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盈

增加 5,2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惠帝之後的[[漢朝]]和[[西晉]]皇帝諡號中都有一「孝」字(除[[漢光武帝]]、[[晉武帝]]、[[劉辯]],不含追封),故常省略。
 
== 在位時期 ==
前195年6月1日,[[刘邦]]在[[长乐宫]][[驾崩]]。过了四天还不发布丧事消息。[[吕雉]]和[[审食其]]商量说:“那些将领先前和皇帝同为[[戶籍]]編列在册的[[老百姓]],后来北面称臣,这些人就常常怏怏不乐,现在,又要侍奉少主,如果不全部[[族灭]]他们,天下就安定不了。”有人听到了这个话,告诉了将军[[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驾崩四天了,还不发布[[丧事]],而且要杀掉所有的将领。若果真如此,天下可就危险了。[[陈平]]、[[灌婴]]率领十万大军镇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大军平定[[燕國]]和[[代國]],如果他们听说皇帝驾崩了,诸将都将遭[[诛杀]],必定把军队联合在一起,回过头来进攻[[关中]]。那时候大臣们在[[京師]][[兵變|內乱]],[[诸侯]]们在[[關外]][[造反]],漢朝滅亡的日子就可以跷著腳來等待了。”审食其进宫把这告诉了吕雉,于是就在6月4日发丧,[[大赦]]天下<ref>《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人或闻之,语郦将军。郦将军往见审食其,曰:“吾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审食其人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ref><ref>《汉书》卷一<高帝纪>: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卢绾闻之,遂亡入匈奴。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人或闻以语郦商。郦商见审食其曰:“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跷足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ref>。
 
6月23日,安葬刘邦于[[汉长陵|长陵]],当日(或6月26日),太子刘盈即位,来到[[太上皇庙]]。群臣都说皇帝“起徽(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献上尊号称为高皇帝,即汉高帝。太子刘盈承袭[[皇帝]]之号,是为汉孝惠帝。又下令让各郡国诸侯都建[[高祖庙]],每年按时祭祀<ref>《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丙寅,葬(长陵)。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徽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将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ref><ref>《汉书》卷二<惠帝纪>: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ref>。
 
前196年10月,刘邦在[[会甀]]击败[[黥布]]军,回京途中,经[[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幼童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得正畅快时,刘邦自己弹击着[[筑琴]],唱起自己编的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儿童们跟着学唱。到了前190年,已经做了五年皇帝的刘盈想到父亲生前思念和喜欢沛县,就把沛宫定为父亲的[[原庙]]。刘邦所教过唱歌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让他们在原庙奏乐唱歌,以后有了缺员,就随时加以补充<ref>《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魂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