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藻礁

移除 1,317 位元組, 2 年前
【臺灣藻礁之分布現況】
[[File:藻礁01.jpg|400px|缩略图|右|臺灣藻礁之分布[http://algalreef.weebly.com/214882877134299309772099820296.html 照片來自]]]
===臺北八里海岸及桃園內海===
1986年德國學者Reineck與鄭穎敏教授以德文發表一篇有關藻礁剖面的學術報告,是目前臺灣極為重要的文獻,所調查的區域就是臺北八里海岸及桃園內海兩處,報告中更將桃園內海的藻礁繪成剖面圖。 典型桃園縣海岸的河口,在河川攜帶泥沙入海後,受到沿岸流由北往南輸送的影響,在河口堆積成由東北-西南方向的沙嘴,沙嘴與河道出口即成一 [[ 潟湖 ]] ,早期此類潟湖可停泊船隻,老街溪口的許厝港,即為許氏家族在此登陸墾殖的港口。桃園縣海岸潮差最大可達4公尺,退潮時潟湖內水位低,漲潮時則是一片汪洋。 當時德國學者調查藻礁的內海,位於新街溪,也是這種地形,而海湖、後湖等地名,同樣是描述潟湖景觀,這些潟湖外側更早期則是珊瑚藻建造成長帶狀的藻脊,這種地形現在仍可在北海岸看到。至於八里一帶,由於開發時都被挖除,甚至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生長的痕跡,桃園縣海岸的藻礁,雖沒全被挖光,卻也是慘不忍睹。 桃園縣藻礁的分布地點從 [[ 竹圍漁港 ]] 西側之大鼎海岸、埔心溪口、新街溪口、老街溪口、富林溪口、大堀溪口、小飯壢溪口、新屋溪口到後湖溪口,都可以發現藻礁的蹤跡。 大園鄉竹圍漁港西南側之大鼎海岸及埔心溪口北岸可看到殘存的藻礁塊;大園鄉新街溪口至老街溪口之間,低潮時可看到露出大片的藻礁,高度約50公分以下,部分藻礁被覆蓋在卵石下,新街溪與老街溪夾帶大園工業區污染物排入海中,有時海水會呈墨綠色,藻礁也呈灰黑色,目前並沒有找到現生的 [[ 珊瑚藻 ;觀音鄉草漯海濱之藻礁呈乳白色,亦沒有找到現生的珊瑚藻;富林溪口東側之藻礁呈黃紅色,周邊的卵形礫石被染成紅褐色,富林溪、大堀溪流經觀音工業區,溪水烏黑,珊瑚藻很難在此地存活 ]]
總之,桃園北起大園鄉竹圍海岸,南迄觀音鄉大堀溪口,殘存的藻礁於退潮時呈現不連續出露,但從2006年的調查後至今,仍幾乎找不到現生的珊瑚藻,推測這種情形可能早在十至二十年即已發生。
觀音鄉白玉海濱,即觀音海水浴場附近,根據早期的歷史紀錄,陳培源敎授於1953年的「臺灣西部之重砂礦牀」調查報告中有提及石灰藻類及貝殼與小礫等混結而成之珊瑚層(coralline bed),但該報告中的藻礁目前全被覆蓋在沙下。 觀音溪至小飯壢溪口間有多項大型開發案, [[ 觀塘工業區 ]] 完全座落在現生的藻礁上,垂直海岸長短不一的突堤,在堤側形成一處處積沙,無積沙處還可看到現生的珊瑚藻。       [  
===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
桃園小飯壢溪口南岸至新屋溪口北岸,就是所稱的觀音藻礁,這段與前述觀塘工業區的藻礁原本是連續的,非常平坦,一望無際。因臺電大潭電廠的進水及排水需要,在海岸築了幾道大型垂直堤防,將觀音藻礁從中攔腰截斷。從衛星影像來看,2006年的堤防較2003年的長度更是加長1倍,因此形成明顯的突堤效應。突堤西南側的海岸,沿著 [[ 防風林 ]] 的沙灘被淘走,使原本被覆在沙下的藻礁露出,因此面積略有增加,但新露出的區域並沒有生長中的珊瑚藻,若沿著低潮線,就可以看到活生生的珊瑚藻。
===新地質的命名發表—潮音石灰岩===
老街溪口附近稱之 [[ 潮音海岸 ]] ,高潮線以上是沙質灘地,以下是藻礁地形,但現在已不再生長珊瑚藻了,然而早期留下的藻礁地形,向外延伸至少500公尺 ,因此王士偉博士於2008年發表的文章中,就是採用這裡的地名 ,觀音鄉一帶的藻礁海岸現況雖較佳,但「觀音」在地質學上已被使用於其他地質的命名,因此將桃園段的藻礁海岸命名為「潮音石灰岩」。
===臺灣北海岸及東海岸的藻礁分布===
31,8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