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库斯科

增加 7,86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4EA7V20514EV7Q.html 来自网易订阅] '''库斯科''',是秘鲁南部一省,面积71,892…”
[[File:库斯科.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4EA7V20514EV7Q.html 来自网易订阅]]]
'''库斯科''',是秘鲁南部一省,面积71,892平方公里,人口117万(2007)。首府库斯科。
1822年建省。最北部为安第斯山东坡热带雨林区,其余均为山地、高原。多河流深切峡谷;最高峰奥桑加特山,海拔6,384米。气候因地而异,山地气候凉爽,谷地气候炎热。
乌鲁班巴河流贯全省,筑有水电站。耕地面积较少。高地产小麦、玉米、[[马铃薯]]、大麦;低地产咖啡、古柯(可提制可卡因)和茶;畜牧业以饲养绵羊、驼类动物为主。有铅、锌、金矿开采和新兴的纺织等工业。原为古印加帝国的中心,多印加文化遗址,以马丘比丘最为著名;游览业甚盛。<ref>[http://finance.sina.com.cn/tech/2021-10-05/doc-iktzscyx8060582.shtml 城市的脸面!这十处笑傲天下]新浪网</ref>

== 历史遗址 ==
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

库斯科(有资料译为“科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另一资料:意为“世界的中心”)。

11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这种观念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
在印加帝国统治下,库斯科是一座用巨大石头装饰外部与广场接壤的城镇。殖民者保持着泥瓦建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新的建筑结构。数量众多的狭窄的石板街道在印加泥瓦建筑的两个城墙间蜿蜒,就像石头走廊。巴洛克和混血人种的教堂的圆屋顶与城市广场毗邻。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分布着白色外墙的低矮民居。

尽管库斯科的地形高低起伏,印加首都依据直角方式设计。直线的布局和中央广场为库斯科提供了四条道路连接帝国的行省,而且反映出文艺复兴的都市规划原则适用于新世界的城市规划。

1533年11月15日西班牙殖民者攻破了这个城市,使之遭到毁灭的命运(另一资料:1536年,西班牙征服者接管了库斯科城)。经过内战岁月之后,城市在同一时期与波托西并入秘鲁总督管辖区,利马城成为首都。城市化发展时期,库斯科印加城市的布局得到保护。
16世纪,新的城市规划者在印加广场上增加了德阿马斯广场。他们的工作也保护了其他的城市广场和印加棋盘式街道布局。17世纪,库斯科的经济依赖于波托西的矿山而繁荣,然而1650年的大地震使重建的城市遭到破坏而毁于一旦。
1670年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并使它成为艺术中心。今天,库斯科的主要建筑物属于这一时期。

西班牙人并没有把印加人的神庙,城墙完全销毁,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建自己的教堂,修道院,所以在库斯科常常能看到一个建筑里存在了两种风格,两种文明,而水乳交融。好比著名的Santo Domingo教堂,就是建筑在印加的太阳神庙的基础上。还有兵器广场(Plaza de Armas) 的库斯科大教堂,它的藏品“最后的晚餐”世界闻名。这可不是达芬奇的原画,Marcos Zapata的模仿之作创意非凡,耶稣和他门徒面前的餐桌上摆的竟是印加人的佳肴—豚鼠因此,库斯科的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的风格。
在库斯科城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城中心的武器广场正中,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耸立在那里,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
库斯科城遭受了三番五次的被毁又重建的命运,所幸的是虽然几经风雨,但城中仍保留有大量有价值的遗迹。1790年,库斯科整座城市被占领。这以后,与波托西的矿山息息相关的利马,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库斯科则随着利马的兴起而衰落。

广场东北是建在高耸的金字塔顶的太阳庙、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左右对峙的蛇神殿和太阳女神大厦的墙壁遗迹位于广场东南。为迎接帝国军队凯旋归来的欢庆广场坐落在武器广场的西南,当地人把欢庆广场称为“库西帕塔”。陈列着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的考古博物馆位于这两个广场附近。
城中还有1692年建立的大学。
1983年,城市中的古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科斯科古城]]。<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700615561953826&wfr=spider&for=pc 秘鲁南部库斯科地区山火持续肆虐 官方已派出直升机协助灭火]环球网</ref>

== 世界遗产 ==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成为《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成员。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
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
== 主要建筑 ==
库斯科的主要建筑是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和大教堂。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世界闻名,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举世闻名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是举行“太阳祭”的地方。古堡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是俯瞰全城的巨大防御系统。从上至下有三层围墙,每一层墙高达18米,长540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
古堡高处有3座塔,上塔是圆柱体,塔内有温泉。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800米。古堡地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3座塔楼相通。古堡最高处是由3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其他两座塔呈正方形,是驻军之处。
据说其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于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还没完全竣工。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
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从建筑艺术上,其结构新颖而复杂,建筑庞大而坚固,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大教堂
另一主要建筑是大教堂,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悬挂着一口130吨重的大钟,据说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
== 旅游资源 ==
库斯科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库斯科经济的发展,使这一历史古城重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成为了秘鲁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在库斯科城内,旅行社、旅馆、饭店、工艺品商店随处可见,可以满足游客在吃、住、行、玩、购物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而绝大多数当地居民也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素质较高。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17 世界區域志]]
1,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