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康景轩

增加 49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科学家
| 主要成就 = 康景轩博士最重要的科学贡献在于开创了fat-1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能产生omega-3脂肪酸的动物。一般而言,必需的omega-3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全新合成,也不能利用其它脂肪酸进行转化,而必需通过饮食获得。Omega-3脂肪酸在食物中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鱼类。康景轩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基因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家,他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动物,使其自身能产生omega-3脂肪酸。他的科研灵感来自于低等生物如C.elegans线虫,其具有将omega-6转变成omega-3的能力。他将线虫脂肪酸转化酶的基因导入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动物体内,使之能将食物中大量存在的omega-6脂肪酸作为原料,转化为有益的omega-3脂肪酸。2001年康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首先在细胞水平上证明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PNAS2001;98:4050),在2004年通过对线虫基因的改造并使用显微注射的手段,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omega-3的哺乳动物(小鼠)(Nature 2004;427:504)。随后在2006年,通过合作利用核移植克隆技术又成功地培育出了omega-3家禽(猪)(Nature Biotechnology 2006;24:435)。这一发现改变了哺乳动物不能合成omega-3的现实,即转基因动物现在能够在无需膳食补充情况下,把omega-6转化成omega-3脂肪酸,致使它们所有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大量的omega-3。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将可能极大地影响现代农业、人类营养学和omega-3研究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申请了美国专利(# 7,238,851)。 该项成果在期刊《自然.生物i科技》上发表后,引起世界轰动,美国《发现》杂志将其成果列为2006年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第38位。此外,康景轩博士也曾在美国登记10多项专利。 康景轩博士还对脂质分析的新技术/新仪器的开发十分感兴趣,比如:通过合作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的活细胞内脂质成像技术,可以在没有破坏细胞和不需要标记的情况下,观察细胞脂类分子(如omega-3脂肪酸)的分布和相互作用。此外,康景轩博士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简便、有效脂类分析技术,广泛被同行接受与采纳。
| 知名作品 = 《吃出健康的智慧》
}}
<big>'''康景轩'''</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景轩博士,著名华裔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室(LLMT)主任。 国际omega-3研究学会主席,世界omega-3生物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营养遗传学和营养基因组学》杂志主编,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浙江大学),畅销书 [[ 《吃出健康的智慧》 ]] 作者。1984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迄今已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及临床试验等领域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在脂类营养保健、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现为国际脂类研究学会,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等成员,多个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评审人。</p>
'''中文名''' 康景轩
==科研领域==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景轩博士在ω-3(鱼油)脂肪酸营养研究领域有很高建树,是动物脂类基因改造技术的开创者,是一位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青年科学家。2004年2月他在《自然》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改造脂肪组分。两年后,他利用这项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世界第一头能够自身合成鱼油脂肪的猪。</p>
<p style="text-indent:2em;"> 完成学业后,康博士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现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康博士在哈佛大学任脂肪酸研究中心主任,拥有一个由美国医学科学院(NIH)资助的生物医学实验室,领导由多名博士后研究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开展具有开创性及前沿性的医学研究。他的科研领域主要是包括心血管病的防治,肿瘤生物学及抗癌新药的开发,医用保健品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尤其是在ω-3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颇深,卓有成果。最近又在基因工程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举世瞩目。他已在世界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及专著近200多篇,获得美国专利十几项。他多次被邀请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康博士在他研究的领域里,已是一位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青年科学家。他曾经多次获得“美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目前,已有多家美国著名生物技术及制药公司与康博士建立科研合作,并聘请他为技术顾问。</p>
==科研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景轩博士最重要的科学贡献在于开创了fat-1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能产生omega-3脂肪酸的动物。一般而言,必需的omega-3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全新合成,也不能利用其它脂肪酸进行转化,而必需通过饮食获得。Omega-3脂肪酸在食物中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鱼类。康景轩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基因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家,他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动物,使其自身能产生omega-3脂肪酸。他的科研灵感来自于低等生物如C.elegans线虫,其具有将omega-6转变成omega-3的能力。他将线虫脂肪酸转化酶的基因导入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动物体内,使之能将食物中大量存在的omega-6脂肪酸作为原料,转化为有益的omega-3脂肪酸。