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次編輯
變更
谢有顺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谢有顺
| 圖像 =
[[File:谢有顺1.jpg|无框|居中]]|[http://www.gdzuoxie.com/yjdjl.html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72年7月
| 國籍 = 中国
| 别名 =
| 職業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知名原因 = 文学批评
| 知名作品 = 《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真实中》、《此时的事物。
}}
'''谢有顺''',教授,男,1972年8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评委兼评委会主任、广东省影视创作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曾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及台、港、澳地区开会、访问、讲学。
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个人经历'''
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2004年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进修硕士生课程,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起,先后任[[《南方都市报》]]专刊副刊部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一级作家。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2009年,兼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2010年获得[[全球青年领袖]](2010 Global Youth Leadership)称号。2015年,被聘任为[[三峡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学科岗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个人作品'''
●[[《小说的伦理:1985—2005中国小说史的一种读法》]](小说史论专著)
●[[《我们内心的冲突》]](广州出版社,2000)
●[[《活在真实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我们并不孤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话语的德性》]](海南出版社,2002)
●[[《身体修辞》]](花城出版社,2003)
●[[《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先锋就是自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此时的事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人文讲演录,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散文二十讲》]](散文理论专著,系中国作家协会2004年度重点扶持选题)
主编丛书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第二辑,四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文学新人类》]](四卷,珠海出版社,1999)
●[[《呈现——女性写作书系》]](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爱情档案·当代小说丛书》]](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977—2002中国优秀中篇小说》]](两卷,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中国中篇小说选》]](2002、2003、2004、2005、2006年各一卷,花城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第一辑,四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优雅的汉语》]](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者作品集》]](六卷,华艺出版社,2005)
●[[《一生的阅读珍藏》]](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学术方向'''
研究专题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中国散文的精神谱系、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当代小说理论等。
学术方向
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学术成就'''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和论文集17部,文学对话录2部。主编丛书多套,40余本。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约300万字。40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5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超过60篇文章被全文收入各种理论选本和大学教 材。
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十届、十二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第四届、第七 届、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二、第三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2008—2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并多次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 坛》]]等杂志的优秀论文奖,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曾当选为广东省“新世纪之星”。2009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论文'''
●重申散文的写作伦理
[[《文学评论》]]2007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4期转载)
●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 《文学评论》1994年3期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新华文摘》]]2003年1期全文转载
●批评应“挟着风暴和闪电” 《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
●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对话) [[《南方文坛》]]1999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重返“孤独的个人”——写在2004年的小说随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
●重塑灵魂关怀的维度——构建一种新的文学伦理 [[《文汇报?文艺百家》]]2005年7月31日
《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
●对人心和世界的解析——以新世纪散文为例 [[《文艺争鸣》]]2007年6期
●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从[[《出生地》]]一书谈起 《文艺争鸣》2007年4期
●极致叙事的当下意义——重读[[《日光流年》]]所想到的 [[《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5期
●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铁”的分析 《南方文坛》2007年4期
●恢复诗歌的精神重量 《当代文坛》2007年2期
●接通更广大的精神视野——几部长篇小说的阅读笔记 《当代文坛》2007年4期
●小说的物质外壳:逻辑、情理和说服力 《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转载)
●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9期转载)
●先锋文学并未终结——答友人问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转载)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 《南方文坛》2005年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
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转载)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叙事伦理》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2期转载)
●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转载)
●消费时代的暖色幽默——[[《桃李》]]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型 《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0期转载)
●从新的真实出发 [[《文艺报》]]2002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2期转载)
●文学身体学 《花城》2001年6期,19500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转载)
●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 《钟山》2002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转载)
●十部作品,五个问题 《南方文坛》2001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转载
[[《中华文学选刊》]]2001年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2期全文转载)
●诗歌在前进 [[《山花》]]2000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6期转载)
●内在的诗歌真相 《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7期转载)
●不信的世代与属魂人的境遇——论北村小说的人学立场 《作家》1996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转载)
●最后一个浪漫时代——我读格非的[[《欲望的旗帜》]] 《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6期转载)
●历史转折期知识分子的文化定位问题(与南帆等人对话) 《上海文学》1995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7期转载)
●关于世纪末文学的对话 《文论报》1995年7月1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8期转载)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 《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9期转载)
●《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 《文学评论》1994年3期
●重返伊甸与反乌托邦——论先锋小说的转型 [[《花城》]]1994年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
●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余华《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 《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转载)
