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卫·法布里奇乌斯'''(David Fabricius,1564年3月9日-1617年5月7日)德国牧师、天文学家。他精于天文观测,发现过第一颗周期性变星,并和长子[[约翰内斯·法布里奇乌斯]](1587-16G15)一起用望远镜确认了[[太阳黑子]]的存在,发现了太阳黑子在光球表面的移动,从而佐证了太阳的自转。
中文名 大卫·法布里奇乌斯
逝世日期 1617年5月7日
==生平==
'''发现米拉'''
<p style="text-indent:2em;">1590年之后他的主要兴趣在天文学上。1593年他建造了一座四分仪和一座六分仪用于观测。1596年8月3日他在鲸鱼座发现了一颗亮度为三等,颜色像火星的新天体,将其命名为米拉。从八月到九月,他发现这颗星的亮度在逐步变暗,囿于当时认为变星都是激变的观点,他认为这只是另一颗新星。
'''对太阳黑子的观测'''
<p style="text-indent:2em;">1611年3月他的长子约翰内斯·法布里奇乌斯从荷兰莱顿回来,带回了当时刚刚发明的[[望远镜]]。他们开始观测太阳。克服了直接观测太阳的困难之后,他们发现了太阳黑子的存在。虽然中国天文学家很早已用肉眼观察到太阳黑子,西方自九世纪之后也有观测到太阳黑子的记录,但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望远镜来证实太阳黑子的存在。不久这对父子使用照相暗室来滤掉太阳明亮的背景,集中观察太阳的光球。他们发现太阳黑子是移动的,会在光球的东侧边缘出现,向西移动到西侧边缘消失,又重新出现在光球的东部。
<p style="text-indent:2em;">1611年六月约翰内斯·法布里奇乌斯发表了《观测到太阳黑子和他们随太阳的移动》,认为观测结果也许支持了[[焦尔达诺·布鲁诺]]和[[开普勒]]的太阳是绕轴旋转这一推测。但大卫·法布里奇乌斯不同意儿子的观点,他倾向于认为观察到的黑子并不是在太阳表面的。但他同时在通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观测到太阳黑子先出现在比较高纬度的地区,之后移向太阳赤道,从光球东边缘到西边缘的移动时间约为10到12天。。由于约翰内斯·法布里奇乌斯当时只是个药学院的学生,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为天文学界所知,他在文章里也没有详细描述观测结果,也没有把这篇文章寄给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诸如梅斯特林和开普勒。因此,这篇文章被天文学界注意到已经是1612年克里斯托弗·谢纳尔和伽利略·伽利莱的类似结果发现之后的事情了,这就导致了科学史上谁是太阳黑子的发现者的争论。
==去世与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