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代冠服

增加 8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与 [[ 狩猎 ]] 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如帝后朝袍上的马蹄袖、披肩领和皇后两肩所饰被称为“缘”的半月形装饰,分别象征着马蹄、弓和马鞍的形象,将满族骑射征战“马上得天下”的辉煌历史
充分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满族传统服装的箭袖,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箭袖却作为满族的行礼动作(即满语中的“ [[ 放哇哈 ]] ”)得以保留。
中文名 原 则 清代冠服“[[不轻变组训]]”<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636014984&ver=1&signature=aQUpRlmIMxDRU73TVDyuW-YSEePgEEF0pmbzAMuKUeej0a1oTX9*xefs17YvNZoI6kTFs9AW5U*VpnaiEItbthb6wR0fOO8t766ion2NViuiqzwt4HwxO46jv5NKf90spUCAKrmf-H4X1g68Hoy22dNgSzCn*RgveMqpKI89bBs= 清代冠服],搜狗, 2013-02-13</ref> 原 则 “不轻变组训”
外文名 Qing emperors'costume
时 间 [[ 崇德时期]]
=='''目录'''==
1 ''' 概述'''
2 ''' 制度的完善'''
3 ''' 制作和考证'''
4 ''' 冠帽'''
5 ''' 男服'''
6 ''' 女服'''
7 ''' 配饰'''
=='''概述'''==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与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如帝后朝袍上的 [[ 马蹄袖 ]] 、披肩领和皇后两肩所饰被称为“缘”的半月形装饰,分别象征着马蹄、弓和马鞍的形象,将满族骑射征战“马上得天下”的辉煌
历史充分表现了出来。尤其是 [[ 满族 ]] 传统服装的箭袖,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箭袖却作为满族的行礼动作(即满语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箭袖又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成马蹄形,一遇到行礼之时,敏捷地将“ [[ 袖头 ]] ”翻下来,然后或行半礼
或行全礼。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已不限于满族,汉族也以此为礼,以示注重守礼。因此马蹄袖以遮手可御寒,挽起放下可行礼,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被人们誉为“反映清代历史的象形文字”。清代帝王服饰正是
  清朝坚持以满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故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自从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开始初步定制,历经变动修改,直到清高宗乾隆帝之世才基本确定下来,以后虽有修订,但没有重大的变动。清军入关之后,
曾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定《 [[ 服色肩与永例 ]]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定民公以下有顶戴官员以上者,禁穿五爪蟒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十二月在赐太保年羹尧自裁的罪状中有:“出门官员穿补服净街,用鹅黄小刀荷包,擅穿四衩
衣服,衣服具用黄包袱,伊子穿四团补服,坐落公馆墙壁俱彩画四爪龙,吹手穿缎蟒袍。”其狂悖之罪有:“奏折在内房启发,并不穿朝服大堂拜送,纵容家人魏之耀穿朝、补服与司道提镇同坐。”雍正四年及八年定大小官员帽顶等级。雍正十
年校刊《 [[ 大清会典 ]] 》。乾隆五年敕撰《大清律例》,乾隆二十六年敕撰《大清会典·会典则例》,乾隆三十一年校勘完成《皇朝礼器图式》,为清宫廷画师精心彩色描绘,并用木刻版刊印黑白图。后于嘉庆、道光年间纂修完成《会典及事例、图
式》和《 [[ 大清通例 ]] 》。光绪年间又增补修纂《大清会典图例》。
  清代冠服制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严肃性。皇帝每年秋审,对“服制斩犯”达到近乎疯狂的残酷。据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 [[ 清实录 ]] 》中载:“丙午,上御依清旷勾到,秋审官犯、服制及云南、贵州情实罪犯。停决官犯斩犯六人、绞犯
四人、服制斩犯四十二人、云南绞犯七人、贵州斩犯一人,绞犯八人……”可见因服制被斩首的犯人在死刑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现在还有一部分完整地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以与故宫现藏的清代实物相对照,而故宫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保藏的宫廷绘画如清初由著名画家王翚主持、集中许多画家合作绘成的《康熙万寿图》(十二大卷)、《康熙帝南巡图》,由徐扬
主持的《 [[ 乾隆南巡图 ]] 》(十六大卷)和徐扬的另一长卷《姑苏繁华图》。又如《雍正帝祭先农坛图》、《乾隆帝紫光阁赐宴图》、《乾隆帝大阅图》、《乾隆帝大阅铠甲骑马像》、《乾隆帝丛薄围猎图》、《乾隆帝射熊图》、《泰和殿筵宴
