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9
次編輯
變更
燕京学报
,新条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燕京学报</big> '''
|-
|
[[File:燕京学报123.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30.bookschina.com/8/8.02/B2202439.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地动仪
类别:中国传统文化
主办单位:原燕京大学
创刊时间:1927年
停刊:1951年
原因: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
|}
《燕京学报》是原[[燕京大学]]创办的学术刊物之一,1927年创刊,以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办刊宗旨,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等均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在学术文化上产生过重要影响。<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2/01/1117434_163700177.shtml 王国维:《人间词话》全文], , --</ref>]个人图书馆</ref>
== 介绍 ==
《燕京学报》是原燕京大学创办的学术刊物之一,1927年创刊,以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办刊宗旨,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等均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在学术文化上产生过重要影响。1951年因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而停刊。
1995年燕京研究院建立,学报复刊,由北京大学教授、燕京校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周一良]]担任主编。新《燕京学报》继承发扬老燕京学报的传统,面向国内外,仍以研究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为内容。
== 编委介绍 ==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 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90 新聞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燕京学报</big> '''
|-
|
[[File:燕京学报123.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30.bookschina.com/8/8.02/B2202439.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地动仪
类别:中国传统文化
主办单位:原燕京大学
创刊时间:1927年
停刊:1951年
原因: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
|}
《燕京学报》是原[[燕京大学]]创办的学术刊物之一,1927年创刊,以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办刊宗旨,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等均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在学术文化上产生过重要影响。<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2/01/1117434_163700177.shtml 王国维:《人间词话》全文], , --</ref>]个人图书馆</ref>
== 介绍 ==
《燕京学报》是原燕京大学创办的学术刊物之一,1927年创刊,以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办刊宗旨,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等均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在学术文化上产生过重要影响。1951年因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而停刊。
1995年燕京研究院建立,学报复刊,由北京大学教授、燕京校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周一良]]担任主编。新《燕京学报》继承发扬老燕京学报的传统,面向国内外,仍以研究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为内容。
== 编委介绍 ==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 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90 新聞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