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现代文学馆

增加 15,47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中国现代文学馆</big> ''' |- |File:中国现代文学馆.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中国现代文学馆</big> '''

|-

|[[File:中国现代文学馆.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外文名: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地理位置: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

类 别: 公益一类 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6:30,16:00后谢绝入馆

门票价格: 免费

|}

'''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于1985年,原址在西三环路万寿寺。新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于2000年5月开放。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资料中心,集文学展览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交流功能于一身。其主要任务是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以助益于民族文化品位的提升;收集、保管、整理、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著作、手稿、译本、日记、信札、藏书等文学档案资料和有关的著作评论以及现当代文学书籍、期刊等,以助益于先进文化的薪传。<ref>[ ], , --</ref>

==历史沿革==

1981年10月13日,组建建馆筹备委员会。孔罗荪任主任委员,筹委会委员有:巴金、冰心、胡乔木、周扬、曹禺、艾青、贺敬之、严文井、唐弢、王瑶、冯牧、朱子奇、张僖等,其他成员:李枫、王乃瑾、曹琳、吴福辉。

1982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选定北京万寿寺西院作为文学馆临时馆址。同年11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胡乔木等同志参加并为“筹建处”挂牌。财政拨款150万元作为修缮馆舍和购置基本设备的经费,巴金先生捐款15万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金。

1984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馆内举办“茅盾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老舍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杨犁任文学馆第一任馆长。同年3月26日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巴金先生亲自主持,胡乔木、王蒙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开馆典礼。

1996年,由于旧馆万寿寺已经承载不下逐年增加的文物、书籍,以及考虑到对书信、手稿的保护程度,希望能够建成独立新馆。在巴金先生的再次积极争取下,国家在朝阳区芍药居地区为文学馆开辟新址,新馆计划得以实施。

1997年底动工,1999年9月底完工,于2000年5月23日新馆开馆。建成之后的文学馆新馆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2008年,文学馆在原有A座、B座的基础上,再次扩建C座新楼,更加扩大展览和研究的规模。2010年C座建成使用。

2020年11月10日,成为全国文学馆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展出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品80余万件,中西结合、园林风格的建筑设计还获得中国建筑设计鲁班奖。

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 关于“寒夜”]]》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4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报中央批准。

文学馆藏品包括书刊、手稿、书信、照片、字画、实物、音像资料等。对作家整批捐赠的文学资料,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库。已建立的有巴金文库、冰心文库、唐弢文库、张天翼文库、周扬文库、俞平伯文库、丁玲文库、夏衍文库、阿英文库、萧军文库、姚雪垠文库、萧乾文库、张光年文库、刘白羽文库和李辉英文库、林海英文库、卜少夫文库、周仲铮文库等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库共百余座。

==展馆新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巴金、孔罗荪任名誉馆长。冰心、阳翰笙、萧乾为顾问。

该馆新馆工程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设计,1999年10月落成,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小区文学馆路45号,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文学建筑。它是由中国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冰心先生等倡建的一组新颖别致的、园林式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建筑群。现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和文学资料研究及交流中心。

该馆占地面积46亩,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馆的外观以红墙蓝瓦为主,墙外的百花浮雕,各显神韵,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意境。馆内的玻璃壁画、主厅油画、园林雕像、石头馆徽等都有别致的安排,整个建筑布局构思巧妙;在建筑上把传统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显示了建筑美学的新动向。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为北京增添了新的风景。

新馆在总体布局中,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庭院组合和江南园林建筑的造园手法相结合,并融入了一些彩灯、暗流、涌泉和椭圆形社交广场等西式文化,在绿意缭绕的建筑周围有文学大师们的青铜雕像散落其间,使整个建筑组群的平面和空间活泼多变,极富现代感,又有历史的文学气息。屋顶的设计上更有独到之处:传统的双坡和四坡攒尖的屋面都不到顶,省去了顶尖部分的无用空间,在顶部开辟了各种形状的采光天棚,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和光影变幻;从外部看,更形成了双屋顶脊或三角形屋脊,再结合传统屋脊鼻子,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

新建C馆展厅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展出作家达2000多人,手稿原件和初版本图书600多件,图片4000多张。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新世纪,分为“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五四文学革命”“左翼和进步文学的崛起”“战火洗礼中的文学”“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发展”“迈入21世纪的文学”七大主题展区。

==常设展馆==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展:主要展出20世纪以来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家作品。

二、作家书房展:主要集中展示作家捐赠的文物及藏书,有张天翼书房、叶君健书房、姚雪垠书房、阳翰笙书房等数十位作家的书房,书房展不定期更换。

==馆舍九绝==

一绝 巨石影壁

在文学馆的正前门,矗立着一座长8米、高2.5米、重达50吨的巨石影壁,巨石为采自山东莱州的樱花石,前后两面均刻有巴金先生的一段话,精辟阐明了中国新文学的使命。正面:“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背面:“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们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种传给别人。”

二绝 四个馆名

文学馆曾请三位文学巨匠题名:叶圣陶、冰心、巴金。在新馆建设中,江泽民主席又为新馆题写了馆名。因此共有四个题名,文字一样,字体不同。

江主席的题名安排在两个主厅的入口上方,呈匾额状。三位老人的题名分别安排在主体建筑的三个墙体上,东、北、西三面,一面一个,直接刻在墙面白大理石上,白底黑字,有署名,有红印。

