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口语

增加 40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口语.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xielts.com%2Fuploads%2Fallimg%2F161017%2F2-16101GKP0W7.jpg&refer=http%3A%2F%2Fxielt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1351156&t=2d82bedb87188b0c4812494201f0dd47 原图链接][http://xielts.com/ieltsSpeaking/1017770.html 来自朗阁]]]'''口语'''是一个 [[ 汉语词汇 ]] ,拼音是kǒu yǔ,指 [[ 口头言语 ]] ;泛指言论或议论。见《 [[ 说郛 ]] 》卷七五引 宋 [[ 叶梦得 ]] [[ 石林家训 ]] 》:“溺妻妾之私,以~相谍。”
==基本解释==
1. [spoken language]∶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 [[ 书面语 ]] ”)。
2. [colloquial language;colloquialism]∶属于或适于 [[ 日常 ]] 会话的 [[ 通俗 ]] 语言。
==引证解释==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8. 指口音。===
(1)《天雨花》第五回:“仙姑差矣,难道小生~听不出么?”
 
(2)丁玲《阿毛姑娘》三:“刚住下来,依然还是不安,仅仅从一种颇不熟习的~中,都可以使她忽略去一切美处。”
 ===9.消息, [[ 风声 ]] 。===
《玉娇梨》第十一回:“家人得了~,就请苏有德换了头巾、蓝衫,竟进后厅来。”
===10.指 [[ 口供 ]]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录了~,喝退胡阿虎 。”
==其它相关==
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与口语相对,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口语成为书面语后则比较固定,语法更严谨,有利于准确地流传。
经过一段时间后口语和书面语差别就有加剧的趋向,原因是口语不断随时间与地方而变化,而书面语相对稳定。经过教育的人会从书面语学习采纳严谨的语法用于口语,而书面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需要改变以适应口语的变化,否则懂书面语的人会越来越少。语言学家从 [[ 书面语 ]] 文献和现代口语的差别中可以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变化。
始终有些口语表述很难应用于书面,因为它们只要在场双方理解就好,缺乏一个既定标准,甚至连对应字词都没有(仅仅有既定 [[ 发音 ]] )。或者,由于口语结构相对散乱,如又缺乏语言环境,可能造成歧义与费解。因此,越正规的场合,人们越喜欢使用书面化的语言。口语也常被指难登大雅之堂。
==参考文献==
12,400
次編輯