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僑光科技大學
,無編輯摘要
{{onesource|timeclass=2019"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0910px 0px 10px 20px; text-16T12align:24left"|<center>'''僑光科技大學'''<br><img src="https:45+00//www.ocu.edu.tw/var/file/0/1000/img/989/logo.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00}//www.ocu.edu.tw/ 圖片來自ocu]</small> |} '''僑光科技大學'''([[英語]]: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O.C.U),簡稱'''僑光科大''', '''O.C.U''',是一所 位於 台灣[[台中市]][[西屯區]] 市 的私立 [[科技 大學 ]] 。 == 象徵 ===== 校訓 === 僑光 於1964年 的校訓是「明誠立信」,為 創 辦人[[陳積中]]先生親訂,意涵乃明道、誠樸、 立 業、信行的精神。 === 校徽 ===校徽設計以立足於地球,並由[[台灣]]出發的大船航行於世界各處。校徽具有三層意義:第一是僑光為華僑籌措資金創設,第二是呈現僑光的世界觀,第三是期許僑光的畢業學生擁有不可限量的未來,如大船從台灣出發,航向廣大的世界。 === 校旗 ===校旗設計以翠綠色為旗子顏色,象徵欣欣向榮、生生不息的意義。旗面有校名「僑光科技大學」,字體顏色為藍色,象徵具有光明發展的前景。校名之下為配合校名顏色而改用同一色系的校徽。 === 吉祥物 ===* 成群飛躍於海波上的飛魚,象徵僑光人的朝氣與活力,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 飛得高、飛得遠,象徵僑光人積極拓展國際視野,夢想遠大。* 僑光自許要如飛魚般「乘風破浪‧疾游而上」 ,秉持 校訓「 『 明 、 誠 、 立 、 信 』校訓,穩步朝向成功邁進。'''三條飛魚的涵意'''* 代表本校三個學院攜手共進、跨領域合作的精神。* 代表僑光「教師」、「學生 」 與「校友」,僑光的教師帶領學生、學長姐帶領學弟妹,彰顯僑光人才傳承,積極向前的氣勢。 == 校史 ==1962年,創辦人陳積中先生籌辦「華僑工商管理學院」,於[[台中市]][[西屯區]]購地約一萬五千坪。1964年,由於政府決策暫不增設大學及獨立學院,遂改申請設立'''僑光商業專科學校'''。初期招收五年制專科,有國際貿易、企業管理、會計統計、銀行保險等四科。1965年,設立二年制專科夜間部 。 近鄰水湳經 1983年,成立二專日間部,設有資訊管理、國際 貿 園區 易二科,另外二專夜間部自1994年至2000年間陸續增設資訊管理、應用外語、財務金融科。 2000年,升格為'''僑光技術學院''',開始招收二技日間部及進修部,包括資訊管理系、會計系、企業管理系等三系。2001年,增設四技日間部與進修部,資訊管理系、會計系 、 中 國際貿易系。二技日間 部 亦新增企業管理系與金融與風險管理系。2007年,增設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09年8月,奉-{准}-改名為'''僑光 科 技大學'''。2010年,環境資源管理系改名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與國際貿易系整併為國際貿易運籌系季碩士在職專班。2011年,停招金融與風險管理系。增設餐飲管理系。 2012年,日間五專部停止招生。增設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生活創意設計系、旅館與會展管理系、 學 園區 士後國際商務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同年8月,調整學院系所架構,取消原有商學院、管理學院、人文與科技學院之建制: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餐飲管理系、旅館與會展管理系,與隸屬於原人文科技學院之應用英語系,前項四系重新組成「觀光與餐旅學院」;原隸屬於商學院之財務金融系、金融與風險管理系、會計資訊系,與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企業管理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國際貿易運籌系,以及原人隸屬於文科技學院之財經法律系,前項七系重新組成「商業與管理學院」;原隸屬於人文科技學院之生活創意設計系、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資訊科技系、應用華語文系,與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資訊管理系,前項六系重新組成「資訊 與 台中 設計學院」。 2013年,增設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停招應用華語文系、會計資訊系、 工業 區 工程與管理系、資訊管理系、金融與風險管理系、學士後國際商務英語學士學位學程。2014年,資訊科技系碩士班停招,國際貿易運籌系改名國際貿易系 。 首重 2015年,資訊與設計學院改名設計與資訊學院。2017年,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分成機械設計組、產 品 格 設計組,進行分組招生。 ===學校==='''学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学]]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 教育 。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 ,提 升 供基本教育。 學生 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 就 業軟實力 讀中學 。 