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尔纳·格里希

增加 7,04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威尔纳·格里希 | 外文名 = Werner Gerich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威尔纳·格里希
| 外文名 = Werner Gerich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武汉柴油机厂厂长
| 出生日期 = 1919年8月25日
| 出生地点 = 德国巴符州曼海姆市
| 逝世日期 = 2003年4月17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德国达姆斯塔航空技术工程师学校
| 职业 =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威尔纳·格里希(Werner Gerich,1919年8月25日-2003年4月17日),出生于德国巴符州曼海姆市,毕业于德国达姆斯塔航空技术工程师学校,德国专家。曾担任过德国某车辆制造管理总局和某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负责人。

1984年,武汉市政府聘请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企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在任职的两年间,他撰写了26万字的企业管理方案,使武汉柴油机厂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为表彰他的突出贡献,格里希先后获得我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武汉市"黄鹤友谊奖"、德国政府的"十字勋章",并被授予武汉市"荣誉市民"。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国际友人威尔纳·格里希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2003年4月17日,威尔纳·格里希在德国米尔豪森市逝世,享年83岁。

==百科名片==
威尔纳·格里希(1920--2003),1920年出生于德国巴符州曼海姆市,2003年4月17日在德国米尔豪森市逝世,享年83岁。毕业于德国达姆斯塔航空技术工程师学校,曾担任过德国某车辆制造管理总局和某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负责人。1984年武汉市政府聘请格里希担任武柴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是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

==在中国介绍==
1984年8月,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作为联邦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派往武汉的第一批3个外国专家之一,来到武汉柴油机厂进行为期4个月的考察,并义务担任技术顾问。

武汉市政府1984年11月聘请格里希担任武柴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走马上任。

==两年艰辛==
“洋厂长”走马上任后,马上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格里希每天背上工具包逐个车间巡查;为了解决管理上人浮于事的情况,格里希免去了严重失职的总工程师和检验科长的职务,将一批能干的技术人员调到质检部门,质检人员甚至拥有与厂长同等的质量否决权;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格里希在1985年初提出了结构工资制,在此制度下,职工的工资随着工龄的延续、岗位的变迁、工作成果的变化而升降,每两个月浮动一次。

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新做法一直无法获得武柴员工广泛的理解。1985年6月的一次全厂中层干部、技术人员会议上,格里希甚至恳求:“你们有人可能认为我是发疯了,每天不知道享受,天天到车间去吹零部件,累得满身是汗……我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我拼命干,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老婆孩子!”

==成就及贡献==
1986年令人欣慰的是,格里希的改革终于给武柴带来了新气象:1986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1986年5月,格里希被授予在华永久居留权资格,成为来汉外籍人士中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1986年11月,格里希离任。

1987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格里希受聘为武汉大学荣誉教授。同年年7月,联邦德国政府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

1994年,武汉市政府授予他“黄鹤友谊奖”。

格里希的离任(1986年11)月后,格里希苦心经营起来的质量检测体系,因为格里希的离任,立即名存实亡。

1988年4月,洛阳拖拉机厂订购一批柴油机。当武柴将精心挑选的10多台样品送上检验台时,全部被检验为不合格。

1990年上半年,东南亚国家向武柴订购一批产品。质检部门认为,产品质量不行,不能出口。厂领导却说:合同时间快到了,即使是豆腐渣也给我弄出去。结果,第二年,东南亚地区再也不要武柴的产品。

1993年,武柴开始出现亏损,到1998年已经完全破产,职工下岗,资产重组。

2000年6月,年届80高龄的格里希最后一次访问武汉,武汉的变化让他欣喜不已,但是没有人敢告诉他武柴的真相,对武汉眷恋至深的老人对朋友说:我希望死后能把一部分骨灰撒入长江。

格里希几次提出要看看武柴,陪同人员都以在修路等原因婉言挡开话题。人们实不忍这位老人看到破败的武柴而伤心。

武汉名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鑫炎教授说:“格里希当初提出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产品名牌制’等建议,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非凡意义。”

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米尔豪森市逝世,享年83岁。

2004年,在格里希去世一年后,武柴卖完了全部设备,清厂交地,并按照武汉市的政策安置了武柴原有员工。

2005年4月17日,武汉市和德国的杜伊斯堡两市,分别竖立了格里希的两尊铜像。中国的格里希铜像坐落在武汉市古田一路汉正街都市工业园。铭文上镌刻着:威尔纳·格里希,1984年至1986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期间,忘我工作,大胆改革,从严治厂,为中国企业改革,增进中德人民友谊做出重要贡献。

==人物评价==
朱镕基称他为“质量先生”。

武汉名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鑫炎教授说:“格里希当初提出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产品名牌制’等建议,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非凡意义。”

2005年4月17日,武汉市和德国的杜伊斯堡两市,分别竖立了格里希的两尊铜像。中国的格里希铜像坐落在武汉市古田一路汉正街都市工业园。铭文上镌刻着:威尔纳·格里希,1984年至1986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期间,忘我工作,大胆改革,从严治厂,为中国企业改革,增进中德人民友谊做出重要贡献。

因为严格管理、严抓质量,格里希被称为“质量先生”。他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以及质量至上理念为刚刚起步的中国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借鉴。(新华社评)

==参考来源==
[[Category:科学家]] [[Category:企业管理人物]]
28,6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