图》、乾隆帝题诗作序的《 [[ 塞宴四事图 ]] 》、乾隆帝生母崇庆太后《万寿点景图》、《光绪皇帝大婚图》、《冰嬉图》、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万树园赐宴图》及《马术图》等,则生动具体地描画出了清朝君臣在各种不同政事或礼仪活动场面衣着
的形象。另外如《康熙帝读书像》、《 [[ 康熙帝写字像 ]] 》、《雍正帝行乐图》、《 [[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 》等,是描绘皇帝在燕居时穿着便服读书写字或娱乐休息的情形,更能帮助我们了解清代上层社会服饰文化与生活活动的概貌。
  19世纪8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之后,上自慈禧太后,下至市民、商贾、小手工艺人,都有写真照片流传至今,足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形象资料,而更宝贵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分别保存了数十万
  (7)翎子:
  翎子分 [[ 花翎 ]] 、蓝翎、染蓝翎,花翎为贵,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贵。花翎原有例戴、赐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戴单眼花翎。品宦例戴
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散秩大臣、武备院卿、上驷院卿、头、二、三、四等侍卫及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銮仪卫等满员五品以上、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
凰7,每个凤身上饰东珠9,猫睛石1,每个凤的凤尾饰珍珠21。冠后金累丝翟(雉鸟)1,翟背饰猫睛石1,翟尾饰珍珠16。从翟鸟下垂珠结,由五行每行64颗珍珠串连,平排垂挂,在五行垂珠的半中间即第32颗外,接衔一个圆形青金石结,系用金
累丝圆形饰片嵌青金石1,东珠6,珍珠6制成。然后再从石结下面接垂五行的后半串珍珠。共珍珠302颗,这就称为“ [[ 五行二就 ]] ”。每行大珍珠1,末缀珊瑚。冠后从冠檐里边下垂倒葫芦形护领,护领下端垂明黄色丝绦两条,末缀宝石。冠左右缀青
色缎带。皇后夏朝冠以青绒为之,余制如冬朝冠。吉服冠:冠形基本相同,以薰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
  ②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服,蓝色或石青色随便用,若赐金黄色亦可用之。其余与皇子相同。
  ③贝勒、贝子、 [[ 镇国公 ]] 、辅国公朝服,不许用金黄色,其余颜色随便用。纹样通绣四爪蟒纹。
  ④民公、侯、伯朝服,一种是蓝或石青色。披领及袖均石青色,织金缎镶边,冬天再加镶海龙裘皮边。两肩、前胸、后背饰正蟒各一条,腰帷行蟒四条,中有襞积,裳行蟒八。另一种是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披领及裳均表以紫貂,马
  (2)贵妃、妃、嫔朝褂,与皇贵妃相同,但领后的绦为金黄色。
  (3)皇子 [[ 福晋 ]] 、亲王福晋、世子福晋朝褂,用石青色,织金缎、绸边,饰纹前行龙四、后行龙三。领后垂金黄绦,上缀杂饰。
  (4)贝勒夫人、贝子夫人、镇国公夫人、辅国公夫人朝褂,石青色,织绣四爪蟒,领后垂石青绦。
=='''配饰'''==
   1.朝珠: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 曼殊”的 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帝有“曼殊师利”大皇帝之称,“曼殊师利”就是 文殊菩萨。因此,清代冠服 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渊源。按 清代冠
服制度,君臣、命妇凡穿朝服或吉服必于胸前挂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贯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 佛头”,与垂于胸前正中的1粒佛头相对的1粒大珠为“佛头塔”,由佛头塔缀黄绦,中穿背云,末端坠一葫芦形佛嘴。背
香、 白檀、 催生石、 金刚子、崇珠克石等。贯朝珠的线条,皇帝用明黄绦,而下为金黄绦、 石青绦。
   2  2 .朝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
  (1)朝带
帝曾明谕立行禁止。
  6. [[ 彩帨 ]] :彩帨是清朝妇女穿朝服时挂在朝褂的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饰物,以色彩及有无纹绣来区分品秩。彩帨长约1米上下,是上窄下宽,下端呈尖角形的长条,上端有挂钩和东珠或玉环,挂钩可将彩帨挂在朝褂上,环的下面有丝绦数
根,可以挂箴(针)管、縏(pán音盘)袠(音帙)即小袋子之属。《礼记·内则》云:“妇事舅姑,……右佩箴(针)管、线、纩,施縏袠。”故宫旧藏彩帨,黄色丝绦上一般挂牙签盒、火镰袋、觿、削刀、荷包、香囊等物。再下面为一圆形金
帨,绿色,绣云芝瑞草纹,绦金黄色。嫔彩帨,绿色不绣纹,绦金黄色。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彩帨,月白色不绣纹,绦金黄色。民公夫人彩帨,月白色不绣纹,绦石青色。
  7. [[ 钿子 ]] :满八旗贵族妇女,平日梳旗头,穿朝服时戴朝冠,穿吉服时戴吉服冠,还有一种类似冠的头饰,是在穿彩服的日子里戴的,叫作钿子。钿子实际等于是一种珠翠为饰的彩冠。前如凤冠,后如簸箕形,上穹下广,以铁丝或藤作胎骨,
网以皂纱,或以黑绒及缎条罩之。戴在头上时,顶往后倾斜。前后均以点翠珠石为饰。钿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