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骆宾王(约640~684)

增加 5,76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骆宾王 (约627—约684) | 图像 = [[File:3350.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9028/20160731051435-857881251.jpg/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v152152.htm?fromTitle=%E9%AA%86%E5%AE%BE%E7%8E%8B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来自搜狗百科]]]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作品名称 夕次旧吴作品出处 全唐诗作 者 骆宾王创作年代 唐文学体裁 五言排律1基本介绍2作品原文3注释4作者简介1基本介绍编辑【作品名称】《夕次旧吴》}}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 者】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 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创作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class="wikitable"|-| 本名 ||骆宾王|| 别名 || 骆观光,骆临海|-| 字号 || 字观光 || 出生日期|| 约公元619年|-| 逝世日期 || 约公元687 || 朝代 || 初唐|-| 出生地 || 婺州义乌 || 民族族群 || 汉族|-| 表作品||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畴昔篇》《咏鹅》等|| 性别 || 男|-| 主要成就 || “ 初唐四杰”之一;起兵讨伐武则天 || 信仰 || 道教|}
== 人物生平 【体裁】五言排律===== 基本介绍 ===
2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 品原文编辑 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 夕次旧吴① 易经 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维舟皆楚服②,振策下吴畿③。[[File:3351.jpg|缩略图|骆宾王]]
盛德弘三让④ 骆宾王出身寒门 雄图枕九围⑤ 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黄池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 霸业⑥ 军壁 赤壁畅戎威⑦ 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 物俄迁谢⑧ 英灵有盛衰⑨ 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 叹鸱夷没⑩ 遽昔(惜 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 湛卢飞⑾ 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地古烟尘暗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 年深馆宇稀 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 生平事迹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⑿。===
悬剑空留信⒀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 亡珠尚识机⒁ 死于任所。[[File:3352.jpg|缩略图|骆宾王]]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郑风遥可讬⒂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 阚月眇难依⒃ 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西北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 逾滞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 东南气转微⒄ 遇赦得释
徒怀伯通隐⒅ 680年(调露二年) 多谢买臣归⒆ 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唯有荒台露 684年(嗣圣元年) 薄暮湿征衣⒇ 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3注释编辑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①旧吴:唐高祖 德三年(620年),改海陵县为吴陵县 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 并以县置吴州。七年吴州仍复旧名。作者于撤吴州 十年后抵此 尺之孤何托” 故称旧吴。以示对唐朝的眷念。皇然问:“谁为之?”
②维舟皆楚服:一路上停船的地方都是穿着楚国服装 或以宾王对 意指当地已成屈从 后之地了。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③振策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 吴畿:挥着马鞭 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 走下旧吴这片属于 《新 朝的土地 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④盛德弘三让:三让首见于 孟棨 论语 本事诗 则说: 泰伯其可为至德也已矣 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 函首 天下让 ”此处引用之意是唐中宗即位 后虽知 久即被武后所废 作者称颂中宗为弘扬三让之德 不敢捕送 敬业 起兵是遥奉中宗 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 此颂之 周岁卒 ”<ref>[http://www.guoxue.com/qts/authers/qzz_0186.htm   骆宾王 ]国学网站,</ref>
⑤雄图枕九围: 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 九围 邗自白水荡 即九州。表明徐敬业起 (今启东吕四一带);而追 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 雄图是平定全国 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⑥鲁哀 而据《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 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 十三年 (前482 (1640年 吴王夫差与晋定公、鲁哀公等会盟于黄池,史称“黄池之会 重建。 。完成了霸业。作者以当时各地勤王之师,也像黄池之会一样完成讨武之战。
⑦赤壁畅戎威:赤壁为汉末周瑜破曹操兵追刘备之 也有学者表示,南通和义乌两 ,此处引以为讨武之军 威势犹如当年周瑜破曹之势 骆宾王墓都是衣冠冢。[2]<ref>[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1-07/23/content_878800.htm  南通狼山谒骆宾王墓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回顾起兵初期之盛况。2011年07月23日</ref>
== 主要功绩 ⑧文物俄迁谢:文物,指礼乐典章制度 ==[[File:3353.jpg|缩略图|骆宾王纪念馆]]骆宾王 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遗物。俄 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 “富 多长久。迁谢 才情 发生变易凋落。此乃说明徐敬业从起兵到失败 兼深组织” 时间很短仅七十三天,即发生了变化 “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⑨英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 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 盛衰:指杰出 时代意义,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 词华,抒情叙 情有盛有衰 悲叹失败来得太快 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
