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蓋文達

增加 3,4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蓋文達.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4.sinaimg.cn/bmiddle/4c7a91524108abe562e83 原圖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a915201000agl.html 來自郑鸣和书画的博客]]]
'''蓋文達''',[[冀州]][[信都]]人,[[唐代]]大儒。
 
==人物生平==
師從劉焯。與[[蓋文懿]]兄弟皆名儒,人稱二蓋。文達博覽群書,尤精於三家《春秋》,入唐後由文學殿學士升諫議大夫,拜崇賢學士。刺史[[竇抗]]曾召集諸生,跟他進行辯論。當時大儒[[劉焯]]、[[劉軌思]]、[[孔穎達]]等人均在現場。文達對答如流,竇抗覺得好奇,問他是跟作學問的。劉焯說這個人的學問,出於自然,並無門戶之見。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選妃,蓋文達選了一名美女[[武媚娘]]入宮,改名叫武照。
==人物轶事==
 
===学问扎实===
 
盖文达性情温和儒雅,为人方正,“美须貌”,有君子之风。冀州刺史窦抗曾召集诸儒生,在一起研究学术,并跟他进行辩论。当时大儒刘焯、刘轨思、孔颖达等人均在现场。相互问难时,盖文达对答如流。而他出的辩论题目大都出乎“诸儒意表”,窦抗觉得好奇,问道:“盖生就谁受学?”(盖文达跟着谁学习的?)刘焯答道:“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问寡,焯为师首。”刘焯在一旁说:这个人的学问,出于自然,他是我的学生。窦抗感叹:“可谓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也。”赞扬盖文达学问扎实,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的学问像由水冻成的冰而比水还寒冽。
 
滏阳生态文化公园名人广场附近的刘卓讲经雕塑。两个学生是盖文达和孔颖达。
 
===人物碑文===
[[File:蓋文達1.jpg|缩略图|右|250px|刘卓讲经雕塑 两个学生是盖文达和孔颖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27/e9c7abbacd7b4bb0ac37ae31fc42e8bf_th.png 原圖鏈接] [http://history.sohu.com/a/160284994_669831 來自搜狐网图片]]]
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盖文达被授予国子助教。被李世民特召为文学馆常任学士,是“十八学士”之一。唐贞观10年(公元636年),由文学馆学士升任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又被任命为国子司业。不久拜为蜀王的老师,后来蜀王获罪,但因为盖文达平时言行方正而免祸。贞观18年,授予他崇贤馆学士。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在长安谢世,回乡安葬。盖文达的墓碑,由于志宁(十八学士之一)撰文、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书丹,这是一统唐代高级官员墓地所能享用的一级丰碑。其规格和造型较其他墓碑更魁伟、恢宏而精致。加之其撰文和书丹皆出自唐代名人之高手,碑文之生动、书丹之绝妙,诚为唐代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名碑之一。因此,历代社会名流、史学、文学和书法爱好者们,皆争相前往瞻仰、拜读和欣赏。甚至竟有就地搭棚,夜以继日拓下碑文。后来拓本、拓片竞相传阅。人们都能以亲自目睹其碑文真迹而满足,能收藏到碑文真迹拓片而称快。
 
===二盖之称===
 
盖文达同宗兄弟[[盖文懿]],亦是衡水市桃城区东葛村人,他博通诗书,[[唐武德]](618——626年)初年,任国子助教。唐高祖[[李渊]]在秘书省设学宫,用以教授王公子弟,命盖文懿为博士。他在秘书省讲授《毛诗》,许多博学的公卿到场听讲,有人轮番诘难,盖文懿阐发风雅,晓譬密征,深得公卿赞许。[[贞观年间]](649年),以国子博士卒。历史上把他与盖文达并称为“二盖”。只是他是[[唐高祖]][[李渊]]任用的人,没能多接近秦王[[李世民]],不然唐初“十八学士”里加上孔颖达,衡水人便可占到三人。<ref>[http://history.sohu.com/a/160284994_669831 葛村人都该看看盖文达故事!], 搜狐网, 2017-07-26</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4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