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山症

增加 2,194 位元組, 2 年前
出現高山症該怎麼辦?
==常見謬誤==
1.高山反應 = 身體缺乏足夠氧氣使用。
錯!
身體缺乏氧氣將直接引致昏厥和窒息,來不及有高山反應前已死亡。
高地外界環境的氧氣量少了,但通過增加呼吸和心跳頻率,身體仍能獲得所需氧氣。
幾種高山反應的一個主要成因反而是在剛到高地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2.體育健將不會有高山反應,年輕人有高山反應的機會較小。
錯!
體育健將和年輕人如自以為體能好而登山太快,甚至有較大機會令高山反應惡化。
 
3.到訪高地很危險很易喪命。
錯!
真正致命是兩種少見和可避免的高山症:高山肺水腫HAPE 和高山腦水腫 HACE。
到訪高地出現一般高山反應其實很普遍,除了1~2兩天頭痛外甚少引致生命危險。
致命的通常是患者忽略早期病徵勉強登山,或因特殊情況不能撤退所致 (如:走青藏線受困於唐古喇山口)。
只要身體健康,沒長期病,對高山反應和高山症有充分認識,不值得因為過度憂慮而放棄前往尼泊爾山區
、西藏、秘魯、玻利維亞這類很有特色的高山地方。
 
4.尼泊爾山區居民不會患上高山症。
錯!
尼泊爾的雪巴人Sherpas(夏爾巴人) 天生能適應五千米高度,
但尼泊爾山區還住有很多其他民族沒與生俱來對高地適應。
 
5.我以往曾乘車/纜車到過某高地遊覽沒有異樣,我不會有高山反應。
錯!
高山反應往往會在到達高地後一些時間才出現,最危險是到達一個更高高度後的首個晚上。
白天玩幾小時OK,晚上出問題;登山較坐車易得高山反應;到過五千米,下次到四千米地方仍可能有高山反應。
 
6.我在高地走路氣喘 = 我有高山反應
錯!
氧氣少了自然較易喘氣,高山反應是因高地空氣稀薄而引起體內發生較長期的生理 / 化學變化,
引致不同程度的病徵。除非你停止運動甚至坐下來休息很久仍感呼吸困難,或出現其他病徵。<ref>[https://genedavinci.pixnet.net/blog/post/ 高山症],高山症常見謬誤-痞客邦部落格</ref>
</gallery>
==視頻==
31,5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