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华

增加 7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春秋时属越国,战国后期越国为楚国所灭,遂属楚国。
秦、汉为乌伤县(治所在今义乌境内),属会稽郡(绍兴)。东汉设 [[ 长山县 ]]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 [[ 治长山 ]] (今金华市区),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区、衢江区)、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县,治设长山。晋延其制。
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年)撤缙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金华”一名源于“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 [[ 婺州 ]] ,并分置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宋延其制。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华府。
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民国四年(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民国十七年(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民国期间,行政督察区序号、辖县、专署驻地时有变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设磐安县,划缙云县之5乡,永康县之3乡,天台县之飞山乡,东阳县等都乡,为磐安县境。
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金华,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 10月,改名金华专区辖2市9县。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嗣后,金华专区辖县(市)续有撤并、复置,并与杭州、 [[ 丽水 ]] 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1958年11月,撤销汤溪县。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
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同时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金华市辖婺城区、兰溪市和金华、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 [[ 江山县 ]] 划归衢州市管辖。
1988年5月,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撤销东阳县设立东阳市(县级)。
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与婺城区互有调整,县境东部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2021年10月,撤销岭上乡建制,将原岭上乡上堂村、后畈村、群乐一村、群乐二村、 [[ 后坞村 ]] [[ 百善村 ]] [[ 高塘村 ]] 等7个行政村划归塔石乡,将原岭上乡下坞村、 [[ 岭上村 ]] [[ 黄岩孔村 ]] [[ 蒋畈村 ]] [[ 黄麻山村 ]] [[ 里门殿村 ]] [[ 石埠头村 ]] [[ 东会村 ]] [[ 苏村村 ]] [[ 邵家源村 ]] 等10个行政村(已撤销)区域范围划归汤溪镇。调整后,塔石乡辖2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塔石村;汤溪镇辖39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汤溪村城中路49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金华市下辖2个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分别为婺城区、金东区、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市政府驻地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
城东街道、城中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江南街道、西关街道、三江街道、秋滨街道、新狮街道;罗店镇、蒋堂镇、汤溪镇、罗埠镇、雅畈镇、琅琊镇、洋埠镇、安地镇、 [[ 白龙桥镇 ]] ;苏孟乡、竹马乡、乾西乡、长山乡、莘畈乡、箬阳乡、沙畈乡、塔石乡、岭上乡
多湖街道、东孝街道; [[ 孝顺镇 ]] 、傅村镇、曹宅镇、澧浦镇、岭下镇、江东镇、塘雅镇、赤松镇;源东乡
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履坦镇、桐琴镇、王宅镇、桃溪镇、泉溪镇、新宅镇、茭道镇、柳城畲族镇;大田乡、白姆乡、俞源乡、坦洪乡、西联乡、三港乡、大溪口乡
4,2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