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少椿

移除 2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樵歌》]] <br>[[《平沙落雁》]]<br>[[《山居吟》]]<br>[[《梅花三弄》]]<br>[[《梧叶舞秋风》]]等。
}}
'''<big>刘少椿</big>''' <p style="text-indent:2em;">(1901年-1971年),名绍,字少椿,号德一。我国现代[[古琴]]家,[[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陕西省]][[富平县]][[ 北陵堡]] 人。幼读私塾,年少经商,1914年随父刘茂椿南下[[扬州]]学习作生意,足迹遍于大江南北,后逢天下大乱,毕号停业,浮财尽散于旧人。1928年从[[孙绍陶]]习琴,前后约三年。琴风厚重沉稳、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刚健,左手吟猱细腻圆满,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广陵琴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陵琴派]]审美韵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称为"刘樵歌"。如今留存的[[《樵歌》]]、[[《平沙落雁》]]、[[《山居吟》]]、[[《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墨子悲丝》]]等音响资料,收于龙音制作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的[[《刘少椿古琴艺术》]]。著有[[《广陵琴学之源流》]]等文,是研究[[广陵琴派]]的重要资料。除[[古琴]]外,爱好[[昆曲]]、[[书法]]、[[绘画]]、竹雕、[[武术]]、[[笛]]、[[箫]]、[[道家]]养生等<br>
==生平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1901年10月16日1901年刘少椿生于[[ 陕西省]][[ 富平 县]][[ 北陵堡]] 的一个盐商家庭。十五岁时随其父至[[江西]][[南昌]]做[[食盐]]生意,其时经常来往于[[江西]][[南昌]]和[[江苏]][[扬州]]两地。1915年,刘家定居[[ 扬州]] ,开"[[裕隆泉盐号]]"谋生。<br>
<p style="text-indent:2em;">1928年,刘少椿拜[[广陵琴派]]第九代传人[[孙绍陶]]为师学习[[古琴]],开始了他的[[古琴]]艺术生涯。后来,他又邀请[[孙绍陶]]到自己家中担任家庭教师,为自己的儿女补习古文,自己则继续从师学琴,为时约三年之久。除认真钻研[[古琴]]艺术外,刘少椿还爱好[[昆曲]],其他如[[书法]]﹑[[绘画]]﹑[[竹雕]]﹑[[武术]]等等,他无不潜心钻研。拳友[[刘襄谷]],画友[[吴笠仙]]﹑[[金建吾]],曲([[昆曲]])友[[潘啸岩]]﹑[[徐仲山]]﹑[[江石溪]]﹑[[吴白陶]],琴友[[张子谦]]﹑[[高治平]]﹑[[史荫美]]﹑[[翟筱坡]]﹑[[胡斗东]]等都与他交往甚密。<br>
<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6月底,刚刚学琴不久的刘少椿赴[[苏州]]参加[[今虞琴社]]第五次月集,献奏[[《樵歌》]]一曲,赢得在场琴界同行的一片赞叹之声,也让[[今虞琴社]]的创建人之一、[[古琴]]活动家[[查阜西]]先生终身难忘,从此,"刘樵歌"的美誉就响彻了大江南北。少椿先生与[[今虞琴社]]的交游从此绵延。<br>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