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密真言宗

增加 39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东密真言宗''',指流传于 [[ 日本 ]] 之唐密,因其是大日如来真实言教,故称也称真言宗,相对来说,由最澄自中国传回的天台宗教义与 [[ 唐代 ]] 密教物,称台密。<ref>[ https://wenda.so.com/q/1465710652724903 学佛没钱的困扰。末学有幸结缘东密真言宗,遇到一位好的阿阇黎,跟随学习一段时间也学到一些东西。如今遇], 360搜索 , --2016.04.28</ref>
==人物生平==
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学《[[论语]]》、《[[孝经]]》等。后游京都,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好佛教。偶读《[[虚空藏求闻持法]]》,信佛而作居士。795年于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804年与最澄等随遣唐使入唐求法,到长安初住西是寺。遍访各地高僧,从醴泉寺般若与牟尼室利学《[[华严经]]》等,又随昙贞学悉昙梵语。翌年于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胎藏界和金刚界昙荼罗法,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惠果寂后,奉唐宪宗命撰写碑文。806年携带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撰《[[请来目录]]》。初住京都高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816年于纪伊(今和歌山县)开创高野山,号金刚峰寺。823年诏赐京都东寺为密教永久根本道场。“东密”名称即由此而来。曾兼任东大寺别当,统辖一寺僧职,补大僧正位。921年醍醐天皇赐谥弘未能大师。著有《[[说谎显密二教论]]》、《[[秘藏宝钥]]》、《[[十住心论]]》、《[[付法传]]》、《[[即身成佛义]]》等。著名文学作品《[[文镜秘府论]]》,近年在中国出版。全部著作近年辑为《[[弘法大师全集]]》。
其故乡四国香川县等四县 [[ 政府 ]] 近年与中国西安市政府协议,于青龙寺故址建立“空海大师纪念碑”,以纪念他的留学事迹。日本真言宗各派也重建了东塔院。
==解谜==
[[ 民国 ]] 时期,国内高僧大德赴日学习密法的以“东密”为主,惟有持松、谈玄两法师兼修了台密,且持松法师更有东密古义、新义三个阿阇梨位,世所罕见。至于传承流派,因为一千两百年的变化很多,但变化的是形式,其实质依然是唐密。
==东密与台密==
尽管东密与台密有一些差别,但日本所传密法,都是在 [[ 唐代 ]] 由中国传去的,然由于传授师门之异,到了日本又分为“东密”和“台密”两派。唐时日本空海(弘法)大师来华求学,传不空三藏门下高徒惠果之大法,回国后于于京都高野山及东寺建立密宗根本道场,大弘密教,至今不绝。而与空海同时来唐求学之最澄(传教)大师,则于 [[ 天台山 ]] 国清寺师事道邃大师习天台心法之同时,又从沙门顺晓受灌顶法,习密教,回日后最澄把天台教法密教化,创立了天台密教,一般称之为“台密”。天台密教,已经是演化了的非故唐密法,它以故唐天台宗教义为 [[ 基础 ]] 结合了禅宗、律宗和密宗教义。应该说,空海所传惠果之密法为正统,而最澄所传之台密为旁传。
密法乃故唐祖宗法宝,在教理上,东密完全承袭了唐密,也就是说,东密就是原汁原味的唐密且完好保存至今,同时,十分重视空海大师的 [[ 思想 ]] 。但东密的叫法是日本人的称谓,其法脉乃属故唐,并已回传中国,是以我们应该依然称“唐密”。
==护身符==
东密认为石碑护身符可以将符咒储藏后随身携带。如同转经轮,方便 [[ 生活 ]] 中一边劳作一边做佛教功课。而且密宗佛教认为,诵念时因为受到各地方言影响,容易出现发音不准的情况,所以一般人佩戴石碑 [[ 护身符 ]] 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起到最大的功效
东密石碑护身符最有名的就是大悲咒石碑护身符
"大悲咒石碑护身符"组成方法解析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云海石),象征本尊之 [[ 智慧 ]] ,属于禅定波罗蜜多,能除傲慢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四叶幸运石),象征本尊之慈心,属于忍辱波罗蜜多,能除嫉妒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橘子石),象征本尊之身、口、意、 [[ 事业 ]] 、功德,能除贪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蓝绒晶),象征本尊之大乐,属于布施波罗蜜多,能除痴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影子石),象征本尊之悲心,属于精进波罗蜜多,能除瞋心。
特色的地方就是东密石碑护身符 [[ 要求 ]] 必须加“缘金”,认为加入“缘金”后灵性倍增
以“云海石、四叶幸运石、 [[ 橘子 ]] 石、蓝绒晶、红竹石、影子石”组成的石碑护身符就是大悲咒。而这些石头组成 [[ 顺序 ]] 就叫做结印。
在其门东密事相分派表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u0840pq64vz|480|270|qq}}<center>金刚铃唐密东密真言宗法器</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220 佛教總論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