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增加 10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创刊于1992年,经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批准,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水产大学主办的以海洋、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9年起因学校更名而变更刊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本刊主要反映本校各学科科研成果,促进学术教学研究的交流与繁荣。本刊以马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 [[ 教育改革 ]]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捕捞、水产品保鲜与综合利用,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渔业经济与技术管理以及水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评述、简讯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现用名:《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 [[ 论文 ]] 、研究简报、综述、渔业资源与管理、水域环境与保护、 [[ 海洋工程 ]] 、食品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研究等。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荣誉==
曾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水产类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 [[ 农业 ]] 期刊二等奖
中文核心期刊(2008)、 [[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收录情况==
世界纺织文摘、数学评论、CA [[ 化学文摘]](美)(2011)
CBST [[ 科学技术 ]] 文献速报(日)(2009)、Pж(AJ)文摘杂志(俄)(2011)
国际药学文摘、应用力学评论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ASPT来源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工业期刊学会理论编辑部荐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 [[ 中国知网]]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相关期刊==
上海奶牛杂志、中南林学院学报、 [[ 宁夏农学院学报 ]] 、绵阳农专学报、莱阳农学院学报、南京农专学报、江苏农学院学报、 [[ 热带生物学报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社简介==
一、来稿注意事项
1.来稿文责自负。要求论点明确, ,[[ 数据 ]] 可靠, 简明扼要, 文字精练(包括文章题名、图、表和文献的运用), 着重撰述作者的新方法、新观点和新成果等。
2.来稿请访问本刊的网站,进行网上投稿,本刊只接收 [[ 网络 ]] 投稿,必要时退作者修改、精减并清稿。若作者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编辑部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3.对录用的文章将收取一定的版面费,文章刊登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 [[ 著作权 ]] 使用费及印刷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送若干册当期的本刊。
二、对稿件的编辑出版要求
1.论文稿书写的顺序: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写至二级)及所在地和邮编, [[ 中文 ]] 摘要(4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研究对象的词应排列在前),中图分类号,文章创新点(100-120字左右),英文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写至二级)及所在地和邮编、Abstract(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以学术刊物上惯用的文体和句型撰写)、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正文,参考文献。首页地脚处请注明:①收稿日期:②基金项目:资助者(编号)。③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稿件联系人另注明联系地址、邮编、 [[ 电话 ]] 、电子信箱。
2.插图和照片要清晰。 [[ 表格 ]] 请采用“三线表”的形式,力求简明,其内容勿与图重复。图、表不单列,在文稿的相应页面内均应留有适当部位并写明图题、表题,其题目均须汉英对照。
3.文中的学术名词、名称或术语,度量衡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4.参考文献只列确引的、最新的、最主要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 [[ 文献 ]] 。每条文献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照录;超过者,则第3人之后从略,加“等”之类的缩写。著录项目要齐全。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英文姓要全大写,英文名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不加点“.”,英文题名实词的首 [[ 字母 ]] 大写,起止页码用“-”,结束处用英文句号“.”。“参考文献:”列于正文后,独占一行。所列文献一律采用标准化的顺序编码制,即把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引文的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引文中的组成部分。每条文献应按类型注明其标志。
5.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连续 [[ 出版物 ]]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标志代码].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标志代码].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c.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 [[ 信息 ]] [文献标志代码].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d.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志代码]//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e. [[ 专利 ]]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f.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志](类型:数据库用DB, [[ 计算机 ]] 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 [[ 标志 ]] :磁带用MT,磁盘用DK,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视频==
716,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