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介休县

增加 18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邬县属魏国,境西部置平周邑。
秦代,始置界休县,与 [[ 邬县 ]] 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使部太原郡。平周邑改名为平周县,属西河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平周县废置。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属河东路汾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孝义县。
金代,属河东北路 [[ 汾州 ]]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清代,属山西省汾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山西省。民国三年(1915年)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山西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阎锡山统治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设立介休统委会,寄驻孝义县农村,属孝义县统委会(相当于专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成立介休抗日县政府,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十二月事变”后,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路西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4年)2月,属太岳专署;5月属太岳专署第三办事处;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是年4月,铁路北地区与平遥、孝义、汾阳县汾河地区合并成立平介县,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署。民国三十一年5月,铁路南地区与 [[ 灵石县 ]] 河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初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次年3月属太岳行署第一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介灵分置,介休抗日政府隶属未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介休城解放后,属晋中区三专署。是年10月平介县撤销,原介休铁北地区归回。
1949年2月,属太原市三专署。9月,属 [[ 榆次区 ]]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8月,属榆次专署。
民国七年(1918年)以后,改为区村制,全县分为4个区。日军侵占介休后,原4个区公所撤往抗日根据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介休抗日县政府将全县划分为8个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铁(路)北划归平介县,为该县的第四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铁(路)南地区和灵石县汾河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划分为8个区,灵石境内4个区,介休境内4个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介灵联合县分置后,介休铁(路)南仍为4个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原铁北平介县四区归回,改为介休县第五区,新设城关区,全县6个区。
1950年撤销第五区,所辖行政村乐善、 [[ 桑柳树 ]] [[ 孔家堡 ]] 、中街、礼世、万户堡划给二区;宋脑、洪善、西段屯、宋安、上站、南桥头、马女、三道河、韩屯、梁吉、 [[ 赵家堡 ]] [[ 罗王庄 ]] 、北张家庄划给三区;西刘屯、田村、旺村、 [[ 师屯北 ]] 、郭壁、钦屯、白岸、义棠、孙畅村、孙畅堡、小宋曲、白水、万安、东内封、东堡划给四区。三区所辖洪相、石屯、东刘屯划给二区。
1953年实行区乡村制,初划为55个乡。1954年将河生乡改为河生和城南两个乡,全县共56个乡,乡下辖村。
=='''地理环境'''==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北侧。 [33] 地跨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起义安镇 [[ 任家堡村 ]] ,南至绵山顶端艾蒿坡;西起义棠镇圪塔头村,东至张兰镇南窑头村。东北与 [[ 平遥 ]] [[ 汾阳 ]] 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东南与沁源毗邻,西北与孝义相望。东西最宽处38.5千米,南北纵长38千米,总面积74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47%。
介休市整个地势形态呈南高北低,海拔在740~2487米。南部为山区,主峰有 [[ 绵山 ]] [[ 天峰山 ]] 等,属 [[ 太岳山脉 ]] ,面积31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2.09%;中部为丘陵区,面积191.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5.86%;北部为平川区,面积为237.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2.05%。
介休市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2500小时左右。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据1954~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冬夏季气温变幅较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区降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平均为175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区。
介休市境内地表水主要有: [[ 汾河 ]] [[ 文峪河 ]] [[ 磁窑河 ]] [[ 龙凤河 ]] [[ 樊王河 ]] [[ 东涧河 ]] [[ 西涧河 ]] [[ 兴地河 ]] [[ 洪山泉 ]] [[ 槐柳泉 ]] [[ 闷津泉 ]] [[ 侯堡泉 ]] 等.