特色 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 為 「 大 四全 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幼童| 年 實習 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 , 首開全國 中學生可選擇就讀 大 學、[[職業學校]]、專科 學院 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 校 先河 , 自102 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ref>{{cite web |url=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title=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ublisher=Open Digital Archive |access-date=15 May 2014 |archive-date=2016-04-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14015817/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dead-url=no }}</ref>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訓|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自學|在家學校]]和[[線上學習|線上學校]]等,使教 學 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 歷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 年 度起連續4年舉 的[[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ref>{{Cite web|url=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title=History of the School|website=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language=en|access-date=2019-07-27|trans-title=校史|archive-date=2019-07-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070256/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dead-url=no}}</ref>;而[[中国历史|中国]]最早的學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 辦 「 的學校。 ==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在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是[[統治階級]]培養[[貴族|下一代]][[品格教育|品格]]、[[雅乐|禮樂]]、[[閱讀|讀]][[寫作|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 校 生 實 習博覽 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 會 」 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 , 減少 違背學校令學生 學 用落差 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 常見的分級 ==[[欧洲]]的一些地区,[[文理中学|高级中学]]({{lang-en|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和[[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
== 學校特色常見的分類 ==*環境優越便利 位鄰逢甲商圈、新光三越 在[[英國]] 及 大遠百商圈 [[北美洲|北美]] , [[學校]] 可 快速抵達交流道及朝馬轉 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 運 站,生活 作管理的 機 能十分便利。有20多條公車路線直達本校 構 , 比鄰台74線快速道路和中山高速 不一定是 公 路,學生通勤相當便捷。近鄰水湳經貿園區、中部科學園區與台中工業區,增加日後就業機會。*深耕技職教育僑光科技大學創 立 迄今50餘年,基於校訓「明誠立信」,首重品格 義務 教育 ,提升學生就業軟實力。榮獲教育部104-10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連續兩年共獎勵6,000萬元,為新獲補助 學校 之冠 系統的一部份 。辦 ''' 學 卓越,深獲社會肯定,全 校 註冊率高達95% '''可 以 上 專精於某一個領域 , 成為高中 例如:經濟[[學院]](如[[伦敦经济学院]]) 、 職生升 舞蹈 學 首選。*大四全年實習首開全國大學院 校 先河,自102學年度起連續4年舉辦「在 或记者学 校 生實習博覽會」,力求學生理想實習機會,將實習當成跳板,邁向就業百分百目標 。配合業界需求,推動「就業導向」的課程規劃,重視產學鏈結、減少學用落差。輔導 也可能基於某類 學生 在學取得專業、資訊及中、英文檢定證照 而設立 , 強化 如特殊 學 生就業競爭力。*就業百分百近年全 校 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3%以上,其中餐飲管理、企業管理、資訊科技等系就業率高達100%,深獲社會肯定。全校大四生全年在業界實習,創造「畢業前即就業」,邁進「就業百分百」的目標。專業課程結合校內 、 校外實習,創造就業優勢,開創 聾啞人士 學校 、學生、企業三贏 等 。==校徽==[[File:Logo-new.jpg|缩略图|居中|Logo]]
== 教學單位批评與替代 =={| class="wikitable"|- ! width="220" rowspan=3| <span style="font-size:14pt;">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 商學與管理學院学校'''|width="280"|國際貿易系 |width="280"|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width="280"|企業管理系暨碩士班|width="280"|財務金融系暨碩士班|- |width="280"|財經法律系|width="280"||} 的[[阶级]]结构再製機制。
== 校園設施 ==
* [[教室]]
* [[禮堂]]
* [[自修室]](可能和圖書館併設)
* [[图书馆]]及閱讀角
* [[體育館]]及[[操場]]
* [[電腦教室]]及語言教育室
* [[实验室]]
* [[办公室]]([[校长]]室、教員室、總務部及校務處)
* [[會議室]]
* [[校工]]([[交流生]])[[宿舍]]
* [[學生輔導室]]
* [[天台]][[花園]]
* [[福利社]]
== 參見 ==
等級分類
* [[初等教育]]
* [[成人教育]]
* [[課程]]
* [[補習班]]
* [[家庭教育]]
* [[義務教育]]
學校分類
* [[私立學校]]
* [[寄宿學校]]
* [[預科學校]]
* [[音樂學院]]
* [[语言学校]]
* [[鄉校]]
學校組成
* [[校園]]
* [[校車]]
* [[校友]]
* [[校友會]]
== 學生分享==[[File:僑光科大.jpg|缩略图|居中]]<ref>[https://www.dcard.tw/f/ocu/p/229918701 Dcard]</ref>== 參考 資料文獻 ==
{{reflist}}
[[categoryCategory:大專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