●只有创造的文学,才是有价值的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转载)
●先锋性的萎缩与深度重建——评北村的《施洗的河》 《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
●绝望:存在的深渊处境 《文艺评论》1993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转载)
●发现生活的地基——我读胡廷武的《九听》 《南方文坛》2006年1期
●重申长篇小说的写作常识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1期
●批评的觉悟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2期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3期
●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 《南方文坛》2006年5期
●接近那些复杂的灵魂——[[《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序 《南方文坛》2005年1期
●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4期
●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青的[[《女同志》]]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6期
●经验已经贫乏 《南方文坛》2004年第3期
●经验必须被存在所照亮——读艾伟的小说所想到的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5期
●话语喧哗背后的心灵事变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1期
●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变迁 《花城》2003年1期
(《小说选刊》2003年5期全文转载;台湾《文讯》杂志2005年总第231期全文转载)
●文学:坚持向存在发问 《南方文坛》2003年3期
●创造是知识分子的灵魂 《南方文坛》2003年2期
●诗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 《南方文坛》2003年5期
●现实主义是作家的根本处境 《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2期
●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 《南方文坛》2002年6期
●词语的冲突及其缓解方式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1期
●东北在素素的心中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2期
●真正的写作都是后退的 《南方文坛》2001年3期
●一九五七年的生与死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批评的野心 《南方文坛》2001年4期
谢有顺
谢有顺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我读莫言的《檀香刑》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5期
●物质生活及其幻觉——朱文颖和她的《高跟鞋》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6期;
●散文的命运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1期
●从理想国的梦中醒来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4期
●走向美学的途中 [[《文艺争鸣》]]2000年5期
●羽蛇的内心生活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1期
●贾平凹的实与虚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2期
●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4期
●集体话语的限度 《南方文坛》1999年2期
●批评对什么有效 《南方文坛》1999年5期
●奢侈的话语 《南方文坛》1999年5期
●大师没有现身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6期
●神圣的背面——王彪小说中的末世图景 《文艺争鸣》199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当代 《小说评论》1995年5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抒情性 [[《小说评论》]]1995年6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存在 《小说评论》1996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精神性 《小说评论》1996年2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冲突 《小说评论》1996年3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勇气 《小说评论》1996年4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上) 《小说评论》1996年5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下) 《小说评论》1996年6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朴素 《小说评论》199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的恐惧 《小说评论》1997年2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的难度 《小说评论》1997年3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与意义问题 《小说评论》1997年4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是信心的事业 《小说评论》1997年5期
●谢有顺专栏;我们的怯懦与贫困 《小说评论》1998年1期
●谢有顺专栏:沉默或者觉悟 小说评论》1998年2期
●谢有顺专栏:闭抑的文学和精神 小说评论》1998年3期
●谢有顺专栏:我们批评什么 小说评论》1998年4期
●谢有顺专栏:抵制谎言 小说评论》1998年5期
●谢有顺专栏:失语和命名的困难 《小说评论》1998年6期
●谢有顺专栏:批评的智慧 《小说评论》1999年1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与什么相关 《小说评论》1999年2期
●谢有顺专栏:人为什么恐惧 《小说评论》1999年3期
●谢有顺专栏:传媒时代的文学空间 《小说评论》1999年4期
●谢有顺专栏:序跋二题 《小说评论》1999年5期
●谢有顺专栏:诗歌内部的真相 小说评论》1999年6期
●谢有顺专栏:失眠的内心 《小说评论》2000年1期
●谢有顺专栏:先见鲁迅 《小说评论》2000年2期
●谢有顺专栏:阿道夫·艾希曼的良心 《小说评论》2000年3期
●谢有顺专栏:通向网络的途中 《小说评论》2000年4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不是养病的方式 《小说评论》2000年5期
●谢有顺专栏:批评焦虑的缓解 《小说评论》2000年6期
●谢有顺专栏:为破败的生活作证——陈希我小说的叙事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1期
●谢有顺专栏: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2期
●谢有顺专栏:对人心世界的警觉——〈尴尬风流〉的叙事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3期
●谢有顺专栏:重申文学的信念 《小说评论》2006年4期
●谢有顺专栏:为一种写作耐心作证 《小说评论》2006年5期
●谢有顺专栏:“他在,就还不完全的黑暗”——为巴金逝世一周年而作 《小说评论》2006年6期
●谢有顺专栏:重申灵魂叙事 《小说评论》200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专业精神 小说评论》2007年2期
●谢有顺专栏:短篇小说的写作可能性 《小说评论》2007年3期
●文学与人生的精神遇合——评於可训的[[《王蒙传论》]] 《小说评论》2010年2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小说评论》2012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是活着的历史 《小说评论》2012年2期
'''成就荣誉'''
2014年,论文[[《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主办)
2013年,论著[[《文学的路标》]]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委宣传部)
●2010年,论文[[《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0年,论著[[《文学的常道》]]、[[《被忽视的精神》]]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优秀成果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
●2008年,获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基金会主办)
●2008年,获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主办)
●2008年,获广东省“新世纪之星” 称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主办)
●2008年,获第二届广东省“十百千工程”优秀培养对象二等奖(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
●2006年,论著[[《先锋就是自由》]]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优秀成果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
●2005年,[[《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系列论文获“中国青年作家批评论坛·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
●2005年,[[《文化大散文的精神困境》]]一文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中国散文学会主办)
●2005年,[[《消费社会的叙事处境》]]一文获第三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5年,《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获“《南方文坛》2005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4年,《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
变迁》一文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文联主办)
●2003年,《文学身体学》一文获第二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3年,[[《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1年,[[《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一文获“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东省文联主办)
●2001年,文学评论集[[《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获第十三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1年,[[《十部作品,五个问题》]]一文获“《南方文坛》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1年,《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0年,[[《散文的命运》]]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度优秀论文奖”
●1999年,[[《贾平凹的实与虚》]]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