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次編輯
變更
娑罗双树
,無編輯摘要
因其气味芳香,木材坚固,故可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药用或香料。被佛教视之为圣树之一。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2016年5月,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 [[ 西安大慈恩寺 ]] 。
=='''形态特征'''==
相传,此树乃过去七佛中第三毗舍浮(Vessabhu)佛之道场树。如《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云(大正1·2a)︰‘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七佛父母姓字经》云(大正1·159c):“随叶佛得道为佛时,于萨罗树下。”
此外,拘尸那揭罗(Kus/inagara)城外之娑罗树林,系 [[ 释尊般涅槃之圣地 ]] 。《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云(大正1·24b)︰‘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应尽还源品〉云(大正12·905a):“尔时世尊,娑罗林下寝卧宝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槃。大觉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罗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垂覆宝床盖于如来,其树即时惨然变白犹如白鹤,枝叶花果皮干悉皆爆裂堕落,渐惭枯悴摧折无余。”
《大般涅槃经疏》卷一云(大正38·44b):“娑罗双树者,此翻坚固。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荣,下根相连、上枝相合,相合似连理,荣枯似交让。其叶丰蔚,华如车轮,果大如瓶,其甘如蜜,色香味具,因兹八树通名一林,以为坚固。(中略)东双表常,南双表乐,西双表我,北双表净。又双茂表常,阴凉表我,华以表净,果以表乐。”故古来称此树林为双树林、坚固林或鹤林。”。
娑罗,在梵文为 sāla,是“高远”的意思。相传摩耶夫人在兰毗尼园中,手扶娑罗树,产下释迦牟尼。玄奘在印度求学时,此树已经枯死。
后来释迦牟尼在拘尸那罗城外,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相传释迦牟尼入涅盘时, [[ 娑罗树 ]] 同时开花,林中一时变白,如同白鹤降落,因此又称为鹤林、鹄林。玄奘也曾造访过此处。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毗首婆伏佛在娑罗树下成道。因此,此树在佛教中受到很大的尊敬,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树木。
也有传说称,古时候印度有一条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边长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罗双树(也有称娑罗树的)。释迦牟尼80岁时(在当时的印度,80岁已经是很高的年龄了)的一天,他走进希拉尼耶底河里洗了个澡,然后上岸走到娑罗双树林中。他在两株较大的娑罗双树中间铺了草和树叶,并将僧伽铺在上面,然后头向北,面向西,头枕右手,右侧卧在僧伽上,最后就涅盘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释迦牟尼圆寂的式像。
相传释迦牟尼涅盘于娑罗双树间。此树夏初开花,花如塔状,又似烛台,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尽情绽放,花芯内七个橘红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黄色,使得小花更显俏丽,而远远望去,整个花串又白中泛紫,象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真是绝妙至极。一般认为,娑罗树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常见于古老的寺庙当中,是著名的观赏树,花开可供观赏,结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木材还可供建筑,真是绝好的树种。 [[ 大觉寺 ]] 内共有七棵,其中一棵是一级古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娑罗花盛开时节,满树洁白,分外绚丽。在北京市潭柘寺外的下塔院处、历代高僧长眠的塔林丛中,高矗着两棵开满白色花朵的巨大古树。这些白色花朵仿佛在墨绿色的树上插满了白色的佛塔。古树的粗干鳞片斑斑,其叶片要比别的树种明显鲜绿一些,呈掌状,分为七瓣。这就是佛门两圣树之一的“娑罗树”,因其掌叶分为七瓣,故又名“七叶树”。东侧的一棵,高达25米,干周长达5.2米,是北京也是中国和世界上的“古娑罗树之最”。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北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圆寂(涅槃)的。佛祖释迦牟尼是降生在“无忧树”下,无忧树就是娑罗树。佛祖的诞辰日为我国的农历四月初八,此时正是娑罗花的盛期。为了纪念佛祖,以及表示对佛教的虔诚,所以佛门弟子都在寺院里广植娑罗树,并视其为“佛门圣树”。
北京地区种植娑罗树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最著名的古娑罗树,就要数西山卧佛寺三世佛殿东西的两棵了。相传它们是唐代修建 [[ 卧佛寺 ]] 时(当时叫“ [[ 兜率寺 ]] ”)从印度传来的。因当时三世佛殿内有一尊大木卧佛,在殿外种植两棵娑罗树有纪念佛祖圆寂之意。据明刘桐和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它们是“京师七奇树”之一。遗憾的是这两棵树死了, [[ 三世佛殿 ]] 东侧南北的两棵娑罗树是后来补种的。
在 [[ 香山寺 ]] 遗址山门里,以前也有两棵高大的金代娑罗树,清乾隆皇帝还写有两首《御制娑罗树歌》,并刻在碑上立于树旁,今一诗碑仍在。
北京的其他寺院也种有娑罗树,多是明清时期种植的。像八大处 [[ 灵光寺 ]] (二处)的辽代招仙塔座旁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香界寺(六处)的藏经殿院有两棵明代的古娑罗树、紫竹院的紫竹禅院有一棵清代的娑罗树、西山大觉寺的北娑罗院有两棵明代的古娑罗树、大觉寺北的普照寺前院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上方山的文殊殿遗址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 [[ 碧云寺 ]] 的中山堂前有三棵民国时的娑罗树。
=='''热点新闻'''==
人民网西安5月14日电:娑罗树和菩提树同称佛教的两大“圣树”,据传释迦摩尼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菩提树象征着向善而得道,娑罗树象征着守信而圆满。
公元446年北魏时建宜君县制,因县西川有宜君水而得名。公元624年始唐王建避暑 [[ 行宫 ]][[ 玉华宫 ]] 于宜君县凤凰谷。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法师自天竺国学成归来,在大慈恩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公元629年,玄奘法师一行到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带娑罗果植于宜君艾蒿洼村,距今已1360余年。这棵娑罗树高约20多米,胸围约380厘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树冠大而圆,形如雨伞,花繁叶茂,果实累累。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向大慈恩寺赠送了菩提树,时隔一年,2016年5月14日,在释迦牟尼佛诞辰日,宜君县又向 [[ 大慈恩寺 ]] 赠送了玄奘手植娑罗树子树,意预着两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宜君县和大慈恩寺因玄奘相识,因娑罗古树结缘,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ref>[https://www.lishixinzhi.com/fojiao/1845361.html 娑罗双树什么意思?如何解释?],搜狗, 2020/08/11 19:42</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