 
草桥结拜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远山含笑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满工对唱 【电影〈七仙女〉插曲】
万华夜曲
 
铁树开花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爱情的网 【电影〈毒玫瑰〉插曲】
十八相送(一至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茶山情歌(山上的茶树青又青)
 
情人!情人!
何必去烧香
愿嫁汉家郎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孔雀河之夜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家在山那边
生日快乐歌
海滨的少女 【电影〈水上人家〉插曲】
昨夜梦见你 (美马之恋)
 
在我们小时候
碧兰村的姑娘【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青)
 
情人,你在那里 【电影〈青春的旋律〉插曲】
小郎为甚不说话 【电影〈黑森林〉插曲】
山前山后百花开
只管对你说分明
 
我要为你唱不停 【电影〈黑森林〉插曲
 
我的心事对谁说 【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
 
花轿先往南山旁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美马姑娘一朵花
昨夜我为你失眠
凝眸相对灵犀通 【电影〈连锁〉插曲】
=== 词作品===
月光小夜曲、傻瓜与野丫头、手弹琵琶歌一曲
=== 制片===
七仙女 (1963)
五对佳偶 (1971)
=== 影视配乐===
日月潭之恋 (1956)
狼来了(1982)
== 后世纪念==2013年12月10日,台北市文化局为周蓝萍主办的《 [[ 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歌──口述历史特展 ]] 》举行特映,放映纪录片《 [[ 音乐家周蓝萍 ]] 》。本片由周扬明委托年轻导演黄敬峰(Mark)执导,让作曲家之女在银幕上带观众探询父亲的脚步。 ==视频======= 綠島小夜曲--周藍萍(冉天豪 編) ====={{#iDisplay:g0385ihpigk |480|360|qq}}==参考资料==
17,6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