2001年康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首先在细胞水平上证明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PNAS2001;98:4050),在2004年通过对线虫基因的改造并使用显微注射的手段,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omega-3的哺乳动物(小鼠)(Nature 2004;427:504)。随后在2006年,通过合作利用核移植克隆技术又成功地培育出了omega-3家禽(猪)(Nature Biotechnology 2006;24:435)。这一发现改变了哺乳动物不能合成omega-3的现实,即转基因动物现在能够在无需膳食补充情况下,把omega-6转化成omega-3脂肪酸,致使它们所有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大量的omega-3。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将可能极大地影响现代农业、人类营养学和omega-3研究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申请了美国专利(# 7,238,851)。 </p>
<p style="text-indent:2em;"> 该项成果在期刊《自然.生物i科技》上发表后,引起世界轰动,美国《发现》杂志将其成果列为2006年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第38位。此外,康景轩博士也曾在美国登记10多项专利。</p>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景轩博士还对脂质分析的新技术/新仪器的开发十分感兴趣,比如:通过合作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的活细胞内脂质成像技术,可以在没有破坏细胞和不需要标记的情况下,观察细胞脂类分子(如omega-3脂肪酸)的分布和相互作用。此外,康景轩博士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简便、有效脂类分析技术,广泛被同行接受与采纳。 </p>
==科研荣誉==
<p style="text-indent:2em;"> 其研究成果已获多项专利和荣誉:</p>
<p style="text-indent:2em;"> 曾被美国医学研究院(NIH)评选为“2006年最重要的营养健康研究之一” </p>
<p style="text-indent:2em;"> 被美国《发现》杂志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列为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第38位和第24位</p>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7年康教授本人还被美国Esquire 杂志评为“全美最杰出与最睿智的人士之一” </p>
<p style="text-indent:2em;"> 其卓越的成就为营养医学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被学术界誉为“动物脂类基因技术的开创者” </p>
==学术交流==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1月14日,应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吴际教授的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兼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康景轩博士来生命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康景轩博士已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生物医学研究(已在哈佛工作16年)。他在营养和保健,尤其在脂肪营养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作用的研究有很高建树。已获多项创新性成果, 曾多次被世界各大媒介广泛报道, 被誉为“动物脂类基因技术的开创者”。</p> [[File:6-1G011161400P2康景轩1.jpg|缩略图|右|康景 轩1|[http://s15.sinaimg.cn/mw690/55fe0862gd7c3f2865bfe&690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0862010172vw.html 来自ghbetsy的博客]]]
==学术报告==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1月14日下午,康景轩博士在生物药学楼3-103会议室为生命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脂类营养与健康”的学术报告。康景轩博士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脂类的作用及分类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结果针对Omega-3多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之后,康博士介绍了他在哈佛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多项实验结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等世界顶级杂志上,2006年美国《发现》杂志曾将其成果列为当年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第38位。报告的最后,康景轩博士还分享了自己怎样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经验。康景轩精彩的报告反响热烈,引发了在场师生的讨论热情,来自生命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微纳米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的师生争相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康博士进行了交流。</p>
<p style="text-indent:2em;"> 报告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徐飞会见了康景轩博士并进行了交谈。康景轩博士还参观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分子生殖生物与干细胞生物实验室,与吴际教授以及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了亲切的交流。</p>
==创造发明==
<p style="text-indent:2em;"> 近年来, 康景轩博士还很热心的与国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曾多次被邀请到北京(中科院, 协和医科大学),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 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大连(大连医科大学)等作学术讲座,并被聘为一些大学的客座教授。</p>
<p style="text-indent:2em;"> 除了学术方面的研究外,康博士多年来还在致力于多方面的创造发明。尤其在实验室应用的仪器装置方面,他已成功地开发出多项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六项已获得美国专利。至今,他个人又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多项发明专利申请。他的个人专利正在向世界范围内相关的公司转让。</p>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博士现不仅是多个美国权威性学术组织的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美国生理学家协会、美国肿瘤研究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等),而且也是美国发明家协会会员。他还担任留美华人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p>
==视频资料==
2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