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程异

增加 2,87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名人.jpg|250px|缩略图|右| 程异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42bfa9aeb4014a90813e41bb914c5e2f/e61190ef76c6a7ef92b3be3af0faaf51f3de6610.jpg 原图链接]]]
 
'''程-{异}-'''({{Bd|8世纪|?|819年||catIdx=C}}),字'''師舉''',[[京兆府]][[长安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境)人。[[唐代]]政治人物,[[唐順宗]]時,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永貞改革]],失敗後,成為被[[流放]]的[[二王八司馬|八司马]]之一。[[唐宪宗]]时,短暂的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朝宰相|实质宰相]])。子[[程巽]]。
==簡介==
出身[[世族]],[[明經]]及第,補[[鄭縣]][[縣尉]]。受[[王叔文]]的提拔,進入永貞改革的團隊,廢除[[宮市]]、[[五坊小兒]]等弊政,[[整肅]]宦官兵權,順宗被[[宦官]][[俱文珍]]發動的[[政變]]逼退,號稱[[太上皇]];唐憲宗[[李純]]即位,史稱[[永貞內禪]],贬[[郴州 (古代)|郴州]][[司马]],为“[[二王八司马|八司马]]”之一。
<br>後因[[吏部尚书]][[李巽]]推荐,授[[侍御史]],任鹽鐵揚子院[[留後]],又遷任淮南等道兩稅司。
<br>[[元和 (唐朝)|元和]]十三年(818年)九月,以[[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犹领盐铁。
<br>次年四月去世,程异逝世于[[官邸]],无遗产,世重其廉。[[追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恭'''。
<br>[[裴度]]說他:“程-{异}-雖人品庸下,然心事和平,可處煩劇,不宜為相。”<ref>《[[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十</ref>
==主要事迹== 後因[[ 程异,德宗贞元初举明经及第,授扬州海陵县主簿。再应“开元礼”举,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后转河中节度府幕僚。贞元末年,以其精于 干,被擢为监察御史。<br>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病卒,顺宗李诵即位。李诵居东宫时,最宠侍臣王伾、王叔文。王叔文关心国政,意在改革贞元后期的弊政。李诵即位后,王叔文主断朝政,推荐了柳宗元、刘禹锡、程异等人,组成了一个锐意改革的革新派。程异长于理财,擢为虞 尚书]][[ 员外郎,充盐铁转运、扬子院留后。革新派改革盐税,降低盐价,打击了宦官和藩镇将帅抬高盐价盘剥人民的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改革遭到内外保守势力的反对。是年,宦官俱文珍联合剑南西川、河东、山南等镇将,上表请皇太子李纯主持国政。李纯监国,保守派夺得政权,革新派受到打击,主要成员均遭贬谪,程异被贬为郴州(今湖南郴县)司马。<br>宪宗元和初年,盐铁使 李巽]]推 程异善理财税,“请弃瑕录用 授[[ 擢为 侍御史]] 任鹽鐵揚 复为扬 院[[ 後]] 又遷任 累检校兵部郎中、 淮南等 兩稅司 两税使”【注:见《旧唐书·程异传》】。他在江淮经营贡赋,除弊兴利,迅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由于他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被调入朝任太府少卿,历迁太府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充盐铁转运副使 。 [[ 元和 八年( 唐朝813)| ,淮西吴 和]] 济叛乱,朝廷调军队征讨。诸将不肯尽力,战争相持数年,军需供应紧张。程异出使江表以调征赋,“尤通万货盈虚,使驰传江淮,裒财用以给军兴,兵得无乏”。有力支持了参战各军的钱粮供应。宪宗嘉赞,命他专任盐铁转运使、兼御史大夫。 十三年 (818年) (818) 九月,以[[ 工部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位居宰相,仍 盐铁 转运使 。 次年四月去世 <br>程异以善理财税,发展经济,增加国库得以位居宰相,但朝中的权贵阶层向来鄙视经济人才,认为他资历浅薄 不堪大任。 程异 逝世于[[ 自己亦恐威望不足,难服百 邸]] 无遗产 因而推辞入相。当时,西北边境军政吏治皆不善,程异建议设置巡边使,加强朝廷对军镇的控制 世重其廉 并自请出任巡边使 [[ 尚未下诏,逢程异卒,时为元和十四年(819)四月, 追赠]][[尚书 左仆射]],[[谥]]曰'''恭''' 。 [[裴度]]說他:“ <br> -{ }-雖人品庸下 管理财税十余年,为官清廉 然心事和平 并不为自己聚敛 可處煩劇 死后家无余财 不宜為相 朝野人士称赞 <ref> [[資治通鑑http://ren.bytravel.cn/history/1/chengyi21320.html/2 陕西省名人录全]]》卷第二百四十</ref>
==注釋==
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