汾河:由平遥县营里村进入本市朱家堡,经张兰、北辛武、万户堡、义安、宋脑、城关等乡镇,到义棠田村入灵石县境,在介休市境内流长33千米。
[[ 文峪河 ]] :源于 [[ 交城 ]] [[ 离石 ]] 两县交界处的 [[ 关帝山 ]] ,在本市罗王庄对岸入汾河。流域面积为1.876平方千米。
[[ 磁窑河 ]] :源于交城县磁窑沟,至本市南桥头注入汾河。原系文峪河支流,在孝义入文峪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汾阳县武汉山为维护其私利,利用日伪力量,在介休市境内新挖一河,将磁窑河水改入。
原磁窑河水源仅有磁窑沟、瓦窑沟洪水,经常干涸。1952年,清源县(现清徐县)白石河水入磁窑河,加之交城、文水境内的排退水全部注入,磁窑河的泄洪负担大大加重。
龙凤河:属本市最大的一条洪水河,由 [[ 沁源县 ]] 境红崖沟、才子沟、后沟、铁水沟至古寨汇合后,经大栅流入 [[ 绵山峡谷 ]] ,再由本市龙凤村南出山北流,经龙头、石河、下庄等村,然后在洪相村西汇入汾河。全长52千米,流域面积556平方千米(其中沁源县境内317.1平方千米)。
[[ 樊王河 ]] :属本市第二大洪水河,由本市樊王村东西两沟洪水汇合出山,流经连福、三佳、义安等乡镇,到洪相汇入龙凤河,后注入汾河。全长23.1千米,流域面积93.7平方千米。
[[ 东涧河 ]] :源于沁源县境王和岭,向北流经张家庄,又有水策凹及关子岭两沟汇入,在本市西北里村进入平原后无固定沟道。长度为23千米,流域面积为53.2平方千米。
[[ 西涧河 ]] :源于靠龙庄,经赵家窑、南王里、东大期等村,由洪相村注入汾河,流域面积为60平方千米。
[[ 兴地河 ]] :源于沁源县境马跑泉,主流长14千米,兴地村以上流域面积为66平方千米。
洪山泉:于城东南狐歧山下,系断层作用奥陶系石灰岩和石灰二迭系砂页岩溶洞水受阻成泉。汇水系统面积500平方千米,露出高度海拔839米。
=='''风景名胜'''==
[[ 介休市博物馆 ]] 坐落于老城顺城街东门外北侧,东望郭有道墓,西接 [[ 祆神楼 ]] ,南俯三贤广场,北靠介休北部新城,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58平方米。博物馆外形是台基大顶宫殿式建筑,博物馆坐落于台基造型基础上,四周如城墙围合的方城,四角突出如城角楼之城台。传统棂格式窗户上加起面积超大的攒尖顶。馆内结构三层,东西南三面设有天井小庭院。
[[ 文公祠 ]] 是介休 [[ 三贤 ]] 之一、北宋名相文彦博的祠堂,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清康熙版《介休县志》舆地图中,于三结义庙西边标有“ [[ 文祠堂 ]] ”,为目前所见最早记载,2013年在原址修缮复原。建筑群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坐落大门、享堂、寝堂。建筑面积948平方米。
[[ 城隍庙 ]] 位于城内东大街,据庙碑记载:“创始洪武中(1368~1398年)”。明弘治八年(1498年)修复,后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56年)至隆庆四年(157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清雍正二年(1742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也有过修葺。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仪门、戏台、献殿、正殿、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垛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和近年复原建筑。
[[ 文峰塔 ]] 位于连福镇赵家庄村一步崖自然村西北约3千米的天峻山巅。又名文风塔,乡民俗称 [[ 天峻塔 ]] [[ 棒槌塔 ]] 。高塔直插云天,数十里外皆可望见。
文峰塔为一座青石筑砌、通体实心、平面圆形、立式圆柱体石塔,是介休市南端标志性建筑。石塔筑于山巅临岩处,十分险峻,青石取材于南距塔体百余米处山岩,昔日采石处今可觅得。文峰塔柱体四周距塔基高约3米处,各嵌筑有一块长方形刻石,分别为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康熙年间、同治年间始建或重修石塔碑刻。明朝万历刻石于碑体北侧,因时间太长、风吹雨蚀字迹已经难辨,疑为“文峰塔”塔铭。清朝康熙年间刻石嵌于正南侧,书有“国朝康熙四十六年季夏重修”字样及碑文。其余两块均为清朝同治年间碑刻,大小与康熙年间刻石相差无几。塔体东侧所嵌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天峻山重修石塔记》铭文。 [15]
5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