⑩行叹鸱夷没:鸱夷 这种诗体 皮囊。伍子胥死后 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 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 盛以鸱夷 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 音节宛转 投之 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 江。此处作者叹惜像伍子胥那样的英雄人物没有了 上口成诵
⑾遽惜湛卢飞:湛卢 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 宝剑名,为春秋欧冶子 造。作者猛惊 指即 时像湛卢这样的人才都已远飞
⑿地古……一朝非:作者深感这烟尘暗 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的李颀、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 馆宇稀 白居易 虽然山川依然 晚唐的郑谷、韦庄 但已物是 及至清代吴伟业等 的长篇歌行 形势已 都是沿着这条线索 生了根本性变化 展下来的
⒀悬剑空留信:吴季札挂剑已故徐君墓上,以对亡友守信义,作者感到形势失败,对唐 骆宾 信义已经落空 五律也有不少佳作
⒁亡珠尚识机:唐·张读 绝句小诗,如 宣室志》:“胡人有清水珠,置 莹然洞彻。亡三年,井泉俱浊,国 皆病。因求之来华夏,至长安遇冯翊严生, 》、《 其游岘山时 军登城楼》 曾拾得一物若弹丸 寥寥20字中 色黑有光 壮志豪情 因名弹珠 激荡着风云之气 颇能见出诗 遇之 的个性风格 言衣橐 在初唐绝句 有奇宝,生以弹珠示之,胡人以三十万赎之而去。”作者以亡珠之事寄托战局尚有反败回胜之望。自认为逃奔高丽的主意 不多见 的。
[[File:3354.jpg|缩略图|骆宾王像]] ⒂郑风遥可讬:郑风 “四杰”齐名 神助 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 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 东汉太尉郑弘 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 少贫 都能运笔如舌 入白鹤山采薪 挥洒自如 拾还神人遗箭 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 神人感 一味追求形式 。以风助其载薪出入若耶溪。故称“郑风”。作者仍将胜利之望寄托在神 美的文 ,有着明显 帮助上,想能渡海到达高丽 不同
⒃阚月眇难依: 骆宾王 会稽先贤传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中记述 阚泽年十三 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 梦见名字炳然 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 筹建 。因而世称梦中之月为阚月。眇 的武周王朝 一眼瞎 气势充沛 属偏盲 笔端带有情感 显然作者也知道最后胜利的希望不过是梦 “一抔 土未干 偏盲 六尺 孤何托”二句 难以依靠 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
⒄西北云逾滞 据说 东南气转微 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 作者哀叹这时武 “谁为之?”或以宾王对。 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 势力虽在西北 才能,连敌对 滞伏着 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 但自己在东南的气势 转入微弱了 为之折服
⒅徒怀伯通隐:东汉彭宠字伯通 其诗 初据渔阳 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 因与朱浮不相融,起兵反,是有隐衷。现徐敬业、徐敬猷、唐之奇、骆宾王、魏思温等起兵谋权,也是在武后临朝后被贬抑、愤懑而被迫起兵,有与彭宠相似的隐衷 今已佚
⒆多谢买臣归:朱买臣汉武帝时为丞相长史 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 与御史 所收篇目 夫张汤有隙,三长史共举汤罪,汤受责自杀。死前上书称“陷臣者三长史也” 致相同 武帝又诛三长史。此句似言徐敬业等因不在京师,未 所害,尚以为幸 人重辑
⒇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徐敬业和 清人陈熙晋《 宾王等一行自扬州兵败 临海集笺注》 辗转从润州(今镇江)乘舟沿江东奔 最为完善 欲去高丽,抵海陵境内,时已薄暮,登岸后一无所有,只 荒台的露水,沾湿了征衣。作者还未料到即将发生的惨剧——当他们深夜回船后,就被其部属杀害了 中华书局排印本
4作者简介编辑 骆宾王(约640-684年)婺州(浙江)义乌人。“初 事迹见新、旧《 四杰”之一。曾任长安主簿,坐贬临海丞。后随徐敬业骆宾王起兵反武则天,于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十一月乙丑,兵败至海陵界阻风,作者和徐敬业等被部属王那相杀于舟中,载于《资治通鉴 》。 著有《骆宾王集》。细读此篇,作者回顾了起兵反武的雄伟历程和兵败逃遁后的凄凉景象,似属临危前的绝笔之作。[1]
== 人物轶事 ==续诗宋之问 唐代考工员外郎宋之问,因事屡 旧吴被贬,后来流放到江南,流放途中来到杭州灵隐寺游览。[[File:3355.jpg|缩略图|骆宾王塑像]] 词条标签 这天夜晚明月当空,他在长廊上漫步吟诗,挖空心思地作出了第一联:“鹫岭郁苕峣,龙宫锁寂寥。”又总感到不如意。寺内有个老僧点着长命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 夕次旧吴“年轻人深夜不睡觉,却在这里苦苦吟诗,到底为什么?”宋之问答道:“弟子修业于诗学,刚才我想赋诗以题此寺,无奈兴思不来,苦吟不得佳句。”老僧道:“请你试吟上联。”宋之问即吟诵第一联给他听,他听了后,反复吟唱了几遍,便说:“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十分惊讶,惊讶于这两句诗的遒劲壮丽。他又接着把这首诗吟到终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老僧所赠的诗句,是全篇中最精辟的地方。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时,再也见不到了。寺中的僧人有知道底细的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宋之问继续盘问他,答道:“当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都潜逃了,没有抓到他们。将帅们顾虑漏掉了大头目,会落大罪名。当时死了几万人。因此找与他俩相貌相似的人,砍下头来装在盒里呈送朝廷,后来虽然知道他俩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送给朝廷。因为这样,所以徐敬业能够成为衡山的僧人,九十多岁才死的。骆宾王当年也落发为僧,遍游各处名山。后来到了灵隐寺,一年之后就死了。当年他们虽然失败了,但因兴复唐朝为名,所以人们多半俘获后又开脱了他们。” == 个人作品 ==名篇主要作品{| class="wikitable"|-| 《咏鹅》 ||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 《在军登城楼》|-|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帝京篇》|-| 《畴昔篇》 || 《冒雨寻菊序》|-| 《与博昌父老书》 ||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宴序》|-| 《晦日楚国寺宴序》 || 《送郑少府入辽》|-| 《从军行》 || 《咏怀》|}   名句 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代李敬业讨武氏檄》) 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上吏部裴侍郎书》)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萤火赋》) 一贵一贱交情见。(《帝京篇》) 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萤火赋》)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于易水送人一绝》)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晚泊江镇》) == 作品评价 ==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