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
次編輯
變更
李禹贤
,無編輯摘要
}}
'''<big><big>李禹贤</big></big>'''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3月5日生,山东恒台人,号劲草,又号琴童。当代著名古琴家、音乐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古琴学会荣誉会长、福建古琴研究会会长。“劲草琴堂”堂主。<br>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禹贤少年习琴,启蒙于古琴教育家张正吟,后师从夏一峰、刘景韶、张子谦,并私淑于管平湖、吴景略。196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在长达四十余年的磨练中,集各家之长,并悟出自己的琴学心得:“慢中取韵、韵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在福建做了长期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多次出席全国和国际古琴交流会。2011年8月31日17时整,于福州武警总医院辞世,享年75岁。<br>
==人物简历==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禹贤,号劲草,又号琴童,1937年生,山东桓台人。当代古琴家、音乐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荣誉会长,福建古琴研究会会长,“劲草琴堂”堂主。<br><p style="text-indent:2em;">于十六岁学琴,由金陵派入门,打梅庵派功底,走广陵派路向。先后师从张正吟、夏遗风、刘景韶、张子谦、并私淑管平湖等多位古琴名家。博采众长而形成苍劲老辣,潇洒自如,音韵幽长,耐人寻味的风格。凝成以:慢中取韵,韵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之境界。<br><p style="text-indent:2em;">先后被辑入《中国音乐家词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十余部词典。并擅长国画,优精花鸟,荣有琴画齐名之誉。<br><p style="text-indent:2em;">1986年:创立“劲草琴堂”育琴界新秀。<br><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建立“厦门古琴学会”任名誉会长<br><p style="text-indent:2em;">2001年:创建“福建古琴研究会”荣任会长<br><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福建永安市政府为宏扬古琴文化艺术,特出资建造一座古朴端庄、典雅秀丽的琴堂,占地五百平方,以李禹贤的别名“劲草”命名为“劲草琴堂”,聘李禹贤为堂主。在琴界享有极高的声望,成为当今中国古琴界的东南重镇,从学者甚众。<br>
<p style="text-indent:2em;">2009年6月: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ref>[http://tv.fjsen.com/2010-08/04/content_3576947.htm 国宝级大师李禹贤的古琴人生 ]东南网2010-08-04</ref>
==重振闽派古琴==
<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福建永安市政府投资150万,为李禹贤专心研究琴学、传授琴艺建造了一座古朴端庄、典雅秀丽的琴堂,并以李禹贤的字号“劲草”命名为“劲草琴堂”,占地500平米。2007年12月剪彩,应邀来的各地琴家无不赞叹,号称“天下第一琴堂”。李禹贤亦为“劲草琴堂”堂主。<br>
<p style="text-indent:2em;">因他,福建再次成为了古琴界重镇,引海内外各方关注。2001年,在李禹贤的努力下,福建古琴研究会正式成立。2009年,李禹贤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称号。<ref>[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szjj/2011-09-10/746309_2.html “闽派古琴”大师李禹贤 魂归山东故里(2) ]台海网</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