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凯特尔贝

增加 1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科特比
| 圖像 = [[File:科特比.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f391ad417ff40ad115e4c0e56f1776e2/cdbf6c81800a19d845d41e7c37fa828ba71e46f0.jpg 原图链接]]]}}
 
[[阿尔伯特·威廉·柯特]]比或[[称艾伯特·威廉·凯特尔贝]](英语:Albert William Ketèlbey,1875年8月9日-1959年11月26日),英国作曲家。生於[[英国]]伯明罕的阿斯顿,作曲家、指挥、钢琴家。
科特比,是20世纪初英国相当活跃的通俗管弦乐作曲家,善于写作富有东方情调文化之作品,乐风稳健﹑清新,给人的印象相当特殊。
=人物生平=
亚伯特. 科特比 Albert William Ketelbey , 1875年8 月9日 - 1959 年 11 月26日 ,生于英国 伯明翰 〈 Birmingham 〉的[[阿斯顿]]〈 Aston 〉, 作曲家 、 指挥 、 钢琴家 。<ref> 父亲是位雕刻师,从小学钢琴,11岁时已能上台演奏。 虽然有惊人的演奏天赋,但[[科特比 Albert Ketelbey]] 却不愿在钢琴演奏事业上着墨,反而偏好作曲。 13 岁已完成其钢琴奏鸣曲,因而获得英国三一学院〈 [[Triple College]] 〉的奖学金,前往伦敦习乐。 在进入[[ 伦敦]]的音乐学院后,便开始展现过 的音乐创作天赋,他用本名发表严肃作品,用笔名Raoul Clifford发表轻松的沙龙作品,他另有一个笔名Villa,[[Villa]]和[[Clifford]]都是他出 平 .albertketelbey 地附近的街名。音乐院毕业后,开始在三一学院担任讲师,也为出版商将管弦乐改编成钢琴音乐,或者将钢琴音乐改编成管弦乐。Ketelbey同时精通管风琴、长笛、大提琴、双簧管、竖笛等,且曾经担教堂的管风琴师。他能在乐团里面演奏多种乐器,尤其东方乐曲对他的启发最大,这后来也成为他的标志。[[柯特比]]甚至曾经在当时的音乐奖学金上胜过[[霍尔斯特]]。<ref name="albertketelbey 官方网站]][引用日期2015">{{cite web |url=https://baike.baidu.com/redirect/9a0eUMwWy29KCA1S2JykdR0VgCwxZ6uDpYs1na_cvBSewjF_5a3_EGFSue_-Cf8Qhoiu_523tm6u6Skgh5Y |title=人物生平| accessdate=2015-03-05]}}</ref>
父亲是位雕刻师,从小学钢琴, 11 岁时已能上台演奏。 虽然有惊人的演奏天赋,但[[科特比 Albert Ketelbey]] 却不愿在钢琴演奏事业上着墨,反而偏好作曲。 13 岁已完成其钢琴奏鸣曲,因而获得英国三一学院〈 Triple College 〉的奖学金,前往伦敦习乐。 在进入[[伦敦]]的音乐学院后,便开始展现过人的音乐创作天赋,他用本名发表严肃作品,用笔名Raoul Clifford发表轻松的沙龙作品,他另有一个笔名Villa,[[Villa]]和[[Clifford]]都是他出生地附近的街名。音乐院毕业后,开始在三一学院担任讲师,也为出版商将管弦乐改编成钢琴音乐,或者将钢琴音乐改编成管弦乐。Ketelbey同时精通管风琴、长笛、大提琴、双簧管、竖笛等,且曾经担教堂的管风琴师。他能在乐团里面演奏多种乐器,尤其东方乐曲对他的启发最大,这后来也成为他的标志。[[柯特比]]甚至曾经在当时的音乐奖学金上胜过[[霍尔斯特]]。
柯特比在一家伦敦的剧院担任指挥后,便开始大量创作。不久便声名大噪,成为当时叱吒风云的作曲家。他创作乐许多轻松普及的音乐,这些音乐被用作无声电影的伴奏或是舞蹈伴奏。他的成功使得他能够放弃剧院的工作。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