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关公信俗

增加 4,29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叶下珠关公信俗</big> '''
|-
|
[[File:123223关公信俗.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p/20120217/20120217154000-2034849871412819639.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5%85%B3%E5%85%AC%E4%BF%A1%E4%BF%97&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关公信俗'''属于传统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是一种[[传统信仰文化]]。
2008年由运城市、洛阳市申报并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992 X-85),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洛阳关林管理处、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获得“关公信俗”保护单位资格。
 
=='''基本内容'''==
 
中文名:关公信俗
 
含义: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
 
申遗时间:2008年
 
保护单位:洛阳关林管理处、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
 
属于:[[民间信俗]]
 
实质:一种民间信仰文化
 
申遗城市:运城、洛阳
 
=='''信俗特点'''==
 
1、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信仰,关公信俗文化的地域和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关羽戎马一生,征战南北,其传奇故事从关公故里传播到各个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 ”,就是关公信俗地域广泛的最好写照,近代随着华侨的飘洋过海,他们也把信仰关公的习俗带到了全球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有对关公的信仰与传播。“庙宇盈寰中,姓名走妇孺”,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巷陌妇孺,从现代的政要商贾到平民百姓,人们都信关公,敬关公,拜关公。这个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
 
[[河南洛阳]]的关林是我国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因葬有关羽首级而形成庙祀,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形成今天庙会的基本规模。关林庙会于每年春、诞、秋三祭日即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举行,祭祀仪式汇集了狮舞、鼓舞、武术、杂技、面塑、海神、高跷曲子等洛阳地方民间艺术,同各种信俗传说融为一体。
 
2、 关公信俗文化体现出的集体性和培育社会的一致性。关公信俗已不是单纯的个人迷信偏好,而是由历史发展演变成一种社会群体的信仰。其传播的主导载体多为民间团体举行的祭拜,庙会,戏文演艺等活动。人们信关公,已经意识化并承认他是忠义诚信的楷模;信奉他是财神和保护神能给人们带来财运和平安吉祥;公认他祖居河东郡解(今山西运城市解州)人;认同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是他的生日等等约定俗成的精神意志,这些体现出人们信关公的一致特性。
 
3、 关公信俗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这个民族性是由汉民族性演化而来的整个中华民族性。[[关公祖居河东郡解]](今山西运城市解州),属中原地域,是汉蜀名将,初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忠义英雄,后其忠义精神为历代统治阶层所推崇,诚信精神被商界奉为经商信条,礼、仁、智为儒家尊为人伦典范,勇武为平民所敬仰。历经顶礼膜拜,由候而王而帝而君而圣,终演变为威震华夏的中华武圣。<ref>[https://www.sohu.com/a/325318546_660920   好消息!《关公信俗》出版发行 ],搜狐网, 2019-07-07</ref>对关公共同的信仰增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在一定意义上强化并凝聚了民族精神,这是任何外来宗教信仰民俗无法替代的。
 
=='''核心与实质'''==
 
人们敬关公,拜关公,实质上推崇和信仰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所有华人的美好愿景,这种精神和愿景由抽象而逐步完善,因关公而具体而完美而凝聚积淀为一种信仰文化: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仁、勇、礼、智、信,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人伦精义,并为佛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民族的道德灵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关公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5,5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