三绝 百花齐放浮雕

文学馆的外墙做得极讲究,用新疆北部开采出来的新疆红花岗岩石板,抛光后干挂,整体呈酱红色。窗框是用白大理石镶边的。这一红一白的色调搭配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风格,但由于工艺和材料都很现代,一眼看去,和天安门、故宫、太庙的墙面又有很大的区别,显示了时代进步的轨迹。

浮雕块的石材取自河北省曲阳县,有一种叫“草白玉”的,较之汉白玉更耐酸耐雨。以它为原料,打成80×80公分方料,选郭沫若先生著名诗集《[[百花齐放]]》上的插图木刻图案为蓝本,雕成浮雕。

四绝 巴金手印门把

文学馆自己发明了一个门把,独出心裁。他们将巴金的手形翻一个石膏模,再设计成一个长方形的铸铜件,正中是巴老的手印,连他手掌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旁边有一个他的印章。这款铸铜件被装在每一扇进出文学馆的玻璃大门上,成为文学馆一景。参观者推着巴金手印门把进门,在踏进文学馆大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与文学巨匠的接触。

五绝 彩色玻璃镶嵌壁画

文学馆A座大堂正门的两侧,各有一幅长14米、高3.6米的彩色玻璃镶嵌画,用六组画的形式艺术地表现了鲁迅的《[[祝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原野]]》。这六组画各自有一幅主画,两幅副书和六幅背景画。六组彼此相连,形成两堵巨大的画墙,逆光看去,五光十色,十分抢眼。

六绝 作家签名瓷器

文学馆A座大堂中间,竖立着一对巨大的青花瓷瓶,上面有5000余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签名。大瓷瓶有3.5米高,各重1吨多,是在景德镇烧的,每一炉只烧一枚,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难以控制,烧毁了若干枚。作家名字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观众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作家的名字。

七绝 大油画

文学馆A座大堂里侧,能看到一个油画厅。油画厅的左右两扇墙面,应用了埃及的彩色浮雕、敦煌的绿黄色基调和现代的叠加技术,再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受难者”和“反抗者”形象。两幅大型壁画各长18米、高2.8米,油画总面积为1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巨型长轴。

八绝 作家雕像

文学馆坐落在设计别致的园林中,充满着浓郁的文学艺术氛围。在绿树掩映的园林中,安放着13尊或铸铜、或钢铁、或汉白玉的作家雕像,形态各异而传神。

九绝 奇石“逗号”

奇石来自房山,体积巨大,像一尾展开的孔雀屏,中心有一个溜溜圆的孔,透空,而且连着一个缺角,像极了一个逗号。中国古典文学没有任何的标点符号。逗号,是现代。逗号,没有完结,一直延续到当代。这是一个天然的文学馆馆徽。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纪念馆隶属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主要负责保护、管理茅盾先生的遗物和故居建筑,故居内的茅盾专题展览常年向公众开放。

茅盾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后圆恩寺胡同13号,西邻南锣鼓巷文化一条街。馆内由一个二进四合院组成,庭院内有两拢花草和一个葡萄架,茅盾半身铜像坐落在庭院正中。三个展厅和会客室组成院落前庭,后庭为起居室兼卧室。茅盾先生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7年(1974年—1981年)。

==文化活动==

自建馆伊始,文学馆一直坚持举办星期日免费讲座,每两周一次,已累计举办了700多场,为大众开启了走近作家、走入文学的大门。

杨犁(第一任馆长)任职时间:1985-1991

刘麟(副馆长)任职时间:1985-1991

李凖(第二任馆长)任职时间:1991-2000

舒乙(常务副馆长)任职时间:1995-2000

周明(副馆长)任职时间:1995-1999

吴福辉(副馆长)任职时间:1995-1999

刘泽林(副馆长)任职时间:1999-2007

舒乙(第三任馆长)任职时间:2000-2004

陈建功(第四任馆长)任职时间:2004-2013

李荣胜(常务副馆长)任职时间:2004-2009

吴义勤(副馆长、常务副馆长)任职时间:2009-2013

周吉宜(副馆长)任职时间:2007-2009

吴义勤(第五任馆长)任职时间:2013-2016

梁海春(副馆长)任职时间:2012-2018

==现任馆导==

李敬泽(第六任馆长)任职时间:2017——

梁飞(副馆长)任职时间:2018——

李荣飞(笔名:李洱)

(副馆长)任职时间:2019——

==内设机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从200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并倡导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打通研究,刊发当代文学的研究文章。《[[丛刊]]》首任主编由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第二任由樊骏先生担任,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第五任由吴义勤、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李敬泽和丁帆。

柏杨研究中心

2007年,柏杨先生将自己数十年珍藏的字画、手稿、书刊、实物、资料、音像等11745件文物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同年,柏杨研究中心正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并在馆内设立了“柏杨文库”。

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

2010年5月13日,“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

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之一。

==作用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这里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参观信息==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邮政编码:100029

乘车路线:

1.公交出行:“中国现代文学馆”站下车即到;或在“对外经贸大学”站下车,往北走到十字路口,再往东走300米即到;或至“育慧里”站下车,往南走300米即到;

2.地铁出行:在“安定门站”下车,从东北口出,再乘125路到“文学馆站”下车即到;或在“惠新西街南口站”下车,再乘125路到“文学馆站”下车即到;或在“惠新西街北口站”下车,往南走到十字路口,再往东走十分钟即到;或在“芍药居站”下车,从A口出,往西走到十字路口,再往北走300米即到。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